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是人所追求的,但富贵也还有等级档次之分,光有钱不行,新富新贵比起世代富贵来,总是要少那么一点自信心,世代富贵也往往用这一点来标榜自己最为尊贵,而大家也都认这个。为了能多快好省地进入世代尊贵的行列,新富新贵们往往以攀高枝这种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唐朝初年,这种门第观念一度相当严重。崤山以东的世代官宦人家自以为有很高门第与社会地位,跟别人缔结婚姻的时候,总是挑挑拣拣,对门第低的要收很高的“入门费”。社会风气如此,大家也都愿打愿挨,再加上很多高官新贵也加以袒护,于是风气越发强盛。世族中一门之内的不同支派的后裔,地位都相差很多。
当时有个叫李义府的高官,靠个人奋斗爬上宰相高位,属于新贵阶层。但自己不认命,还是希望从祖宗八辈里找出显赫过的痕迹来抬高身价。那时赵郡李姓最为高贵,曾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北魏国姓。李义府既然姓李,就自称自己来自赵郡,假装是名门之后。
这种事情比较好拆穿,但人家是高官,巴结还巴结不过来。有些李姓名门就自觉自愿地攀上新贵李大人,称与他是叔侄关系。给事中李崇德,作为真正的赵郡李姓传人,就心领神会地把李义府加进李氏家谱,大家各得所愿,其乐融融。
没想到过了几年,李义府被贬,到地方当了个小官。李崇德,太识时务了一点,马上把李义府从家谱中删除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李义府过了几年又杀回来了,仍回京城任宰相。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敢瞧不起他、剥夺他贵族身份的李崇德逮捕下狱,逼迫他自杀。
尽管如此,李义府不是真贵族,这一点大家还是明白了。李就想出另外一种方法,他为自己的女儿向名门大姓们提亲,指望通过这种方式加速贵族化,没想到连谈了几家,都被拒绝了——可见门第风气有多严重,连宰相之女都不买账。
愤怒的李义府由对名门世族的恨,经过思考发酵,升华为对门第制度门第观念的恨,走出了反抗旧制度旧观念的第一步,成为反对血统论的急先锋。随后,借着自己在政府中的影响力,敦促皇帝李治改革,根除社会流弊。
不久后,皇帝下诏,规定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赵郡李氏等名门大姓之间不得通婚,这些大族嫁女聘儿媳,也不准收对方的钱。此举一出,算是出了李义府一口恶气。
不过,民间流弊毕竟无法迅速根除,公告之后很多年,世族们仍旧秘密结亲,或是让自己女儿终身不嫁,以保留“高贵血统”。
不久前,看到冯小刚给某搜索引擎网站拍的广告“跪族”,范伟扮演的暴发户为了获得别人尊敬,不惜代价与宋朝大奸臣秦桧攀上关系——看来,过了一千多年,这流弊也还保留呢。
李世民时期,有个叫刘洎的大臣,曾经很受重用,后来进入决策圈,成为常委之一。他一定是欠了人很多的钱,因为一直有人盯着他找他的纰漏。
李世民带兵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国内事务由接班人——太子李治管理,刘洎被安排做他的助手,摄理财政部、组织部、教育部等多个核心部门的业务。李世民临走前,向刘洎托付大事:“国家安危就在你一身,相信你明白我的心意。”
这几乎是托孤了,因为亲征毕竟存在风险。刘洎也明白其中深意,很受感动,慷慨激昂地表示:“陛下放心,这边如果有高级干部违法犯罪,我一定杀了他!”这话太高调了,以至于李世民对此话印象深刻。
不久后,李世民班师回朝,路上就患了病,据说是生疮化脓,一度下了病危通知书。刘洎跟着太子赶去探班,出来后刘洎对同事们——其他高级政客表示:“皇上病情沉重,令人忧虑。”当即就有人把这话告诉了李世民,并加以润色:“刘洎说您病重,他的机会来了……他他他,他要把我们都杀了啊!”
这些说法太让李世民耳熟了,他几乎立刻就相信了。为了保证不错抓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他又问了另一个大臣马周,问此事是否属实。不知道马周是不是刘洎的债权人之一,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飞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李世民立刻表示“好,我明白了”。病好后他很快下诏宣称:“刘洎暗中窥探我的病情,打算趁我万一……图谋不轨,且要屠灭政府高官。”然后,逼刘洎自杀了。
这事,英明伟大的李世民很快就琢磨过来自己搞错了,不过他什么也没说。
时光荏苒,很快,李世民就过世了,第三代领导人上岗。六年后,刘洎的儿子上访上到了领导核心李治这里。要不要平反呢?李治征求大家的意见,大部分人都认为刘洎的确冤枉。正在翻案有望的时刻,一个叫乐彦玮的人站出来反对,他说:“刘洎是帝国高官,今天如果给他昭雪,岂不是表示前核心用刑失当?”
这振聋发聩的意见一下子震醒了核心李治——这可不是一个人冤枉不冤枉的问题啊,这是关系到朝廷形象的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啊!
于是,此事再也不提了。
文章摘自 《历史何其相似》作者:宋燕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