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毕业生如何找工作?

【美国】

公务员职位缺乏吸引力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傅添

临近毕业季,当中国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为了公务员考试、招聘会、笔试面试等疲于奔命时,美国大学生也在经历着非常相似的考验。制作简历、参加校园招聘会、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检索招聘信息、联系家人朋友介绍工作……求职成了当下的生活重心。

就业机制高度市场化

美国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呈现出高度市场化的特征,毕业生自主择业,由市场来调节劳动力的供求。但同时,各大学和美国政府也设立了一系列的、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机制。

成功的求职始于良好的职业规划。美国各大学往往在学生二年级时,甚至甫进入大学校门时,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其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了。

美国大学中普遍设有就业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会开设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定期举办各类与求职和职业发展相关的研讨会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各类职业的性质,选择职业方向,明确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

同时,他们还提供各种就业相关信息,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兼职的场所,传授简历制作技巧、面试心得和职场经验,以及讲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除就业服务中心外,各院系也常常会举办本专业领域里的职业发展讲座与研讨会,邀请知名校友和重要的用人单位前来交流指导,为学生解惑释疑,并提供实习和工作的机会。

美国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围绕就业信息而展开。一方面,美国劳工部建有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站,为雇佣双方提供交流的媒介,成为大学生除学校以外获取就业信息的最重要途径。同时,它们也会定期收集和公布大量的就业统计数据,帮助学生分析各专业的就业现状、岗位需求情况和发展前景。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美国劳工统计局每年编纂发行的《岗位需求手册》几乎已成为美国大学生的就业必读书。

公务员职位缺乏吸引力

美国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大多集中在社会服务部门和公司企业中。以2011年为例,有四成以上的毕业生进入了教育、健康护理、社会服务等领域,其次便是专业服务、商业服务、休闲接待、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经济金融业等社会部门。而进入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即“公务员”系统的,只有3%左右。

在美国,较低的收入、狭窄的发展空间、更迟的退休年龄和缺少挑战性的工作性质,都使得公务员职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颇为有限。至于隐性的高福利和灰色收入,在严格的社会监管体系下,更是不可企及。

在美国,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最热门、最受欢迎的行业集中在医学、审计和会计、工商管理、通讯、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环境科学、侦查和犯罪调查等领域,其平均年薪都在6万美元以上,且市场需求量大,因而成为众多学子孜孜向往的人生舞台。

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法律保障

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就业市场和工作单位里均属于明显的弱势群体,更容易遭遇种种欺诈、侵权行为。而美国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为其求职、入职的全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这类劳动法律法规既包括国会的立法,也包括劳工部的法律法规和各州的地方性法规。

这些法律的核心目标一是保障所有求职者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促进就业公平,使所有的劳动者都能获得平等的就业信息和机会,防止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

其中最重要的包括1963年的《同工同酬法》、1964年的《民权法案》、1970年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1973年的《联邦职业复兴法案》、1990年的《残疾人保障法》、2007年的《21世纪竞争力法》等。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监管上述就业法案,并对违法现象进行审查。

美国劳工部则负责贯彻实施与劳动就业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以不断改善求职者、劳动者和退休人员的工作条件,促进就业机会,保障其包括养老和医疗在内的各项权益。

在萎靡不振的经济形势下,“毕业即失业”的难题,同样摆在了许多美国大学生的面前。

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毕业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尝试转型,或者放低姿态,从一份兼职或没有报酬的实习工作做起,以积累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为将来正式步入职场做准备。

许多毕业生最大的忧虑,反倒是如何养活自己,避免做“啃老族”。与没有正式工作相比,无法独立生存才是令许多美国年轻人最为难堪的标签。

【澳洲】

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雷希颖

今年,澳大利亚的就业情况良好,国家统计局4月份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的失业人数为682900,失业率稳定的维持在5.5%。此外,在澳大利亚,有许多学生高中毕业后并不会选择直接上大学,而会选择先工作一段时间,因而,他们也是求职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上投递简历是主渠道

澳洲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最主要的求职途径有两条:第一条是上网搜寻相关信息,并投递简历;第二条是到学校或政府的就业中心进行个体分析,求职咨询及求职帮助。毕业生收集好中意的招聘信息后,标准的流程就是填写申请表,多轮面试,实习以及转正。

澳大利亚没有统一的公务员考试,每年的2月和6月,各个政府机构会在其网站下更新最新的招聘信息,开始接受毕业生报名。其标准的筛选过程以面试为主,在多轮的面试中,偶尔会有一些类似于撰写公务报告的笔试。

澳大利亚招聘会(fair job)的主要职能并非当场招聘,其主要是为求职者与招聘者提供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求职者有机会对招聘者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是招聘者进行自我宣传的一种方式。

招聘会可分为高校组织,政府组织,以及中介机构组织三大类型。其中,高校组织的招聘会最为常见,各个州或领地的高校作为组织者,会联系不同的招聘机构加入到招聘会,为学生拓宽求职渠道和创造求职机会。

政府、学校帮忙找工作

政府在毕业生求职的过程中,主要起到规范和保障的作用,同时也会根据需要于每年的2月和6月在各个具体部门的网站上公布每个部门最新的招聘职位。

通过各类政府代理机构为毕业生提供每日更新的招聘信息,并会根据申请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推荐最适宜的求职岗位。不仅如此,政府还为残疾人和原住民开辟了“专属通道”,根据澳大利亚法律规定,政府及企业招聘方有义务保障原住民的权益,并且应当设置专属于原住民的岗位。

政府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监督内容包括最低工资、养老金、职业培训以及安全保护等问题在内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的情况,并按月发布就业和失业数据,按年发布平均收入、职业缺口等相关报告。

高校在毕业生求职的过程中主要对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案分析,帮助制定求职规划、职业推荐、技能培训以及组织招聘会等。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例,学校的就业中心会在全年不间断地发布包括实习岗位在内的招聘信息,同时,还会于每年的3月,组织面向堪培拉地区大型招聘会,帮助本校学生求职。

求职中介很少直接介入毕业生的求职活动,它除了常规的发布信息、个案分析以及职业推荐外,也会通过举办一定规模的招聘会,来帮助求职者找到好的工作。

毕业生待遇遵守法律标准

毕业生的待遇必须符合澳大利亚关于最低工资的规定。根据2012年Fair Work Australia公布的标准,每周的最低工资不得低于606.4澳元,按每周38小时计算,每小时不得低于15.96澳元。

在政府毕业生项目中,毕业生的起薪大致不低于5.4万澳元。不仅如此,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还需按照税前工资的9%为员工缴纳养老金,而联邦政府提供的福利稍好,它会替员工缴纳15.4%的养老金。

此外,夜间上班、加班,周末上班,公共假期上班,用人单位都必须根据法律规定的标准,对工资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国家会议中心为例,从19时到24时,每小时的工资需增加1.26澳元;24时至次日6时,每小时的工资需增加2.52澳元,周六工资为基本工资的150%,周日工资为基本工资的175%,公共假期则需支付三倍工资。

澳大利亚有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针对失业者的主要有新起点津贴(Newstart Allowance)、青少年津贴(Youth Allowance)、家长津贴(Parenting Payment)。以新起点津贴为例,政府会为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提供最高每周234澳元的失业补贴,不过,申请者必须是澳大利亚公民或永久居民,同时必须接受政府提供的就业培训,并且表现出积极的求职意向。与此同时,政府也会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指导、就业信息以及其他就业帮助等。

【德国】

大学生就业黄金期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青木

“德国迎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黄金期!”德国联邦劳工局的数据显示,德国大学毕业生1年内没有找到工作的只占不到3%,远低于7.1%的全国平均失业率(4月份)。而欧洲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平均在20%以上。

德国高校在读学生总数约为200万人,近年来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超过20万。德国联邦劳工局青年就业专家凯尔克林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德国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其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由政府、高校和社会三方组成。

就业政策法律完备

德国联邦劳动与社会部主要负责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据笔者了解,早在1969年,德国就颁布了《就业促进法》。之后,德国又陆续颁布了《青年人劳动保护法》、《学校教育法》等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内容涉及了职业教育、岗位规划、就业指导、劳动保护、劳动市场、失业保险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实际上,德国高校机构在设置课程上也不断改革,以适应当前就业状况。德国大学生在主修一门专业外还要选修多个专业,这种教学体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职业适应性强,就业机会更大。近年来德国也频频推出新专业,如牛奶硕士专业、反腐败MBA等。

同时,德国就业法规中还制定了一些保护性措施。比如外国专业人才和留学毕业生很容易找到德国企业的工作,却很难获得德国劳工局的工作许可。这是因为为了保证本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德国劳工局原则上只允许外国人填补那些德国大学毕业生不能胜任或无法填补的空缺岗位。

不过,大学毕生也有不能找到工作的。对此,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进行各种培训,或者进行“免费实习”。柏林洪堡大学毕业生麦克对笔者说,他目前在柏林一家博物馆实习,在6个月实习期内,没有分文报酬,无保险、无假期,还不允许请假。但他认为,实习总比呆在家里好,说不定实习后可以成为正式员工。

就业辅导机制成熟

德国各个城市还设立职业介绍中心。每年,这些中心都会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就业辅导活动。比如,柏林的几个就业介绍中心就与柏林各大学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一起,每年举办数百个就业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专业人士介绍就业市场发展”、“大学生在中小企业的就业机会”等报告会;企业自我介绍或参观活动;国外工作培训讲座;“职业申请材料准备”、“面试技巧”等培训课程;大型职业展览会等。

职业介绍中心还开设大学生就业网站,不仅详尽地列出不同专业近年来的就业情况,还提供各种就业信息,甚至还有就业咨询热线等。

各个大学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更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指导中心不仅有专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还有大学生助理,有的放矢地举办讲座、报告、讨论和培训,介绍学生与校友、与国内外企业建立联系,举办招聘会等。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与政府、银行等合作,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符合条件的创业青年可以从政府取得10万欧元的担保,在创业初期的两年还不用还本付息。

此外,德国企业也都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德国各地的工商会,也为企业和大学生搭建桥梁,管理协调当地的大学生职业培训活动,组织实施职业培训考试等。德国还有各种社会组织,比如基金会等也都热衷于就业培训活动,并资助大学生在德国和国外的就业培训活动。

公务员职位不受欢迎

德国《经济周刊》的调查显示,德国大学毕业生第一年的平均年收入在3.5万欧元左右,其中汽车工程师平均年薪可达5万欧元以上。德国人力资源营销机构的调查显示,目前德国大学生毕业后想当国家公务员不到10%。德国公务员福利诱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而且有些岗位终身任职不能被解雇。此前,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年轻人把目光转向公务员,但现在德国经济良好,公务员又不受欢迎了。

至于未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青年就业专家凯尔克林认为,德国目前仍缺200万专业人才,而且德国人口总数下降,老年劳动者逐步进入退休年龄,所以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基本将供不应求,甚至会出现“零失业”的情况。

【日本】

完备的就业援助机制

袁云准

今年,中国大学毕业生遭遇就业难题,日本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同样面临着就业这一艰难抉择。一提到就业,日本的年轻人们也是眉头紧锁。

好工作难找喜欢做公务员

近一段时间,日本出现了企业回流的迹象,但就业问题依旧严峻。曾经有中国留学生对笔者讲,说他留学日本多年,各种经历坎坷都经历过,但其中就职活动是最煎熬的。根据日本警察厅的统计,2012年,日本全国因就职失败导致自杀的人数有149人。

虽然听起来很严峻,但实际上并不是说毕业了找不到工作,而是不容易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根据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截至今年4月1日,日本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达到了93.9%,但在日本人的心里,如果不能找到一个能够长期稳定的职业,就不能算是可心,这也是当年日本公司所谓“终身雇佣制”的后遗症吧。

日本的大学生跟中国大学生一样,大部分都喜欢稳定的工作,所以公务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日本的公务员考试依旧热度不减。每到求职季,各大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都会跑到高校打广告,屡屡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有中国的既视感。

日本的公务员分成若干不同的等级,并非所有的公务员待遇都很高,所以年轻人并不是为了追求好待遇才去考公务员。公务员职位最吸引人之处是稳定,如果不出重大事故,可以一直做到退休,而且准时上下班,与企业的加班无上限相比,除了警察官等特殊职公务员之外,普通公务员几乎没有加班,不需要东奔西跑,对于顾家的人来讲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待遇来讲,日本有非常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只要在正规企业就职的人都要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健康、养老等,缴纳的标准依照薪水数额多少来决定。一般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工资在缴纳了这些费用之后,剩下的部分足够负担相对轻松的生活,极少有年轻人刚入职就背上房贷等沉重负担,也自得其乐。虽然经济衰退直接影响到了新人的起薪,但日本的物价没有大起大落,职场新人们不必为生计而过多发愁。

就职支援体系非常完备

相对来讲,日本有一套非常完备的就职支援体系。厚生劳动省设立了政府层面的求职者支援制度。其中包括建立综合网上信息平台,在这里可搜索到全国的求职信息,在这个信息平台上甚至可以找到一般不公开招募的职位。

在东京都、爱知县和大阪府设立就职支援中心,在各地均设有事务所,有关就职层面的难题都可以来找专业人士商谈,大到就职技巧,小到履历书的写法都可以来咨询,工作人员会手把手教给你。

事务所的顾问会根据个人的情况为每个前来寻求帮助的人制定求职计划,实行个别指导,还会根据个人的特点有的放矢的推荐适合的职业。事务所定期举行讲座,提高就职者的应对求职活动的能力,还开设讲座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一系列活动作为公共层面的支援非常到位。

日本政府还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如男女共同参画社会基本法等,努力改善性别歧视等差别待遇问题,营造公平公正的求职环境。比如现在日本的招聘海报上,绝对不允许有只招男性或者只招女性的字样,否则将会被视为违法行为,处以罚款。

另外,各大院校也会设立就业指导支援中心。在每年就职季开始之前,学校会召开辅导讲座,就一些最基本的常识和要领一一说明。之后将联络有招聘意向的企业来学校单独向求职者作宣传,也有各企业联合宣讲会的形式。

除此之外,中心还会举办企业参观,让求职者亲身感受企业的氛围是否适合自己。当学生有困扰的问题,支援中心的老师们可以帮你答疑解惑出谋划策。最有趣的是,很多高校还会举行就职誓师会,为年轻人加油鼓劲。

不过企业的说明会才是求职者最有效的就职渠道。大多数毕业生都会在专门的求职网站上寻找相关说明会的信息,之后向公司的人力机关提交材料,参加某个公司的就职说明会是进入这家公司工作的第一步。企业对求职者的筛选也是从这一步开始。如果对某个企业感兴趣,那么一定要参加说明会,否则会错失一个绝好的获得信息的良机。

  • 作者:法治周末——法制网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