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做好孩子的榜样

曾经,一张用电脑合成的幼童抽烟的搞笑图片风靡于网络,网友们看过总会付之以轻松一笑;然而最近,幼童抽烟的事情却在现实中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近日,一段拍摄于重庆万州的“两岁娃抽烟骂人”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看过的网友无不表示愤慨。据了解,抽烟小孩的父母是农贸市场的菜贩,平时很少有时间照顾小孩,小孩便成天在菜市场玩耍,一些无聊的小贩最终教会了小孩抽烟和骂人。后来,一些媒体对小孩父母进行采访时,他们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小孩权益。 
  2岁小孩被人教会抽烟,有律师表示教未成年人抽烟、喝酒者,已违法、可拘留。但身为孩子父母,尽到自己的监护责任吗?他们难道就没有错吗?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到成长、成熟,绝大部分时间面对的都是自己的父母,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和孩子的成长有着必然的联系。然而据许多老师反映,很多家长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对待孩子的心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学后全权归老师教育,有的家长虽教育了却适得其反,有的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心理起到了逆向引导作用……近日,记者为此走访了市内多所幼儿园和小学,了解眼下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现实教育关系。

  误区一:家长放权依赖学校

  “老师啊,我的孩子不懂事,以前我们教育的不好,现在你只管教育他,不听话就打,千万别手软!”这是不少小学乃至中学老师都听过的一句话。田家庵区某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告诉记者,每当新学期伊始或是家长被请来学校时,很多家长都会委屈但“坚定”地送上这么一句让老师们哭笑不得的话。家长如此放心地将孩子送到学校并交给老师管理,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态?一家网站对抱有此种想法的家长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约73%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成长以及教育完全依赖于学校,而跟家长没有太大的关系;24%的家长因为工作、琐事等而无法顾及孩子;只有约3%的家长,纯粹是因为想给孩子更宽敞的发展和教育空间,而决定将管理权交给学校。

  淮南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是没什么想法和心理的,只有上学了、接触社会了,才需要去注意和加以引导”,这其实是不正确的。该人士表示,0-6岁,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童在上学前就深深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养成很多习惯和思维模式,其中最大、最主要的环境便是家庭,最直接影响孩子成长以及引导孩子心理的人是父母而非别人。将孩子的心理培养以及成长关注问题推向学校和老师,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误区二:否定孩子过度施压

  洞山一所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在课程进行到“爱爸爸妈妈”的内容时,他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学生中有多少人爱自己的父母?结果显示,全班只有5个人表示自己爱父母,询问他们爱父母的原因,大多都是爸爸经常带自己去吃好吃的,妈妈平时给很多零用钱,等等。随后,这位老师又询问了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父母,其中一个小姑娘振振有词地说:因为妈妈也不爱我!这位小女孩称,她妈妈总是对她说“早知道你这么不听话我当初就不要你了!”、“你看看隔壁家的某某多乖,你就不能学学人家吗?”、“你好好考试,考100分妈妈带你去吃肯德基啊!”……小姑娘很“大人”地表示,妈妈根本是不爱她的,对她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好好学习、好好考试,所以她也不爱妈妈。

  在采访中,一位心理咨询师用最浅显易懂的道理向记者介绍道,很多家长并不是不懂得要去教育孩子、要去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而是根本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和影响。生活中,90%以上的家长都会苦口婆心地劝自己的孩子:“爸爸妈妈这么辛苦工作,起早贪黑的还不都是为了你?你不考上大学能对得起我们吗?你就不能比班上某某考的好吗?……”久而久之,这样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委屈、自责、愧疚,还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压力积淀在心中,容易形成自我否定心理。孩子们一方面会认为,自己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所考的分数和成绩;另一方面,如果不能考高分,自己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他人,这样还不如“一死了之、早早解脱”。许多学生自杀的例子关键就在于这里,往往都是从小便积累起来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合理释放。这位心理咨询师表示,家长们千万不能忽视对孩子说过的每一句话,许多时候本以为在积极引导,其实却可能起到了反作用。许多父母总在埋怨孩子不理解他们,真实真正不理解孩子的是父母。

  误区三:忽视言行遗患无穷

  在今年1月召开的淮南市政协会议上,一位教育界人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孩子都是一面镜子,他所映射出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存在的问题。”

  田家庵某小学班主任对记者说,二年级的孩子有许多已经懂得用武力去解决这个问题了,动不动就挥拳头,老师将其喊到办公室责问的时候,稚嫩的孩子振振有词地说,他爸爸在家平时就是这样做的。这位班主任很无奈地表示,几乎所有亲眼目睹或者亲身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暴力倾向。

  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政协委员、心理咨询师樊小燕,她为记者进行了分析。“孩子生下来都是一样的,饿了渴了都会哭,但为什么长到三四岁的时候就截然不同了呢?”樊小燕说,有的小孩很勤快,有的却学会了偷懒;有的很诚实,有的却总是撒谎;有的只是哭闹,有的却不时对他人进行威胁……这些其实都是父母在不知不觉中灌输给孩子们的,即便有很多是无意识的,但是对于还不能够辨别是非、对错、好坏的孩子来说,他们都“照单全收”了。有时候甚至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或是一种态度,孩子们都能牢记在心里并做出分析,如果父母不能够认真规范自己的言行,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将是一本分不清利弊的“糊涂账”。

  樊小燕给记者举了个形象的例子:第一天孩子做了件错事,妈妈狠狠地进行了批评,而第二天孩子又将这件事做错了,但恰好这位妈妈当天心情非常好,想想事情也不大就算了吧,孩子因此躲过了一次批评。但孩子也许从中便会考虑:同一件事情当天和头天都做错了,但结果却不一样,也就是说,这件事不重要,自己也不重要,妈妈对自己的态度也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妈妈的心情!在生活中,许多很小的事情并不会让人在意,可是也许就是这么一件无意识的小事,可能会导致孩子从此后不重视自己、认不清自己,甚至学会了一味地迎合父母的心情,从而隐藏了内心深处的态度。

  专家观点:多理解多鼓励以身作则

  “我们平时管的也挺严,可是孩子就是不听话、不学好,我们该怎么办啊?”采访中,樊小燕称经常会有家长向她提出这样的问题,随后她又为记者设想了几种情形。

  情形一:孩子考试只考了60分,家长勃然大怒:“我们平时这么忙、这么累为了什么?你考这么少对得起我们吗?看看人家某某考了满分,你怎么就考不到呢……”很难想象孩子经常这样挨父母训斥的情况下,此后成绩会有所提高,因为父母这样的批评会让孩子认识不到自身的重要性,会觉得自己应该为父母而活着,有的甚至对父母话语中所提到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甚至是反感和憎恨。

  “宝宝,这次你虽然只考了60分,但妈妈相信这不是你的真实水平,你下次一定会考的比现在好,对不对?妈妈知道宝宝平时很用功,只要宝宝再努力、再细心一点,也会和某某一样考满分对不对……”如果换成这样说呢?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鼓励,会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情形二:家长或老师平时经常教孩子要有“爱心”,可是现实中遇到乞丐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时,有的家长会带孩子远远走开,有的甚至会嘲弄这些需要帮助的人。在这样的情形下,能指望孩子从父母或老师口中真正理解“爱心”的含义吗?父母只有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良好的心理。

  樊小燕告诉记者,要问如何教育孩子,其实这是一门大学问,永远都没有一个精准的准则。父母只有根据自身实际,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多深入孩子内心为其着想,多理解孩子,多鼓励孩子,并在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份合格的“上岗证”,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 作者:新浪博客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