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艺术作品的价值?

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如何正确判断艺术品的价值成了许多藏家心头的痛。有的藏家干脆简单用四个标准来衡量名家作品的价值:一、是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二、是否全国、省、市美协的主席(副主席);三、是否在全国美展中获金、银、铜奖;四、是否大师大家的入室弟子。甚至更有人武断地认为,只要四个条件符合其一,就一定有其艺术价值。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国美协会员有七八千人,当中固然有不少精英分子,但也不乏南郭先生之类的各种人士混迹其中。已故的黄秋园、陈子庄,当代的范曾、岭南的吴灏等人虽不是中国美协会员,但他们也有众所周知的艺术功力,而且也得到市场的认可。为数不少有追求的艺术家虽拥有中国美协会员头衔,但甚少参加全国美展,主要的创作是追求个人艺术的极致面目。而且近年来的全国美展也已逐步沦为各地年轻人为争入协会而参与竞技的舞台。适应评委的要求是主要的目标,艺术水平的出新与探求倒不是主要思考。如此看来,怀揣这样目的产生的美协会员的作品真正能代表一个历史阶段的艺术高峰吗?

  乐于奉献的领导确实倍受会员的尊敬与爱戴,媒体曝光等见报率高了也因此造就了不少粉丝,很多协会领导的画价也确实得以提升了。近年来,越来越多会钻营的画人意识到这一点,利用各种手段进入美协领导层,陕西书协就出现了“三十五位主席、副主席”的怪象。但艺术市场的实际情况是否真以官衔定价呢?我曾就此问题咨询了一位资深的画廊老总,他中肯地告诉我,其实除了中国美协主席团成员和各省美协主席职务对画价的提升确有一定影响外,其他的各级副主席等也并不一定就能卖出好画价,有的甚至还鲜有人问津。可见市场的眼光还是雪亮的,因为老道的藏家明白,并不是所有的美协领导都是艺术高峰的创造者。

  当然,在全国美展能获奖也绝非易事,获奖者确实大都造诣不凡。但从解放后历届全国美展发展史来看,金奖获得者大多后来不见踪迹,反而个别银奖、铜奖获得者还有后劲。这也客观验证了评奖机制的缺失,也许是评委们要顾及太多客观因素而忽略了对艺术家发展后劲的判断。同时,评委的审美趣味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有可能使得部分有新意、有追求,却又不符合主流评审条件的艺术作品在展览评选中沦为陪衬。而当这类风格突出的探索作品进入艺术市场后,经过市场的历练与洗礼,却有可能焕发出蓬勃生机。

  是否大师大家的入室弟子就一定可以成为新一代不朽的艺术家?当然历史上有成就的名师高足不少,但能获得成功的毕竟还是极少数,如果光会模仿前辈而没有自己的出新追求,那么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就十分有限。这就是为何李可染的弟子很多,而现在让人印象深刻的也只有贾又福一人。

  综上所述,上述四个标准虽然可以作为评价艺术品价值的参考因素,但并不起决定作用。要判断一件艺术品的真正价值,还必须回归到艺术领域的传承与创新、对艺术史发展的突出贡献、对所在区域社会文化体系乃至生产力的促进等。有这样思想高度和追求的艺术家才当得起“艺术大师”的称谓,也是我们收藏者最值得关注的目标,他们的作品———包括早期的探索和成熟期的佳作,一定是当之无愧最具收藏价值的对象。

  • 作者:新快报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