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顶尖人才流失居世界首位”之痛?

原标题:如何面对“顶尖人才流失居世界首位”之痛

“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国际人才竞争越发激烈,必须以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机制积极参与竞争。(6月6日《人民日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才跨国流动的趋势越来越强。人才流动或者流失有其必然性的一面,因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流动或者流失都源于对成功和事业的追求,都是寻求更大适宜发展空间的自然结果。因此,我们在筑巢引凤的同时,更得思考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人才流失与物质流失根本的不同,在于物质的流失往往是单向的,是被动的,一旦失去就可能真的失去,不能再拥有和使用;但人是有感情的,除极个别的以外,大部分人都会同自己的祖国建立不同形式的往来关系,人才流失之后还有回归的可能,如钱学深、施一公等,即使没有回归,也可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丁肇中等,都以不同形式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顶尖人才大量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人滞留海外是因为国外的科研等条件更为优越,更容易做出成果。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既然在国内的环境条件下,他们更难获得成长与成功,那么,我们不妨把人才流失视为人才投资,视为一种人力资源开发的形式,人才在国外成功的过程,也是更多知识和经验获得的过程。有一天,我们有了合适他们的环境,他们所获得的技能必将使我们获益。

我们培养和吸引人才的硬件和软件,都不可能一下子达到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和科学地认识人才流失现象,充分地认识人才暂时流失的价值和作用。一方面,进一步专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推进人才机制和制度改革,最大程度上实现“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为吸引人才营造良好环境和宽松氛围;另一方面,要将积极开发利用海外人才资源纳入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之中,从精神纽带开始,在创造条件中逐步吸引流失的人才回归。

吸引人才固然重要,但不让培养的人才继续流失则更为重要。“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俊才”,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在花大力气吸引人才、挖人才的同时,却陷入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迷途,对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重视不够,结果引来了“女婿”,气走了“儿子”。在经历“打工移民”和“技术移民”浪潮之后,中国正在经历“富人移民”的第三次移民潮,为何我们的社会精英纷纷移民,这是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的。

在人才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机制。面对人才竞争的加剧,我们必须着力市场化的机制和激励制度创造制度优势,积极开发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要吸引得了人才,更要培养得出、留得住人才。否则,就会陷入“流失?吸引”的循环怪圈,不利于我们在国际人才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郭文婧(湖北 市民)

  • 作者:北京青年报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