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屌丝者得天下”,这似乎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不二法则。
“得屌丝者得天下”,并不是全部产品都遵循这个准则。它就是知乎,一个“精英”知识型问答社区,它一直强调生产“高质量”的内容。这种另类社区的价值何在?它的未来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
碎片化时代的高质量信息
当所有人都看到了屌丝的机会时,另一群人被忽略和淹没了。这群人富有好奇心,追求认真、专业的表达和交流,中国互联网却没有这样的场合。
最先论坛上聚集了这样一群人,然后博客出现,它更适合个人的完整表达,于是他们纷纷转移到博客上。但论坛和博客有先天缺陷,已经大量没落。2009 年开始,微博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扫荡互联网世界,论坛、博客等产品纷纷进一步被冲散,内容生产者纷纷来到微博。然而,微博本身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它的极度碎片化,它无法满足人对完整、高质量、深度信息的需求。
这是知乎得以成长的空间。
它一开始就以精英的身份降临。早期知乎采用严格邀请制,第一批用户包括李开复、薛蛮子、徐小平、雷军、Keso等业内知名人士,还有很多投资圈、媒体圈人士。这群人被周源称为“种子用户”。他们不仅奠定了知乎这个产品基调的基石,也带动了其在短时间内的迅速蹿红。
针对这些人,周源会尽量去认识每一个。他会给每个人发邮件,询问产品的使用情况,如果对方没有提问和回答,他会询问具体原因是什么。他想通过跟这些早期用户的交流,知道用户在使用知乎的过程中,因为什么事情比较兴奋,是否能在知乎上获得价值?
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周源发现,即便一个产品的形态有不完善的地方,性能也会经常不稳定,但如果真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效果会超乎想象。他举了Twitter的例子,这看起来是一个多么粗糙的产品,它已经有7年历史,仍然保持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浅薄时代尤其需要高质量内容,这些东西存在于一个人的大脑里,未经分享,知乎将它们激发出来,对他人产生价值。
跟传统的博客写作不同的是,知乎是一种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周源和一些知乎用户都曾有个有趣的比喻:如果说人是一个茶壶,他所具备的经验、知识、见解就是里面装满的饺子,这些东西平时倒不出来。知乎所采取的问答形式的好处是,将茶壶盖掀开了。传统的写博客、写文章的过程被拆分开来,问题已经都由其他人提好,你不用苦思冥想找选题,直接写就行了。并且别忘了,已经有一群观众等在那里,无形中又给倒饺子这个过程加了把劲。
社区的加减法:用机制来进行管理
在社区管理方面,其他社区倾向于人工干预,知乎则选择用机制来管理。
“公共编辑”机制是其中之一。在知乎中,一个问题被提出后,其他用户有权限修改这个问题。
外界的担忧在于,中国互联网的大环境是娱乐氛围比较重,同时,多年的论坛文化也渗透较深,盖楼、灌水等形式数见不鲜,如果将修改问题的权限交给所有用户,会带来很多不可预知的问题。
知乎坚持采用这一机制,只不过做了多次改进。现在,一个问题被修改,只有问题的参与者知道。
这个机制存在至今,运作良好。这说明即便中国互联网,靠机制来管理一个社区也是行得通的。
整个知乎社区只有一个管理员,他主要负责处理投诉等信息,其他一切都靠机制来解决。
社区管理上也曾走过弯路。比如“领域”,这个已经关闭的产品。
2011年底,知乎上线“领域”栏目。最初的想法是,既然知乎已经有了这么多内容,是否可以将某个领域的内容集中呈现,这样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用户就可以很方便地看到。
看上去顺理成章,用户却不买账。周源事后总结,用户在知乎上的行为更接近现实中的聊天,其中有一种探索的乐趣,而“领域”则是一种纯阅读的形式,用户并未对知乎有这种需求,或者说,需求还不够迫切。
这种社区运营思路,让人想起豆瓣CEO阿北对社区运营的经验总结——不运营。阿北认为,所谓的运营,其实可以通过产品手段来解决。举个例子,为防止豆瓣的小组讨论出现水化现象,在做设计的时候,把回贴按钮放在所有留言的后面,而不是主帖的后面,当你回复的时候,你需要看完所有回帖,这样你可能会发现想说的已经有人说过了。
这种做法的实质其实是将编辑的工作众包给用户。相信用户,并将权力交给用户,这种做法可能并不完美,但至少目前来看,值得一试。如果成功,会对以后的社区运营产生深远影响。
开放:内容带来更多产品形式
决定开放之后,知乎召集全体员工,将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写在4块白板上,为每一个问题建立一个任务,周源记得很清楚,当时一共列了53个。这些任务中包括技术上的准备、社区机制的加强、用户引导等。
开放之后,知乎生产的内容更多,另一个想法也自然出现了——怎么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得更广?这就是知乎日报的诞生。
如果说知乎这个社区一直在解决的是内容生产问题,知乎日报则是一个传播工具。理论上说,知乎社区里多数人都可以参与讨论,但真正回答的问题的人只能是少数。尽管回答一个问题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有,但实际参与的概率很小,因为一个人只会偶尔碰见适合自己来回答的问题。另外,知乎给回答问题所设置的高门槛,也将一部分人拦在门外。
对知乎日报而言,浏览不需要任何门槛,甚至不必是知乎用户。这些人的数量必定比参与知乎社区回答问题的人多几千几万倍,假设每天能发动几万人来生产问题,同时能有几千万人在看这些内容,这在传播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知乎日报这款产品还有更大的可能性。目前,除了上知乎社区的内容外,知乎日报上已经有了一些专栏。据知乎透露,知乎日报不久将与壹基金合作,开设专栏普及公益知识。如果这款产品的用户足够多,专栏的内容更丰富,未来或许可以成为一款新闻阅读器产品。
另类社区的未来:知乎+Linkedin
问答类社区最有价值的资产无外乎两种:信息和人。
知乎的信息生产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众包形式,它有几万个作者,涵盖了无数个专业领域,并仍在扩大中。另外,之前的信息生产可以说都是单向的1.0模式,作者琢磨读者可能会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知乎的生产方式则是2.0版,先产生读者需求,再生产定制信息。
有了这些内容,所有关于信息的商业模式知乎都可以尝试,比如传播、出版。
知乎日报正是在知乎传播上的一个尝试。出版上,知乎也将与Kindle电子书城合作,推出《知乎周刊》。以后甚至还可以与出版社合作,就某个领域或某个话题结集出书,也可以找知乎上某个领域的专业作者出书……
在这个方向上,已经有了先行者——盛大文学。它同样由UGC产生内容,牢牢抓住上游的内容,往各个产业链打通,从最基本的出版,到影视剧、漫画等,想象空间很大。
差别在于,二者的内容和用户不同。盛大文学的成功,真正是抓住了互联网上“屌丝”用户的需求。但有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中国社会和中国互联网的人群结构一直在变化。盛大文学最初的用户,如今已经而立之年,他们开始对专业、非虚构的内容产生需求,这是一块正在成长起来的市场。
信息之外,产生信息的这些人更有想象空间。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回答问题只发挥了一部分价值。
一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价值就是流量。流量能转换成广告点击量,转换成下载量,转换成电商订单量,却没人关注流量背后的人的价值。这些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些人最关心什么?
有了社交网络后,人才真正成为主体。但在中国互联网,并没有一个真正的社交平台。新浪微博曾被寄予厚望,但从最终的产品形态看,它的核心仍然是传播,最后看的还是转发量。在开启商业化之后,它则彻底沦为流量平台。
社交网络是什么?它其实并非指某种特定类型产品,而代表一类产品。它的要素在于,人在其中彼此连接,并因为这种连接产生价值。Facebook由现实社交网络发展而成, Linkedin是工作网络,而知乎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因为问答而建立起来的连接。
“知乎也许可以考虑向LinkedIn方向发展。”谷歌中国前高管、兰亭集序创始人郭去疾在微博上写道。
二者确实有共同点。人们在Linkedin 中能更好的展示自己专业能力,能更方便彼此连接,知乎也如此,只是连接的媒介不同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知乎已经部分是Linkedin了。而后者,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络,有超过2亿用户。《财富》杂志曾在封面文章中评价:Linkedin不仅是用户喜闻乐见的社交网络,也是深得华尔街欢心的企业软件公司。
有趣的是,本为职业社交网络的 Linkedin,最近却在开展媒体业务,提供社区中专业人士的知识和见解。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精细的专业化分工将是一个趋势。人们对如健身教练、律师、医生、财务顾问等专业人士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知乎所聚集的那群专业人士就越有价值。Linkedin 已经尝试成功的事情都可以成为知乎的考虑方向,比如专业人才招聘,这是目前Linkedin的主要业务之一。社区的价值,还是刚刚才被挖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