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随着公众对电磁辐射日益加深的担心,关于电信设施建设受阻的新闻屡见报端,其中又以移动通信基站选址难、选址后建设阻力大甚至无法建设、建成后难以维护或被迫迁址等问题最为突出,为社会和谐稳定和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今年,4G牌照发放在即,TD-LTE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基站选址已成为困扰电信运营商的最大难题,如何在公共利益与公民的合法权益间寻求平衡已成为摆在运营商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公众对基站辐射的忧虑,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基站辐射有无危害性?二是基站建设是否有章可循?在上一期专栏,我们已经对第一个问题进行了解答。本期,笔者将为读者解答有关基站建设的问题。为此,笔者专门走访了业内的专家,试图解开公众心中的“基站之结”。
选址很讲究
前不久,为一探移动通信基站的辐射“谜情”,笔者邀请了专业检测人员对笔者所住小区里的基站进行了检测。专业检测人员来到小区后,首先选择了小区离基站最近的一点,用电磁辐射高频测量仪测量小区电磁环境,结果显示电磁辐射为0.02微瓦/平方厘米,远远低于40微瓦/平方厘米国家标准。笔者家距离基站较近,测量后发现,此处的电磁辐射也很小。公众之所以对一些不确定的环境风险过分担心,一方面由于对相关知识了解得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环境信息不公开或者信息传播力度不够而导致公众在比较茫然、盲目的状态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那么,移动运营商对于基站建设选址是随意的吗?
据专家介绍,通信基站是指与用户手机进行通信的低功率无线天线,根据其服务范围大小及用户多少,发射功率从几瓦到上百瓦不等,属于低频辐射。一般情况下,基站天线安装在离地面15至50米的建筑物或发射塔上,天线发射出的射频主要向水平方向扩展,距水平方向10至20米处辐射最强,人只有长时间在此范围内才有可能受到辐射影响。移动通信运营商在选址架设基站时,考虑到无线电波传播的这一特性,一般都高于附近住宅进行架设,其电磁波频率为900至1800兆赫,天线前10米至20米处的功率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厘米0.6微瓦,远低于每平方厘米40微瓦的国家标准。与此同时,电磁波穿越居民的砖墙后又要衰减4倍,因此居住在基站天线附近的居民是安全的,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审批建设很规范
那么,在我国,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审批流程是怎样的呢?安装移动基站的安全范围是如何界定的?国家关于基站辐射的法规又有哪些呢?
专家介绍,依据环保部门的规定,通信运营商必须严格遵守我国环保电磁辐射标准GB8702-88,开展移动基站环评检测及报送审批,并根据规划部门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在居民小区架设基站时,要针对所有小区基站办理法定许可证书,积极开展基站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确保对公众健康不产生不利的影响。
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组织经过对移动基站电磁辐射及其生物效应长期、系统的研究,制定了国际电磁辐射限值标准,明确了在移动通信工作频段,只要人体受到的电磁辐射剂量不超过450微瓦每平方厘米,健康就不会受到有害影响,并据此发布了国际电磁辐射限值标准,即450微瓦每平方厘米。该标准为欧美等多数国家所采用,而我国的国家标准GB8702-88比国际电磁辐射限值标准严格十倍以上,即在移动通信工作频段,只要人体受到的电磁辐射剂量不超过每平方厘米40微瓦,人体健康就不会受到有害影响。
由此可见,凡满足我国电磁辐射标准的移动基站,根本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
辐射有法可依
关于基站辐射的法规问题,专家说,国家关于基站辐射有明确的法规可依。我国法律规定,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必须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与《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的要求。其中规定,电场强度只要小于每米12伏,或功率密度小于每平方厘米40微瓦,就是符合安全标准的。笔者注意到,这个标准甚至比手机、电脑的辐射水平还低,因此不会对附近住户的健康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和促进电磁技术的科学运用与发展,我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颁发了《公众照射导出限值》(GB8702-88)与《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GB9175-88)两个主要技术标准,并颁布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两项技术标准。1997年3月又发布国家环境保护18号令及《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按照上述两个标准,目前移动通信所用900MHz频率带宽,其电场强度只要小于每米12伏或者说功率密度每平方厘米小于40微瓦就符合安全标准。因此,可以说,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是安全的、绿色的。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站小型化、基站密度增大、单个基站功率降低等这些在业内已经达成了共识。而实际上,在3G普遍推广和4G崭露头角的今天,随着基站设备功率控制技术的不断成熟,辐射还会进一步降低。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基站以及手机的辐射将更加安全。
本报通讯员 冯蕾
本文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