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应有的医疗资源是每个国家医疗系统都力图实现的目标。然而,当今社会医疗资源有限,分布不均,导致很多穷困人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不仅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探寻如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现有答案之一是转向创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即高质量、低收费、服务穷人的医疗服务模式。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创新的过程十分艰难,如果没有合适的投资或者合作伙伴,或是得不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再好的想法也只能止步于现实大门之前。于是,如何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建立关系,以得到支持促进创新模式的运行及发展,成为创新领域探讨的一大重要问题。
作为世界医疗服务创新模式的领导机构,创新医疗服务国际合作中心(IPIHD)在其日前召开的第二届年会上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年会在美国华盛顿国家港盖洛德(Gaylord)宾馆举行,邀请到了17位医疗服务创新模式的创建者,其中超过50位来自政府、企业及投资方。会上,创新者代表就如何同企业、投资方及政府建立关系展开合作,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总的来说,在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中,分享者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接同企业的决策者交流,了解其决策过程,以提高沟通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Click-Medix(一家医疗通信设备公司)的创建者Ting Shih 谈到他们如何在创业之初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打开市场:“当时我们在博茨瓦纳做产品的试运行,刚好碰到博茨瓦纳电信公司的CEO,我向他介绍了我们的产品并谈到是否可以同他们合作。他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同意投资我们的前期试运行项目,他们至今还是我们公司重要的合作者之一。”除此之外,与会的创建者们还分享了同企业建立关系过程中的成功因素和应该避免的误区。成功的经验例如:创新模式必须要有足够的张力,能够有效运行,有长期的合作规划, 有双赢的意识等; 应该避免过分夸大自己的目标,避免利益冲突,不要一味接受,要懂得说不等等。
同投资者建立关系上,讨论总结到创业者应该学会使用投资方惯用的语言(例如投入收入比、社会回报等), 加深投资方对所创业者所要解决问题的认识,并保证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要站到投资方的位置,来审视自己的模式是否值得投资。印度ASHA 的创建者Shelly Batra 风趣地将自己同投资方的关系同婚姻做类比,认为坦诚、负责任及良好的透明制度是成功的关键。除此之外,与会者认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同投资者面谈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对方的背景,了解对方所感兴趣的投资方向;但不可一味迎着其兴趣而扭曲事实,胡吹乱侃,破坏双方的信任。避免为了拿钱而拿钱的合作关系。
在与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上,来自One Family Health的创建者Gunther Faber及GlaxoSmithKline(GSK;英国跨国生物医药公司)的国际政府事务主任Shira Kilcoyne做了发言。Gunther认为:“政府在提供卫生服务上扮演的是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直接对其负责,卫生领域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在他们的管辖范围内。如果说你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并在此之前了解他们的政策及愿景,政府部门是很乐意接受的。当然,要是你还有自己的资金,不需要政府部门投资,这样既迎合他们的政策,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又不需要他们的财政花费,关系怎么会建立不好呢?”Shira同时也谈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要性,并指出政府部门一直是GSK最重要并且最大的客户。他认为同政府应该是一种互利共生的补充关系:“GSK既帮助政府部门加快完成他们既定的任务指标,同时政府也帮助GSK谋求当地的合作伙伴,以拓宽GSK的业务范围。”与会者还分享到,要通过各方面的渠道多了解政府部门的动态、政策走向,对得到他们的支持大有帮助。跟政府部门交流时,要直接拿出解决方案,而不是只空谈存在的问题。而且要学会对一些有害于创新模式发展的要求说不。
总而言之,不论是企业、投资方还是政府,明白对方所想、切对方所需,本着坦诚的态度,创造双赢环境,是建立互信互助良好关系之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讨论结束后,IPIHD主任KrishnaUdayakumar对整个年会做了画龙点睛的总结:“如果想走得快,那一人便够;如果想走得远,则需携手共进。”
目前,IPIHD还在积极探寻中国是否存在创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并已取得一些进展。例如经21世纪传媒社会创新中心介绍的上海乐巢项目,通过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模式,致力于改善老年人的慢性病管理状况;玛丽斯特普中国(Marie Stopes International China )项目,为未婚青少年提供性健康教育及安全、低价、高质量的生殖健康服务;中国健康快车,将医院火车开往资源匮乏之地为当地人民提供免费的白内障服务。我们期待在中国发现更多以低收费、高质量、服务穷人为特点的创新型医疗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