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复旦大四女生李玲(化名)获得了保送本校研究生的资格,即将在9月份开始3年的硕士生学习生活,同时她现在已经做好准备,第一年结婚,第二年生孩子。她告诉记者,经常听说女大学生因为未婚未育而遭到隐性歧视,如果女硕士毕业后再结婚生子,在求职上更为不利。“还不如趁读书这几年,先把这些事情都搞定,到时候以‘已婚已育人士’去应聘,竞争力会增加不少。”记者采访发现,沪上高校有不少女生像她一样,志在未来三年搞定“人生大事”,以增加就业竞争力。(6月19日《新闻晨报》)
报道中,中智上海招聘服务中心总监表示,一般而言,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并不会有“已婚已育”要求,即使女生明确说明入职后的婚育计划,企业一般也会把相关风险考虑进去,不会因此拒录或有“隐形歧视”。很显然,他在劝女大学生对就业歧视别过于担忧。然而,有社会经验者就能知道,他并不能让女大学生吃下“定心丸”。现实中,企业招聘介意婚育情况、女员工怀孕后“被辞职”的现象,难道还少吗?
女生读研期间解决婚育问题,原本是合法的个人选择,无可厚非。然而,一些女生这样做的原因,只是为了“曲线就业”,避免被用人单位歧视、拒录,无法不让人发出一声叹息。研究生的学业任务是比较繁重的,在读研期间怀孕生孩子,是否会影响学业?如果学业不精,毕业后拿什么跟别人竞争呢,难道就凭已经有孩子吗?女生为了未来的就业,不惜将学业让位于婚育之后,对高等教育恐怕也是一个讽刺。
入学前就订好读研期间完成“人生大事”的计划,也让人对这些女生的婚恋和未来生活质量担忧。读研究生的女生,年龄上是已到婚育年龄,但一个人何时结婚、何时生孩子,需要综合各种情况,从容地做出决定和安排。比如结婚之后要看身体情况,未必就适合马上怀孕。更何况,读研期间没经济基础,又是住学校宿舍,如果结婚对象也是在校生,生孩子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孩子住哪儿、生活费来源、长辈如何前来帮照顾……都颇费思量。想保证怀孕环境和生育质量,还不如休学一年,然后再继续完成学业。
当然,一些女大学生谋划如此“曲线就业”,也是被用人单位和社会现实逼的。可是,一些企业又为何要歧视未婚未育的大龄女研究生呢?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毕竟,企业招录员工是要创造价值的,女员工进来之后马上怀孕生育,企业的损失谁来承担呢?现在中小企业的负担还那么沉重。在这里,笔者不是要为有就业歧视的企业辩护,更不是鼓励女大学生赶快怀孕生孩子,而是想提出问题以引起重视。
这些年,就业歧视可谓老生常谈的话题。要消除这类不合理甚至荒唐的现象,光靠社会呼吁以及惩罚有关企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隐性歧视往往很难确认。笔者以为,政府必须看到企业的难处,帮它们分担一些福利成本。比如社会企业对女员工的产假补贴,政府就可以给予更多支持。从长远来看,这样做不仅能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也会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市场公平性,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李清)
以上内容来自:城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