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敲门,开还是不开?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这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此话题之所以年年被热议,一方面原因在于,每年总有孩子在媒体或公安机关的“情境模拟”中过不了关,从而引发家长以及全社会的担忧今年,南京某派出所就安排民警到社区以陌生人身份去敲门,结果,当天随访的7名孩子中,多数独自来开门。
另一方面原因则在于,开不开门已不单纯是孩子面临的选择题,更成为家长和全社会必须回答的一道两难选题如何既让孩子远离风险与危害,又不让孩子对社会产生恐惧和不信任感?
面对这一两难选题,很多家长把防范风险放在首位。告诫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家长们试图用一个个“不要”来隔离危险源,以保障孩子的安全。正如那首经典童谣所唱的,“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我要进来。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这些家长从小教育孩子们,必须牢牢记得“门外有狼”,切不可把“狼”放进来危害自己。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让孩子免于受到伤害,这种教育无疑很有必要。但过分强调“门外世界”的危险,以及陌生人的恶意,无疑会让孩子对社会产生恐惧和不信任感。这不仅不利于孩子成长,事实上也不能让孩子远离危险。有专家指出,从来不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孩子反而更容易受到坏人的诱骗,因为他们没有与陌生人打交道的经历,没有机会增强对陌生人的判断能力。
由此看来,答好“开门”背后这道两难选题,只靠“设防”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思考,该如何告诉孩子“门外的世界”?在笔者看来,有这样几点必须给孩子讲明白:其一,“门外的世界”有坏人,但更多的还是好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跟爸爸妈妈一样,也是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我们不给陌生人开门,只是为了防范极少数的坏人。毕竟,坏人虽少,只有万分之一甚至千万分之一,但一旦让他进了家门,就可能会造成100%的伤害。
其二,对陌生人要保持警惕,但也不能由此拒绝别人的善意。比如陌生人给食物,你可以拒绝,但要记得跟人说声谢谢。实在不好拒绝,就有礼貌地接过来,但记住绝不可一个人在外面吃。
其三,“门外的世界”绝大多数人是陌生人,他们中有坏人,也有朋友。而只有朋友多了,才能一起打败坏人。陌生人并不可怕,多与陌生人交往,才能找到关键时候伸出援手的朋友。即便不是朋友,遇到麻烦也应大胆向陌生人求助。同样,如果发现有人需要帮助,也不要只做一个若无其事的旁观者。
正确认识“门外的世界”,是孩子可以在“门外的世界”幸福生活的前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与伤害“绝缘”,但必须看到,在一个缺失信任、充满怀疑与猜忌的世界,孩子无法找到安全感,也很难保证不会成为“互害”的对象。让孩子有更美好的生活,我们在教会他们睁大眼睛辨别坏人的同时,不妨也让他们增加一点对陌生人的信赖,对“门外的世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