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招聘两难局面如何破解

《2013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2》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2013年全国将有699万名高校毕业生,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699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消息,给2013年打上了“史上最难就业年”的标签。 
 
  数年来,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众说纷纭。2013年,作为招聘行业的领军者,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全盘分析和解读。 
 
  错位三、 
 
  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90后: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错位 
 
  1、90后毕业生独立价值观背后的心理落差 
 
  中国式的“应届生”在毕业前和独立、生存乃至职场、工作接触得非常有限,因为对就业环境以及职业规划的不明了,当他们准备进入社会,努力的搜索工作、投递简历时,发现期望值和现实存在巨大的落差,这也导致应届毕业生最终的签约率低、毁约率高。 
 
  同时,90后成长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着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其中包括对工作的认知和期待。他们对于好工作有了新的标准和阐释,而这与起点较低的职场工作有些相悖,比如实习阶段的打杂,当现实和期望存在巨大落差时,新一代的毕业生往往选择了频繁跳槽,甚至裸辞,这也给企业无形带来更大压力。 
 
  2、随着毕业时间临近,90后的应届生求职意愿却降低 
 
  从智联招聘显示的数据上看,2013年4月份起,虽然已快临近毕业时间点,但应届生的求职意愿反而在降低。 
 
  毕业求职季从每年的9月份就开始了,大部分企业会集中通过网络招聘与校园宣讲会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园招聘,因此在网络招聘整体投递行为上会有小幅上涨但并不明显。进入2013年3月份,名企的校园招聘基本结束,大量中小企业开始通过网络进行招聘,同时研究生考试结果公布和公务员考试结果公布后一大拨应届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这时产生了一个小高潮。但从毕业生投递行为上来看,三月份以后,虽然签约率不高,但是总的求职意愿降低,应届生投递量下降。 
 
  错位四、 
 
  经济疲软带来更多急功近利,企业更愿意使用有经验人士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在人力取向上更利益化。企业更愿意招募能在工作上独当一面的“老鸟”,而作为职场“菜鸟”的应届毕业生,更多企业不愿意投入人力、财力去培养,能提供漫长的实习岗位已属难得。 
 
  同时,社会的价值观也在改变,求职者对“好工作”有了新的定义,企业还需考虑薪资外更多的因素,可谓招人才难,留住好的人才更难。 
 
  二、2013:七位一体共度大学生就业难关 
 
  当下的“就业难”是我国社会转型下的矛盾体现。“难”不是单纯的职位供需失衡,而是就业的质量,这是一个长期性的社会问题。深层次的“就业难”矛盾更需积极化解,不然将成为社会转型的一大桎梏。从今年紧迫的就业形势来看需要政府积极引导、舆论呼应、人力资源服务商搭建平台、企业配合,发挥人企对接的纽带作用,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 
 
  1、企业:刘易斯拐点出现,未来将会面临人才短缺局面,企业更应尽早“慧眼储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但是优秀人才永远有限,招人会越来越难,与其苦等抱怨,不如自己培养新人。 
 
  只有高薪厚禄已经不能吸引优秀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和传播雇主品牌,来招募最优秀的人才。 
 
  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网络招聘渠道进行招聘和传播,覆盖更多的人才。 
 
  2、毕业生:在错位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应积极寻找“错位机遇” 
 
  脚踏实地,毕业前得多积累实习经验,适应职场,尽早考虑职业规划。往年有48.4%的应届毕业生是通过实习找到工作的。 
 
  放正心态,把毕业后的第一年作为继续学习的两个学期,找到自己的定位。 
 
  “错位”中找机会,二三线城市、中小型企业、跨行都会有发展空间。是人才,在任何地方都有机会“闪光”。 
 
  3、高校:将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落在实处 
 
  高校可以以智联为纽带与更多的企业建立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借助招聘网站及企业力量,给大学生提供实战性的求职指导和实用性的职业规划课程。 
 
  参考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企业和市场输送更为适合和对口的大学生。 
 
  引导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尽早了解不同工作的真实情况,扭转大学生对于某些岗位的刻板印象。如销售类岗位数量众多,但不受大学生青睐;民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大学生更倾向于追随国企、大公司。 
 
  4、招聘平台:促进更多企业通过网络提供大学生岗位,完善求职招聘服务 
 
  目前网络已是大学生找工作的主要渠道,招聘平台应积极推动企业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校园招聘,提供更多的大学生职位。 
 
  基于对招聘方和求职方双方的深入了解,为企业和大学生提供关于对方需求的洞察,帮助大学生找到更好的工作,企业招到更好的人才。 
 
  积极推动企业通过完善雇主品牌建设吸引优秀人才,帮助大学生发现中国好雇主。 
 
  完善招聘平台的产品、功能和服务,为企业和大学生提供更加可靠、便捷、有效的使用体验。 
 
  5、媒体:呼吁社会关注,倡导正向声音。 
 
  呼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对“最难就业季”给予关注和支持,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完成就业。 
 
  客观解读剖析大学生就业难之根本,引导社会找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路。 
 
  媒体应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引导企业的用人观,促进企业育才储才观念的树立。 
 
  6、政府:适当政策倾斜,推动供需平衡 
 
  从政策层面,推动高校建立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制度。 
 
  对吸收大量大学生就业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增加大学生岗位。 
 
  中小企业创造了绝大部分的就业岗位,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应给予更多的支持,通过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就业岗位的提升,减少大学生就业压力。 
 
  7、家庭:行动上放手,情感上支持 
 
  新生代大学生的求职观与父辈已经截然不同。在指导和帮助之余,对于大学生的求职行为不应过多干涉,放手让孩子去面对现实,为自己的梦想去打拼。 
 
  对于求职期的大学生,给予坚定的情感支持,少攀比少施压,多支持多鼓励,聆听新生代的想法远比横加干涉更加有力。 
 
  三、大学生就业难不会止步于今年,市场问题交给市场来解决 
 
  今年699万毕业生,很难!明年也不会容易! 
 
  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市场化程度较低,应届大学生就业在中国被赋予了太多色彩。那些看似“机会”的机会反而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牵绊,比如户口、父母背景、关系熟人、深造机会等等影响了大学生对就业机会的判断。 
 
  同时,整个社会为大学生塑造了“优越”的心理地位,在今年的情况下,或许我们可以携全社会之力共同搭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但大学生就业难不会止步于今年,而仅仅依靠政府调控和社会呼吁是难以根本解决的。错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就是残酷的真实市场供需情况,市场问题还是应该交给市场来解决。但大学生人才市场化才能解决问题之根本,就像中国的各类改革一样,阵痛在所难免,但长期来看必需形成人才市场健康的竞争机制。

  • 作者:信息时报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