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千年记忆如何传承?

哈尼人的节日都与梯田劳作有关。但是,如果农民都不种田了,这种节日还能保留住多少?农业文化与传统耕作方式一起面临消失的威胁。CFP

  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日前,农业部公布了19个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我国传统农耕技术的使用正在萎缩,农业文化遗产也面临消失的危机。危机面前,我们不禁要问: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怎样的独特性?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农业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当前,应如何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千年农业文明?

  萎缩:农耕文明面临生存危机

  盛夏时节,浙江省青田县龙现村,块块梯田依山而下,绿油油的稻苗随山风轻轻起舞。走在田埂上细看,一条条或金或红的田鱼游弋在清澈的水中。在这里,人们芒种插秧,插秧后在稻田里放进祖辈们豢养的田鱼,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稻鱼共生系统。

  在我国,稻田养鱼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农药、化肥的使用使得“种稻不养鱼”或“养鱼不种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传统生产方式面临失传风险。

  不仅如此,面临生存危机的还有中国古代先民创造的间作套种、桑基鱼塘、梯田耕作、坎儿井、游牧、庭院经济等很多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江西万年县的稻作文化系统就是其中之一。中外考古学家研究证实,万年境内稻作起源于1.2万年之前,曾向皇家进贡的万年贡米则是迄今为止人类保留下来最早的栽培稻之一。“万年贡米原产地位于万年县裴梅镇荷桥村,那里每天的日照比周边地区少3—4小时,气温、水温、土壤的温度也要低3—5℃,稻子的生长时间比外边要长一个月时间,因而这种米的口感极好。”万年县农业局局长陈章鑫说,但由于条件的恶劣,它的亩产也就是300—500斤,老百姓不爱种,种稻远不如出外打工合算,优质贡米品种如今面临失传的危险。

  与传统耕作方式一起面临消失威胁的还有农业文化。

  描述起哈尼人的节庆习俗,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副局长张洪康如数家珍:“哈尼人的节日都与梯田劳作有关:像昂玛突节,就是每年播种前的一个祭祀节日;矻扎扎节是每年谷子扬花时过的节;新米节则是在谷子成熟即将收割时过的节。但是,现在如果农民都不种田了,这种节日还能保留住多少?”张洪康担忧地说。

  两难: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如何解

  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其独特的难点。只有我们保住传统的耕作方式,才能保护好在它基础上产生的优良品种、生态农业以及文化习俗。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脱离传统耕作模式,开始从事经济价值高的生产活动。

  在青田县龙现村,稻田养鱼模式中生产出的优质米能卖到每公斤20元,“田鱼”更是市场畅销的高级食品,但是“稻鱼共生”要靠人工分散劳动,同集约化农业相比,耗时费力,增收有限。村民伍丽贞靠田鱼发了家,她说:“我挣的不比他们在外打工的少。可种田养鱼毕竟是个苦差事,我的孩子们不愿意做,他们都向往着大城市。”

  “寻求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难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闵庆文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保护遗产的“原真性”,和其他遗产相比,农业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保护的是一种农民仍在使用并且赖以生存的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问题是,面对发展的机遇,谁又能远离技术进步来独守传统?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遗产地因为相对落后有迫切发展的诉求是非常正常的。实际上,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是为了积极的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强调的是‘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既反对缺乏规划与控制的‘破坏性开发’,也反对僵化不变的‘冷冻式保存’。关键是寻找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探索后发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闵庆文说。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负责人戴卫东建议,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发展可以跟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开发农业遗产地具有特殊性、唯一性的产品,形成一种产业。

  闵庆文认为,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要让当地农民继续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并且能在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前提下,经济上有所发展。

  “没有发展的保护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内容之一就是推出‘世界农业遗产地产品’品牌,在产品上打上这样的标识,可能对当地农产品的价格提升、增加农民收入有帮助。”闵庆文说。

  出路:发掘中保护,利用中传承

  事实上,传统并不意味着落后,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农业的精华所在,将其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是未来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

  专家指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促使传统农业系统在新的条件下实现自我发展,并为遗产地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在此基础上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席李文华指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将传统农业系统及其赖以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不仅保护传统农耕技术和农业生物物种,还保护农业遗产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最终实现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

  目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如何传承下去?

  “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要保留这种生产方式,更要找出这种生产方式对今天农业发展的借鉴意义。”闵庆文说,保护农业遗产,就是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和方法,并通过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结合而加以推广。

  重视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并不是说每种模式都要原封不动地保护。李文华认为,应该对其分类,根据现在的条件加以改进和提高。比如桑基鱼塘,过去是在基上种植桑树,并与蚕和鱼塘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现在可以探索引入其他比桑树经济价值更高的作物,以及效果更好的鱼的品种。这样不仅能发扬好的传统,还能利用新技术取得更好的效益。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首先要是建立政府、社区、企业等多方参与机制;二是探索动态保护机制,如建立生态与文化保护补偿机制,发展有机农业,发展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实现遗产地潜在的文化价值,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文化自觉和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闵庆文说。

  • 作者:光明日报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