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中考新方案昨起第二轮征求意见,意味着非广州户籍考生离免费读公办高中又近了一步!昨日,市教育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媒体解读新方案。记者留意到,该意见稿中,穗中考录取大前提并无变化,非本市户籍学生符合职业、住所、社保、学籍等“四个三”条件即可报考公办高中。新意见稿最大变化是把两大重点事项的决定权留给了公众,一是对于已读初中的外地生,过渡期是设置两年还是三年好?二是公办高中招生外地生的比例设在8%还是10%好?
报考资格
“四个三”条件更加细化
昨日,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市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2)》(下称《稿2》),在向职能部门和各区征求意见基础上,经多次修改形成了新意见稿向市民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看到,在《稿2》中,广州中考录取的大前提并无变化,但对不具备政策性照顾借读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学生报考公办普通高中的“四个三”条件,则有更细化的阐述。根据《稿2》,父亲或母亲在广州市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持有《广东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广州市参加社会保险(放心保)累计三年(含三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广州市具有初中阶段三年完整学籍的,可报考省、市属公办普通高中和毕业学校所在区(县级市)属公办普通高中。
合法稳定职业如何界定?《稿2》明确,随迁子女父亲或母亲须在广州市范围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正式生效连续满三年,并同时在广州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了就业登记;或在广州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从事合法个体经营或其他商业活动并依法纳税连续满三年,都可以被认定为具有合法稳定职业。
此外,新征求意见同样将合法“租房”纳入稳定住所条件。但租赁住房须满连续三年,并到有关房地产租赁管理部门登记满三年。而在广州市拥有自有住房的,或在广州市范围内、在服务单位提供住所居住满三年的,也被视为具有合法稳定住所。
新意见还提出拥有“五险”的要求,即要提供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五种险种的证明。此外,随迁子女还需具有广州市初中阶段三年完整学籍的相关证明,而以上有关条件的年限则是截至当年3月31日。
热议焦点
过渡期设两年还是三年好?
三年可惠及初一生,但却加剧竞争
为了让新老政策衔接,征求意见对非本市户籍但又已在广州初中入学的学生设置了过渡期,而《稿2》又把过渡期的年限选择权交给了市民。据悉,目前由于有部分非本市户籍学生已在我市初中学校就读,为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入学需求,《征求意见稿2》设2年(2014年至2015年)或3年(2014年至2016年)为过渡期。过渡期间,具有广州市初中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可参加我市中考,报读所有高中阶段学校。
那么到底过渡期是2年还是3年好,目前还没能确定。“这正是本轮征求意见需要取得共识的地方。”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侯静敏说,提出2年过渡主要是考虑与全省下达文件相衔接,而提出3年过渡主要是与广州文件出台时间相衔接。
到底2年和3年有何利弊呢? 对于2013年入学的非本地户籍学生,即(今初一学生来说),如果在看到省的文件时就开始购买社保或办理其他证件,那么设置2年过渡期已能让他们“攒”够三年社保和学籍,符合“四个三”条件要求,可报读公办高中。但是如果他们是在广州异地中考文件出来后才置办社保等证明,则2年过渡期还未能让他们“攒”够“四个三”条件,所以考虑设置过渡期3年。
但是,并非过渡期3年就是最佳选择。从竞争角度而言,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如果过渡期是2年,符合“四个三”条件的人会少一点,随迁子女的竞争就没这么大。而如果设置3年,符合“四个三”条件的孩子会大幅增加,随迁子女的竞争就会增加,受损的也将是他们。
录取外地生比例应设8%还是10%?
8%是近年平均数,10%是广州承载极限
此外,异地中考后,公办高中录取外地生的比例设置备受关注。《稿2》称,根据我市公办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承载能力,过渡期间公办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计划的8%(或10%);2016年(或2017年)起,公办普通高中招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计划的8%(或10%)。”
比例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对此,侯静敏称,每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约为6万人,这个计划是既定的。由于广州市户籍的学生只能在广州升学,而且市民对升读高中的需求非常强烈,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等中心城区学生入读公办普通高中录取分数偏高。在此前提下,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学生入读公办高中的比例无论倾向哪一方,都会增加另一方的竞争压力。“这就像在同一块蛋糕里分割,确定比例就是要寻找一个平衡点。” 她打比方称。
据统计,近年来,公办高中通过择校计划录取非本地户籍考生占当年招生计划8%左右,最多不超过10%。在现行政策下,非广州市户籍学生入读广州公办高中的途径是择校,近四年来录取的比例分别为:2010年7.1%、2011年8.6% 、2012年9.5%,2013年9.2%。
因此,《稿2》在录取比例的设置上是基于现实情况,那么8%和10%有什么区别呢? 侯静敏称,8%是几年的平均数,10%是广州可以承受的最大限额。无论怎么变化,《稿2》并未收缩非本地考生现行入读公办高中的比例。
普通高中学位可否扩招满足需求?
中考若扩招将加剧全省高考竞争
既然蛋糕那么难切,为何不把蛋糕做大?比如能否通过增加普通高中学位来平衡各方利益,解决入学需求?对此,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称,增加广州普通高中的学位数并不能解决问题。广州每年6万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是省教育厅给予的指标,当中公办学校每个年级的学位约5.5万个,民办学校的学位约5000个。“这6万就是广州普通高中学位的承载力”。
江东称,广州存在外省户籍学生多,高校在我省的招生计划少的现实困境。“广州如果在中考增加普通高中学位,那么这群学生就会挤压到高考来,让省内高考的竞争更为加剧”。
温馨提醒
今后外地生
小升初要谨慎
市教育局提醒:过渡期后,由于非本市户籍学生报考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需同时满足“四个三”的条件,请今年小升初非本市户籍的学生家长务必对照有关条件,慎重考虑是否让孩子报读我市初中学校,以免完成初中学业后参加中考报考范围受限。
反映途径
市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于即日起10日内将书面意见或建议发送到异地中考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的指定电子邮箱:yidizhongkao2013@163.com;同时,市教育局继续委托媒体收集公众意见,市民也可将建议发送电子邮件到gzyidizhongk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