简网 APP 工场是一个帮助用户创建个人应用的工具。这种 DIY个人应用的产品,其价值在哪里?
相信用过智能机的人都吐槽过很多移动端的应用,也都想过做一个自己的 APP ,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并没有编程的知识和基础,所以这种做应用的念头也只得作罢。而简网在 2013 年 3 月正式对外推出的一款非编程 App 制作的工具网站简网 app 工场,可以让用户在 10 分钟左右就能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 APP。
用户只需注册一个账户,然后用系统默认或自己上传的应用图标和第一屏图片就可以做出一个简单的 APP,最后系统会生成一个二维码和可供下载的链接(支持 iOS 和 Android)。之后只需要使用网站的 CMS 来作为应用信息的发布系统即可,通过简网的网页插件就可以把网络中的任意内容变成自己 APP 中的内容来源。简单来说,简网 APP 工场做出的产品其实就是个自媒体,我们可以把我们想分享的任何信息都发布到这个的 APP 上面,而这个 APP 的用户可以浏览到我们发布的信息并作出评论。
简网 APP 工场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普通人希望拥有自己专属应用的心理,但纵观互联网中的“APP 快速生成平台”,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类似的工具,如国外的 AppMachine,国内的应用公园、安米网等,在这个普通用户并不熟悉但已慢慢显现的领域里,快速生产个性化应用的工具会给用户带来怎样的个性化产品,又会不会渐渐成为用户的刚性需求呢?
简网的价值在哪?
笔者就此专门采访了简网 APP 工场的 CEO 丁钧先生,下面是部分的采访内容。
诞生原由
对于简网,丁钧说最初的想法很偶然。因为团队之前做的指阅也是一款阅读产品。所以对手机上有许多媒体资讯软件,比如网易阅读,凤凰新闻等很有研究。发现这些的功能软件几乎 90% 雷同,只是有内容的差异。而我们正好有这个技术,可以用工业化手段来生成原生 APP,解决媒体、站长和一些兴趣群体、博主们现在向移动互联网转移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样就有了最初的简网 APP 工场。丁钧同时也认为目前简网 APP 工场才刚刚上市两个月,产品上还有一些功能没有完善,未来还在摸索之中。而简网的最终目标肯定不是资讯发布,对于本地生活服务、社区这一块功能的开放需求也在考虑之中。
未来方向
对于简网这种信息分享工具现在已经在利用微博接口做一些事情,比如从微博上获取对抓取网页的评论和分享等信息,对微信的开放接口也会在适当的时间接入。让笔者兴奋的是,简网会在 5 月中旬,放出更多的模板供用户挑选,如现在新闻客户端上比较流行的图片轮播头条模板,还有不同栏目、不同样式的混合模板,以及图集形式的模板。这些模板排列组合后,可达六七种之多。对于简网未来的功能方面,丁钧说任何产品想要向前发展,都要不停地研发新功能,以便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简网 APP 工场现在基本上最快一周,最慢两周就会完成一次产品的迭代。随着产品功能的增加,自定义的操作模式也会考虑。
新手版、专家版的不同制作模式未来会有,关于多模块的模式简网现在其实已经支持。虽然在前台注册时,给大家提供的可选 DIY 的组件并不多(为了让用户尽快上手),但在 CMS 后台的 APP 编译打包中,已经提供更换皮肤,更换模板,是否需要投稿功能等等功能,以后还会在此基础上,提供越来越多的功能组件,供 APP 所有者自行选配。
用户价值
笔者认为做一个产品应该分清用户期望和用户需求,不能把简单的用户期望当做需求,最终让自己的产品变的臃肿和复杂。我们都有想做自己应用的期望,但就目前来看微信、微博等信息通信工具虽不能给我们一个自己的应用,但其提供的功能是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
对于简网该如何满足用户需求方面,丁钧说如果一个产品,不能解决用户的刚需,那他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刚需是根据用户的目的来决定的。主要是看,用户使用你的产品,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好比有两把螺丝刀,一把是木柄普通一字刀,一把是带磁性的豪华手柄十字刀。你要拧开一字口的螺丝,就不能拿十字口的豪华螺丝刀。简网 APP 工场就是那把木柄的一字刀,还不完美,但可以解决用户的某些刚需。当然,想要做到不可替代,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简网会在充分思考用户需要这些功能,是为了解决具体什么样的问题后,通过产品经理进行评估,给出最优的解决方法。再交由设计设计交互,前端和后端一起实现界面交互和后台功能。
盈利模式
笔者看到像应用之星之类的 app 工厂出厂的产品大多都带有合作广告商的广告,制作者在传播自己 app 时也在传播广告,同时广告商也会返现给制作者,这种金钱刺激确实可以让 app 制作者坚持制作和分享内容。对于盈利模式方面丁钧说让用户从 APP 里真正获得收入是我们的目标。
广告方面我们的想法是会和很多第三方的广告平台提供商合做,进行一些精准的广告投放。除了展示广告这种赚钱手段外,我们还开发了会员功能、插入电话、插入链接等功能,未来还会有更多商业化的创收工具推出。先让用户赚到钱,我们才有赚钱的可能!
简网现在在做的事情,实际上有点像天使投资,我们并不是活雷锋,我们投资每一位有创业理想的朋友,为他们提供免费的 APP 技术、服务器、带宽支持,相当于入技术股,当朋友们创业成功时,我们共享一小部分的收入分成,这就是我们的赢利模式。
(采访内容完)
个人应用的产品价值
就笔者目前的观察来看,使用这种工具的用户大多有着这样的感受:开始时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做一个应用了,但是在制作中会发现目前这种傻瓜式的制作模式并不能真正实现自己想要完成的所有功能。最后,放弃制作,已做好的 app 被抛弃。
虽然这种情况是我们和开发者都不愿意看到的,但事实上傻瓜的操作和专家的功能是不可并存的,appmachine 中也添加了“设计师”级别的功能,但效果并不让人满意。在应用制作方面类似于应用公园这样的工具都把程序员和设计师的角色赋予了使用工具的一个用户,这种二合一的身份只会让使用者觉得自己既做不好设计师也当不了程序员。
而简网直接把设计师和程序员的工作交给了自己,使用简网的用户担任的是一个网站运营者的角色,虽然这种做法看起来是有很大的限制,但效果很棒。我们可以很快就得到一个 app,之后我们只需要慢慢靠 web 端的信息来充实这个应用即可。那么简网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利用简网打造的这种自媒体是很容易找到替代品的,如果需要分享我们可以用微信,如果需要互动微博当之无愧,随意拉取存后阅读印象笔记就能搞定,但我们应该承认简网这种以最简单快速生产自媒体的做法是个很酷的点子,那么这个点子真正能带来的刚性需求又有哪些呢?
纸媒的好工具
从搜狐新闻客户端装机量破亿来看用户对于移动端的阅读有着庞大的需求,而传统新闻媒体在移动端却没有好的切入点。传统媒体本身就拥有着一定的受众,按情理来说是最应该进军移动领域的,但做一个移动阅读器必须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再加上经验不足等原因就使得纸媒没有去深度挖掘这个领域。简网的出现可以让传统媒体方便地把自己已有的信息直接包装成 app 投入移动市场,传统媒体只需要担任信息生产者的角色即可。这点看似很美好,但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就会显现。笔者觉得简网未来应该会给媒体用户提供一个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让工程师去和媒体探讨设计和交互,最终让传统媒体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 APP。
自己的储物柜
普通用户可以用简网来做一个自身信息的整合工具。在当今互联网中有很多信息整合工具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比如 ZAKER、趣点、印象笔记和微博,其中微博的整合力度最大。我们可以把任何我们感兴趣的信息分享到微博中,但微博有个先天的缺陷:信息杂乱、整理难度大。我们可以去翻翻自己的微博,在自己的微博中找到某一条有用的信息是很困难的,更不要说整理出来和他人分享了。简网有着很强的抓取网络信息的能力,抓取的信息可以分类储存到各种栏目中,这使得我们可以把他作为一个很好的储物应用。
广告收益的另一来源
目前网络上面有很多小说作者,他们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受众,简网做出的阅读器很适合小说作者或者是视频评测作者来发布作品。这些用户可以在自己的 app 中加入合作厂商的广告信息,这样他们的作品既可以增加一个传播途径又可以得到一些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在金钱的刺激下这类作者会更加努力的坚持创作作品,自己产品的受众也会慢慢增加,有一定的用户就会有分享,有分享就会有交流,有交流就会产生联系,当这个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候,自己也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应用会被抛弃了。
私密信息发布
在社交网络中存在着众多如敏感词、敏感图片之类的内容,但在简网上面就没有这样的限制。它是一个我们自己的媒体平台,所以我们可以真正的畅所欲言,不必担心会被删帖和屏蔽。而且普通用户可以在未登录登录账户时就可查看内容,直接降低了使用者的门槛,同时使用者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社交网络上会出现自己未知的信息。如果开发者升级到了付费版的话是可以通过付费用户功能来限制自己 app 用户的权限的,这也就使得开发者可以较自由的发布或删除信息而不用担心信息泄露。正如丁钧先生所说的“微博上的红人大帐号所发辉的影响力,并不比蓝V媒体差,有些个人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传统媒体。”一旦这些名人利用简网来做一个自己的 app,他们就不用担心关键词问题,同时粉丝也有一个专属的通道进行浏览和交流。
写在最后
新浪 4 月 26 日将旗下掌中新浪更名新浪新闻后,不到 20 天,新浪新闻客户端的用户量已突破 4200 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 20%,留存率达 82%。可见广大用户对于移动端的阅读需求是巨大的,而且这个需求并没有被很好的满足。简网试图用这样一个最快的方式来让读者有更多的阅读选择,最终也参与到阅读和分享中来。在这个随时都会上演屌丝逆袭的时代,我们对于简网这个平民化 APP 制作工具也抱有了更多的期待,最后我想用这句话来做本文的结尾:
亨利·福特最牛的地方不在于创立了福特公司,而是用生产线的方式改变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