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
今年上半年,我国中央企业利率增长达到18.2%,远高于国资委今年年初对央企提出的全年利润增长10%的目标。更让民众刮目相看的是,央企在上半年的利润增速,超过同期国内GDP增速两倍以上。在国内经济增速正处于疲软的阶段,央企却“风景这边独好”。
央企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
,这自然让主管部门欣慰。但是,至少就公开报道来看,我们未曾听到央企的“娘家”国资委对此有什么说法,在日前召开的央企和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上,国资委主任蒋洁敏对此未置一词。他倒是提出了央企下一步结构调整的方向,央企要从产业链的过度延伸状态向产业链高端布局。
自从政府向央企提出做大做强的要求以后,央企在近十多年里表现出一种势如破竹的进取姿态,所创造的利润一直领先于国内其他类别的企业,即使是在目前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央企仍然保持高利润。何以如此?蒋洁敏一语点破了,那就是“产业链的高度延伸”。目前在中国产业结构中的布局,凡是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行业,几乎都有央企涉足并且占据了市场制高点,石油能源、交通运输、电信、金融等领域,央企可谓一统天下,这为利润的高增长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央企从一出生,就具有了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血统”,有政府的鼎力支持,有政策的倾斜,日积月累之下,就形成了央企的产业链过度延伸的问题。央企的“一花独放”,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不能构成完全的正面作用。央企一旦失去了政府这个依傍,就寸步难行,按照业务分工从事国际海运业务的中国远洋,就是因为无法借助于政府支持而像它的“兄弟央企”一样掌控市场,以致一败涂地。
也许是看到了这个现实问题,政府似乎正在改变对央企的态度,蒋洁敏作为国资委的当家人,对于央企的高增长不再像他的前任那样一味地唱赞歌,而是希望央企在若干行业收缩过度延伸状态,改为向产业链的高端布局。所谓的“产业链高端”,说白了就是最有赚钱保证的行业。当央企在“高端”领域的布局完成以后,即使它收缩了在一些低端领域的布局,它仍然能够保证自己立于市场的不败之地,将市场中最肥的一块肉抢在手里,留给其他市场主体的,只能是一些“残汤剩水”。
中国要不要国有企业?这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从现实来看,让国有企业完全退出市场还缺乏可行性。但是,国有企业之所以需要存在,是因为有一部分行业,如果完全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制定产品价格,将使民众不堪重负,因此,国有企业进入市场,需要进入的是那些以利润最大化为取向的企业不感兴趣的行业,而不是凭着政府行政力量的撑腰到市场中与民争利。很显然,目前央企在产业结构中的过度延伸和未来可能的对高端产业的布局,都是值得商榷的,在这样一种格局之下,央企的高利润保住了,但其他市场主体的生长道路却被堵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