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独立自主意识是孩子拥有诸多能力的基本前提。缺乏这个基础,孩子的交往沟通能力往往会倾斜于单纯取悦他人,而不是追求和他人的平等沟通和交往,长此以往, 孩子的从众心理将会日趋加强,而独立性和创造能力则被限制。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探讨的是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不是孩子的个性。个性外向不等于有社 交能力;很多内向的人拥有很好的社交能力。

  那么,父母如何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呢?

  首先,父母需要为孩子创造条件。定期 为孩子提供一些可以和其他年龄相仿的,价值观相近的孩子进行沟通合作的机会。注意,“年龄相仿”和共享价值观这两点都非常重要,我们称其为“第一群体”。 我们鼓励孩子和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背景的孩子交往,但是,和价值观相近的、同龄人的交往会促使孩子学到很多他们从其他人身上学不到的东西。鉴于大多数孩子是 独生子女,这一点对中国的父母尤其重要。父母们可以建立一个较稳定的社会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孩子们的年龄相仿,父母通过定期聚会,给孩子们创造一同玩儿 的机会;与此同时,父母们可以开展自己的活动。作为一个基督徒,我特别欣赏我所在教会的一个安排:将父母们按照孩子的年龄段分组,每两周聚会一次。聚会 时,同龄的孩子们一同玩儿,父母则聚在另一个房间一起唱歌、探讨信仰以及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包括找工作学习等等。大人之间的感情日益加深,孩子们也形成了 一个自己的同龄圈子。与此同时,父母不要使孩子只局限于参加“第一群体”的活动;相反,父母要鼓励孩子参加不同背景的同龄人的活动,鼓励孩子和不同年龄段 的孩子交往。我们可以称之为“拓展群体”。如果说第一群体帮助孩子发展自我认同感和父母所推崇的价值观,那么拓展群体则更有益于培养孩子全方位的社交能力 和人灵活应变能力。例如,孩子喜欢的活动小组,夏令营,麦当劳肯德基的游乐场等等,对孩子都是很好的场所和机会。我女儿小时候,我最喜欢把她放在肯德基的 游乐场,我本人则在一边看自己的书,培养了她“不认生”的习惯和能力。到了加拿大,这种能力成为她的一个优势。加拿大的教育特别鼓励孩子的参与意识和全方 位发展,这也给孩子很多机会去和非常广泛的人群沟通。我女儿6年级时参加了一个免费的东海岸夏令营,她拉着行李和一群从未谋面的孩子一同登机离开家,在我 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地方呆了3个星期。回来时非常高兴,并且仿佛长大了好几岁。仅高中期间,她长期参加的活动就有:戏剧表演团,交响乐队,唱诗班,印度舞俱 乐部,拉丁语俱乐部,辩论队,省中学生巡回演讲团,并且主持自己的一个机构。这些活动大大拓展了她的视野,提高了她的社会活动能力。

  其次,父 母需要注意,我们是给孩子机会去沟通和交往,而不是父母从旁干预或者参与他们的沟通和交往。父母们最好不要轻易试图为孩子们解决矛盾,除非万不得已。父母 只需要提前设定好规则,强调,“分享”和“轮流”的原则,其余的,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父母们谨记,孩子们在一起,一同学习如何分享,如何平衡各 种需求,从而和平相处并结交朋友,而不是和父母们沟通交往。如果自己的孩子挑起事端,欺负其他孩子,明智的父母应该主动制止自己孩子的不良行为。因为,贪 小便宜吃大亏,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令人生厌,容易被很多群体所排斥。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缺乏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倾向于用武力解决问题。父母 们不要将这些孩子的行为误以为是“领导才能”;这是黑老大的领导才能,不会被主流社会所认同。

  

  • 作者:39健康网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