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如何破解

理念和心态是年轻男女被剩的直接原因,所以观念不端正,心态不调整,再好的方法也枉然。                                                                   

                                                          ——题记


   上一篇我已经说了,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是“剩男剩女”的根本原因,并称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社会进程中的“阵痛”。那么,在现阶段如何避免或减少由此给个体带来的痛苦,这是本篇所要讨论的问题。

【“观念”——解铃还须系铃人】

    网上为“剩”们如何走出困境的支招,花样繁多,有的招数看似合理,却因看问题比较静态孤立,使得操作奏效不大。比如有文章说“剩”们拿出用在事业上一半的精力用到择偶交友上,或者说“宅男宅女”们把痴迷于网络的精力用到现实的交友实践中等等,似乎如此“剩”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我觉得这样的“招数”会增加交友的机会,但真正能否收到实效恐怕难说。以我的观察和研究,对很多“剩”们来说,之所以把时间花到事业或沉迷于网络,更多的是因为对择偶交友丧失了信心,ta们用这种方式仅是排解压力,使自己“快乐地”活着的一种无奈,更可笑的是社会上屡屡出现的“父母相亲团”我不知道实际效果如何,但从有关报道以及我周围的亲朋好友的“剩”们的感觉,ta们对这些“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反应并不领情。因此,当事人的心态不正常,再好的方法也是枉然。

    社会的普遍认知还脱离不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旧观念,也就是要求男性的经济实力要比女性强,这样女人才会有依靠和安全感。“三高女”尽管自己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但她们的择偶标准还是直指“钻石”级的男性,除了旧观念的影响主要是出于“面子”的考量。这对同在白领地位的男性而言,强大的经济压力使他们无法面对而选择主动退却,闭门“发愤图强”。这样“剩”就在不知不觉中蔓延,所以,我认为,经济地位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无须改变也无法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让自己的观念改变得更符合实际,更符合社会普遍接受的家庭男女角色的定位。既然“剩”是由于观念和心态造成的,那么,婚恋观不改变,心态不调整,站在你面前的很多“缘分”你就会视而不见,骑马找马,骑驴觅驴就将伴随着你被“剩”的过程。

【“剩女”首先要调整心态】

    我在上篇博客中说过,“剩”的现象,“剩女”是主导,而“剩男”则是被动的。由此,欲破解“剩男剩女”的问题,主要矛盾首先要调整女性的心态,这样不仅“剩女”的问题可以解决,作为矛盾的另一面“剩男”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下面我试着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对正在“剩”们的男女有所启发,不过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和心态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但只要我的观点能引起大家的思考,也不枉我写了这么多文字。

【有钱女人找个开心男人】

    这一招最初是由张怡筠女士提出来的。我在去年(09-01-18)在此写过一篇《爱情的“成本”》(37)的文章,其中说到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在《新民晚报》发表的《有趣比有钱“性感”多了》一文,对此有过感触。张的文章说的是现在社会上追求嫁富豪的女孩子多有不幸福的经历,由此,张博士支招说“如果想要找到幸福的话,教你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把自己变成一个有钱的女人,然后找个有趣的男人嫁了。”并对男人们说:“如果你把‘性感’解释为‘让人看了很有感觉,并很想亲近’的话,比起有钱的男人,有趣的男人可要性感多了”。

    张博士的话无疑是值得现代三高女们深思的,有趣的男人是有内涵、有博学、有修养、会幽默的男人,这样的有趣男人即使钱没有你多又何妨?只怕这样的男人娶了你他的脸上挂不住而不要你,你在那儿还又挑年龄又挑钱,赶快从“宁缺毋滥”的单相思中跳出来吧,不要继续再“剩”下去了。

    我当时写这篇博客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对“有趣男人”的选择与“观念”有关,用现在的眼光看同样的问题,其实这既是方法更是观念。白领特别是三高女并不缺钱,但中国的择偶观,男人一定要比女人有钱,女性的这种执着的择偶观理念,最后不但自己被剩,而且刺激了同为白领而且不愿意被人称作为“吃软饭”的男性:“你看不上我,我还看不上你呢!”于是乎,女人是水男人是船,水涨船高,同是白领却无法交集。当然首先被剩下的只会是女性,因为白领男性选择小女人的成功率要大得多,他们对女人的经济收入不会放在条件的首位,而年龄、长相、脾性等往往会成为择偶条件的重要内容。

【不要以“女强人”为荣】

    这首先也是个“观念”问题。你可以在社会上呼风唤雨,那是你立足社会和体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但如果你认为夫妻关系中也应该如此这般,那就错了。一般而言,男人总希望成为家庭的主角,担责任、被尊重、把方向、挑重担,这是几千年的婚姻文化沉淀的结果,也是当今甚至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婚姻观。现实婚姻中,女性强势,在外人看来夫妻间相安无事的也不少,那是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互相承认和包容了对方的结果,但如果就此说男人在择偶阶段主动选择强势的“大女人”一定不多。

    上海有一档婚恋交友节目叫“相约星期六”,前不久的一次节目中,有一个女生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很自豪地说:“我是属于‘女强人’类型的女生……”结果可想而知,当场就被“剩”下。我在想:或许她这样介绍自己是为了说明她的事业能力,但她恰恰说错了地方。如果当时她不这样说,凭她的资料及长相总不至于被冷落到如此没面子的地步。至于你在伴侣关系中是否强势,完全可以留待交友以后慢慢磨合再说。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两点:第一,尽管面对的都是年轻人,但“女强人”毕竟不是社会普遍能接受的择偶取向;第二,交友过程中,即使自己在事业中很成功,也要保持低调,至于以后,留待以后再说,这就引出了下面的话题。

【“爱商”的核心——“角色转换”】

    世纪佳缘发起的关于“爱商”的讨论,我觉得很好,好就好在它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爱商”是区别于亲情、友情而特指爱侣和夫妻关系之间爱的能力,把它从“情商”中单列出来是为了让社会更关注离婚率高起对婚姻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大规模冲击的社会现实。我认为“爱商”说到底就是对婚姻的“爱”的理解,是一种夫妻间“爱”的理念的相互交融,“爱商”又是指导“爱”的双方“角色”定位掌控程度的拿捏,是所有有关“爱”的具体做法的大集成。所以我认为“角色”的定位和演绎是体现“爱商”高低的关键和核心。

    什么是夫妻各自的“角色”,上两篇博客已经有所涉及,我在去年的《谁?领跳“双人舞”》(91)《夫妻最好“强强联合”》(93)等文章中也专门有很多论述,在最近的《带孩再婚为何难?》(149)博客中也曾说到要使夫妻关系和睦相处“只能对女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注意角色转换,尽管有失公允,那也是转型期历史的无奈”。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对和谐家庭来说比较关键,所以将以前博客的文字稍作些整理,重述如下:


  一般来说,在外做事业的“女强人”,事业上呼风唤雨,但一回到家里,角色变换很到位,所以婚姻生活很幸福。如果把外面的一套也带回家,说这个家庭婚姻也很幸福的我估计极少。我前妻也可以算得上是个“女强人”,但回到家里,他就是我老婆,就是“贤妻良母”。有时候她也会把外面的一套无意识地搬回家,但只要我一提醒,或许她当时嘴里还硬,但事后起码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和谐和幸福。“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够强吧,在她功成名就的时候曾满怀深情的说:“没有他(丈夫),我没有今天”。“20点30分,首相回到自己的私人住宅,因为家里没有厨师,她要自己动手做晚饭。她从冰箱里拿出冻肉,打开一瓶豌豆胡萝卜罐头。不一会就烹制出两三个美味可口的菜肴,夫妇俩共同享用。……”这是我从网上下载的“撒切尔夫人的一天”一文中很少的一段,还不包括“有时候,撒切尔夫人还亲自上菜市场买菜”,亲自到“街口食品店去给丹尼斯(丈夫)买点熏肉”被网友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记者笔下,不但渲染了作为总统也有普通家庭的温馨和幸福,更向世人展示,事业顶峰的总统在家里只要自己擅长完全可以为增添家的温馨做力所能及的事。

    其实,在社会上真正呼风唤雨的“女强人”并不多,大量的是属于在职业岗位上能独当一面的“白领女”而已,但她们的心态已被训练成独立、主见爱指使别人的职业特点,而更多的职业女性在闺密和社会某些舆论的影响下,加之这一代独生子女从小就被溺爱而更显自我、骄横,“强势”的性格特点就成了这一代女性的普遍现象,对她们来说“角色转换”更显艰难,对同处这个环境下成长的男性来说,由于有相同的经历阅历,他们的承受能力要比年龄隔代观念上有“代沟”的夫妻要好得多,但毕竟男人和女人是“来自两个星球” 特性天定的两种动物,所以,在现阶段女性的“角色转换”仍是家庭和睦的必须。 

    与本题相关的还要说一下关于“本分”的话题。“本分”和“角色”紧密相连,在婚姻里,就和性别相关。女性天生就比较细腻、爱干净、感性、比较柔弱等,而男性则比较慎密、理性、强悍等,用耶稣的语言来说这是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就事先设计好了的,因为考虑到人类的繁衍以及家庭的和谐,男女的结合就必须互补。社会对处人处事的做派中反映出来的性格“娘娘腔”的男人和“假小子”的女人总有不齿评价,其原因也在于此。“守本分”就是在婚姻里男人有男人的样做男人的事,女人有女人的样做女人的事,双方都本分了,就是婚姻中的“强强联合”,这种“强强联合”并不影响夫妻间的“相濡以沫”,相反更会促进“相濡以沫”的夫妻关系。按照“上帝”的意志做事,尽角色的“本分”就会少了很多的磕磕碰碰,就会离“幸福”更近。
一个有趣的现象可以说明现阶段大多数女性她们对婚姻中角色的理解还是很靠谱的。我在网上发现有不少女性在自己的择偶独白里常有“我是一个传统的女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会在夫妻关系中恪守“女人”的角色,做女人该做的事,守女人该守的“规矩”(这个“规矩”是指有利于夫妻间情感相处的传统做法、礼仪,与“三纲五常”的“妇道”有本质区别),有的“独白”甚至把自己属于“小女人”的强项说得更详细,以此来吸引男性的眼球,和那些在家里擅长颐指气使的女性相比,这样的女性更温柔更女人味更可爱。

    说到这里,很多女性会反感,都什么年代了,我也有事业在外也辛苦,凭什么回到家我还要忙这忙那?还要什么“角色转换”做“小女人”?这就牵涉到社会普遍认定的“家庭角色”观,我们既然是社会人,又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那么按照社会普遍能接受的观念来演绎自己的角色总没错。当然,社会在进步,夫妻关系也在变革,适当调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也是婚姻发展过程中的新要求,但是属于性别决定的天性以及兴趣、爱好、擅长等等性别特点要一下子以“平等”来全盘否定,甚至在家里互换角色,乃至男人不但要做男人的事还要尽女人的角色本分,估计大多数男人很难接受。

    一个家庭的事务,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的锅碗瓢盆拾掇掸尘容易看到也容易有口角时拿来计较,这对于经济并不困难的家庭来说也不会成为问题,双方在外感觉都累了有形的琐事完全可以用钱来解决。但家庭的和谐绝不止于这些,家庭的和谐主要是“软件”的和谐,男人的宽容女人的温柔;对子女的教育;亲人之间关系相处的调节;涉及社会的事务处理等等,其中男性要承担主要的责任,而对女性则只须配合默契甘于“相从”即可,这就是我所说的女性回到家要注意“角色转换”的主要内容。 

    白领女性对“角色转换”的认同度,我觉得这是现阶段“剩女”们必须改变的首要观念问题,也是所有问题中的难点问题。很多女性采取逃避的办法,甚至提出首要条件就是不与公婆在一起生活,说穿了还是为了将来可以毫无顾忌地对丈夫颐指气使,对有这种“首要条件”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女性,她们以为这样就可以逃避“爱屋及乌”带来的情感折腾。其实她们想错了,且不说颐指气使会使男性受不了,无法断绝来往的血缘亲情更会使你的丈夫饱受“夹板气”,她们只是把情感的痛苦转嫁到口口声声说被自己所“爱”的丈夫身上而已,这样的婚姻我料定决然不会美满。

【“宁缺毋滥”莫成炫耀“被剩”的说辞】 

    对一部分被“剩”者来说,我相信“宁缺毋滥”不会是她们理念上的错误,你说这世上“人无完人”这个“理”她不懂我不相信。那为什么自己被剩了却把被剩的原因归咎于“宁缺毋滥”,说这世界上“好男人”太少所以才被剩,她们所说的“好男人”是集“成功男”“围裙男”“形态男”“温情男”“孝顺男”(只求对自家父母的孝顺)等等标签为一身的“新好男人”,而这样的男人根本就不存在,为了显得自己人格的高档,用“宁缺毋滥”来标榜自己摆脱尴尬正适其词。当然确实也存在有些“剩”者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而更多的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把握不住“度”(分寸)所造成的。为此我曾写过不少文字,代表性的博客有《莫因“毋滥”成孤雁》(89)和《大胆实践 小心求证》(90)两篇,那里我谈了对“宁缺毋滥”的看法,并结合自己在佳缘的成功案例说了如何在择偶过程中掌握分寸的具体做法,有兴趣的网友可前去浏览。

   “宁缺毋滥”如果作为一种理念,后果必定被剩,这种说是“标准”其实并不是标准的说辞,充其量也只能用来为自己的被“剩”贴贴标签而已。这种说辞在被剩的或者经历过婚姻正在寻觅再婚的女性中比较多见。因为“难”,不找根本的原因而拿“宁缺毋滥”做挡箭牌,这叫自欺欺人。

【结语】

    任何比较复杂的社会人文的问题,人的观念是首要的问题,观念有问题即使某一件事情成功了要么是“碰巧”要么是“投机取巧”而已,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破解“剩男剩女”问题很难,难就难在现实中被剩的原因有千样万种,而且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交错影响的,这样做对你来说不合适,换一个人这样做就很合适。所以在纷繁复杂的现象(做法)中找原因根本就找不到原因,所以我在写有关“剩男剩女”的这三篇博客中并没有牵涉更多的具体做法,仅是说些“大道理”而已,但我觉得这很重要,只有把自己的理念摆正了,“剩男剩女”现象已及“离异容易再婚难”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但从大的方面,要说“根本”解决,这又很难,只要有婚姻存在,恐怕永远解决不了,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而又不断产生新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对个体而言谁观念改变心态调整的快,符合当时社会普遍的价值观,谁的婚姻道路就相对顺畅,就会少了很多痛苦和折腾。

欢迎讨论、赐教。

编辑:许乾雷   作者:爱的信使  来源:世纪佳缘

  • 作者:世纪佳缘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