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坛开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成焦点话题 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如何转型
本报见习记者 傅盛裕
“中国会爆发金融危机吗?”在昨天开幕的“上海论坛2013”的一场分论坛上,主持人提出犀利问题。
“从长期来看是有可能的,中国的储蓄率达到50%,投资率更低一些,如果房地产利润趋薄,就可能诱发危机。”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丹尼尔·格罗斯直言不讳。
“如果50%的储蓄不完全流向房地产,进入其他投资渠道,就不会爆发金融危机,我对此比较乐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欧阳敏回应道。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本次论坛的大量话题都围绕中国经济的出路展开。其中,金融改革究竟要向人民币国际化、汇率自由化行进,还是转向促进实体经济,成为当日争锋的焦点。
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自2010年开始,中国GDP增速逐年下降,去年增幅近7.8%,创下21世纪以来新低。今年1季度,经济增速更是跌至7.7%。近日,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也创下近7个月最低水平。此前机构普遍预计的二季度经济复苏,可能被经济继续放缓取代。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有三分之二与中国相关,中国不仅要着眼经济的增长,更要在经济结构上转型,这样才能在价值链上更上一层。”原世界银行集团总裁、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罗伯特·佐利克的一席话,是与会嘉宾的共识。
新兴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会迅速达到人均GDP3000美元的水平。但由于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许多发展中国家在3000美元大关前止步不前,经济增速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目前,“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关键词,转型发展,也成为跨越“陷阱”的要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借“他山之石”,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求解。他指出,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和改善收入分配提高劳动力质量,出台产业政策打破垄断。同时,也要通过一系列灵活政策,避免系统性危机爆发。
转型重任当前,乐观者不乏其人。在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眼中,中国的转型改革之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在汽车、化工、金融服务等诸多领域,从增量市场来看,中国在全球已数一数二,任何一个跨国企业都不能放弃中国市场。为此,一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不仅引入了产品,还将研发团队引入中国,以便迅速对市场做出反应。其次,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并购与合资,因为国内庞大市场的支撑,更容易成功。他还强调,中国资本市场虽然服务尚欠火候,但资金实力非常强。
让资金更多流向实体产业
求变成为共识,问题是,怎么变?在这一问题上,与会嘉宾的观点泾渭分明。
佐利克在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需要具有更开放的金融体系,在货币和汇率上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方星海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定支持者,在他看来,目前唯有人民币是潜在的国际货币,如果着力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经过10年左右,人民币可以成为非常重要的贸易货币,而后慢慢发展成投资货币、储备货币。
“人民币一定不可以国际化。”这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华民的观点。他强调,中国的经济增速在放缓,人民币相当于“空头货币”,国际化无异于放开市场,任由其他货币挤兑,进而造成流动性的危机。“看看现在有多少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信贷扩张,实业紧缩,金融市场和实体市场相比,倍数不断放大。”在华民看来,各种金融工具过度使用,就会导致经济泡沫。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住罗伯特·蒙代尔表示,由于人民币汇率得到控制,将欧元、美元的汇率相对固定化,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华民对蒙代尔的观点表示赞许,“在全世界,主张资本项目管制国家的占比从2000年的2%上升到2010年的32%,多少能说明一些问题。”
“从中国经济的总体情况看,是钱多与钱荒并存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直言,虽然诞生了不少小额贷款公司和金融创新工具,但中小企业融资难仍是当下中国经济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聚集了大量泡沫,中国的PE有5万多家,手头能获得的项目只有1万多个。私募基金膨胀非常迅速,但并没有看出这个金融创新平台让中小企业的融资由难变易。”他告诉记者,关乎中国转型发展的金融创新,就应将资金引入产业的配置,促进实业的成长。
不少专家表示,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是要让资金流向实体产业,挤破经济中的泡沫。“中国不应该盲目开放资本项目,而要坚持生产在先,消费在后,通过创造财富来实现经济增长。”华民坦言。方星海也表示,一些行业应当放宽对民间资金投资的门槛,避免房地产、大宗商品领域囤积大量资金导致金融风险。
“上海论坛2013”由复旦大学主办,为期3天,主题为“亚洲智慧:在多元中寻求和谐发展”,下设10个分论坛分别聚焦政治、经济、法律、环境、社会等领域。其中,亚洲的公共健康问题首次进入论坛议程。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0余名政、商、学界人士与会。
副市长翁铁慧出席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