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 林间石语
下对上匡以正言,曰谏。谏,通俗地说就是提意见、批评。居上者,一般不喜欢其下属提意见,即便出于忠心,但常常因为言辞而失敬,或因机会场合不当而冒犯,故荀子说:“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不喜欢别人提批评意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皇帝处理军国大事,万机之繁,不能不兼听,
靠他一个人再圣明也忙不过来。但是,你不喜欢听谏言,是人之常情;别人一般不喜欢没事找事给你上谏言惹你不痛快,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居上者比居下者更需要别人谏言,借别人一双慧眼。而人为常情所阻,远灾避祸,宁愿钳口不言者居多,怎么办?靠人的自觉是指望不上了,在制度设置上解决这个死结,所以,设司谏、置言官,专门负责在旁边看,看有偏差过失的话,及时谏言,同时倾听清议,择善采纳。
宋朝太祖、太宗二朝,励精图治,从上到下,虽有过失,但总体上是奋发向上的。宋太祖听臣下谏言,可以说是每闻则喜,谏者无论所言是否切当,太祖都能看出谏诤者的良好用心,即便不予采纳,也嘉奖慰勉之。君臣可谓心心相印,上下一体。上下一体、心心相印,不是谄谀取媚君上,一起扛枪一起嫖娼那样亲密无间,而恰恰是谏诤抗言,上下得心。宋太宗时,“陕西愣娃”寇准常常危辞切谏,有时候说得太宗都生气了,站起来就要走,寇准猛扑上去,拉住太宗的龙袍说:您先坐下嘛!坐下嘛!有啥话咱慢慢说嘛!然后把自己的话全部说完。弄得太宗没脾气,几次这样谏诤,太宗渐渐觉得寇准的意见提得对。于是叹曰:朕得寇准,犹唐太宗得魏征!
谏言者,一般没有好言辞,即话说得都不好听,所以是个危险的事儿,谏官是个危险的职业。但是,正如京剧《法门寺》里宋巧娇唱的——民女宋巧娇有深冤,地方官不管不作为,父亲陪她去拦太后进香的鸾轿鸣冤告状,她母亲见皇家威仪前呼后拥,有点害怕,劝女儿:咱这状不告了吧。女儿说: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告。父亲说:民告官可有罪。宋巧娇唱:“明知道深山有豺狼虎豹,哪一日峻岭上断了砍樵!”这两句过路的唱词,一般演员唱得并不用心,随口就带过去了,但是这两句词可以说是近乎道矣!把很多事情都说清楚了。谏诤者也是这样,明知道提意见惹上面不高兴,让人生气,自己绝不落好儿,但是,有意见不提,犹如青春期的脸上有粉刺不出一样难受,非说不可。
自古士子入仕当官,文死谏,武死战,是为忠诚,绝不是在庙堂上分利益,勾兑关系,给自己谋身家。孙奭等冒死谏言,其实是对朝廷有信心,凡是对朝廷抱有希望和尊敬的,都愿意上谏言给它,批评它、指摘它。否则就随便它死活,自己顾自己——宋朝宰相富弼政治上受沮,退休回洛阳老家,学佛,整天和和尚混在一起。陕西蓝田学子吕大临给富老写信,严辞谏曰:您作为一个士大夫,能在庙堂上为国服务则服务,退居林下也应当教化乡里,怎么能置圣人义理不顾,学佛自了?你这样做是表明儒家思想不够深远广大,跟一般的浅薄读书人一样,一旦受挫折,即脱儒,不入于庄则入于释,我认为您这样做是错误的。富弼读罢信,深谢之。
至于说为文,今人所谓批评文字,有人指其充满戾气,什么语言暴力之类,都是没有读多少古人的谏诤章。今人议论文字,以疲沓无骨为周全,实则绵弱无神采,说了不如不说。然而习惯已久,文章偶有气象者,读者先受不了,认为你狂躁不安稳,你语言暴力,以至于视批评为骂人,呼作者为愤青。我倒是认为,今人学欧阳修之为文温纯雅正、蔼然仁者气象是学不来的,倒不如矫枉过正,先学学古人的谏诤之词,或许可以先为今人文字涵养一点正气?
(许石林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