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号还是再等等?三家如何选?4G知识科普

工信部近日向三家运营商发放了TD-LTE标准的4G牌照,并没有发放LTE FDD的。这两大标准之间到底有何区别?据说FDD速度更快是真的吗?目前基于LTE的4G标准有两个,分别为LTE FDD和LTE TDD(国内习惯于将LTE TDD称为TD-LTE)。看名字大家会有直观的印象,两大标准都是基于LTE的不同分支,相似度超过90%。接下来我们用交通来举例,具体分析一下两者间的差异: 

一、TD-LTE省资源,FDD速度快 

        LTE FDD采用的是频分双工(中国联通、电信主推技术),TD-LTE则是时分双工(中国移动主推技术)。我们抛开这些生涩的术语,用更简单的方式解释一下: 

        首先,手机想上网,必须要建立上行和下行的通道:例如,你点击微信,手机会通过上行通道发送一个请求,然后微信服务器通过下行通道,把你最新的未读消息传到你的手机上。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下行(下载)的时间比较多,而上行(上传)的时间很少。 

        为了建立起上行和下行的通道,FDD通过频率来分割,在两个对称频率上,一个管下载,一个管上传。就好像是双车道,两个方向的汽车互不干扰,畅通无阻。表现在你的手机上,就是速度很快的感觉。 

        TD-LTE采用另一种方式。它只用一个频率,既负责上传,又负责下载。好处是比FDD省了一个频率占用,资源利用率更高(实际上TD-LTE为了避免干扰,需要预留较大保护带,也会消耗一些资源);TDD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是“单行道”上跑双向“车流”,TD-LTE只能通过时间来控制交通(时分双工),一会让下载的流量通过,一会又让上传的流量通过。表现在手机端,会比FDD网速慢一些。 

        目前,LTE FDD理论下行速度为150MBPs,TD-LTE理论下行速度为100Mbps。 

二、TD-LTE适合热点区域覆盖,FDD适合广域覆盖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种情况:上班高峰期,进城方向的交通拥堵不堪,旁边出城方向的马路上却车流稀少。这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在手机上网过程中,这种现象更普遍:人们使用手机,更多的是阅读、观赏和下载,很少的时间用于上传。因此,如果手机的无线网络是可见的,你会发现下载通道上数据川流不息,上传通道却很少被使用。 

        TD-LTE的优势在于,他将上传和下载通道合并为一个,然后通过时间来灵活控制,例如分配给下载的时间占70%,上传占30%,这样,你会发现整个通道的车流总是满的,资源利用率更高。 

        既然TD-LTE如此经济,却也不能全部采用。 

        在用户密集的热点区域,频段资源很紧张,这时候,FDD的“双车道”就显得很浪费,TDD更适合。但由于TDD在上行方面受限,基站覆盖范围小于FDD,因此,在非热点的在广覆盖区域(城郊、乡镇和公路)上,TDD需要比FDD建设更多基站,成本太高。 

三、说完区别,TD-LTE与FDD能混合组网吗? 

        FDD和TD-LTE这两个LTE的分支标准各有所长,但两者间基础技术非常相似。有专家表示,TD-LTE和LTE FDD完全可以看做一个系统,仅是在业务实现上有一定的技术区别。 

        因此,国际上有了将TD-LTE与FDD混合组网的模式,发挥两者各自长处,TD-LTE用于热点区域覆盖,FDD用于广域覆盖。 

        由于有着共同的技术基础,TD-LTE与FDD在混合组网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前景。这也是当年国际电联在制定4G标准时所期望实现的——即尽量降低不同标准之间物理层的差异,让网络标准最终走向融合。 

        中移动在香港的4G网络中即采用了TD-LTE与FDD混合组网的方式,积累的这方面的经验。从目前得到的消息看,工信部也即将组织运营商开展混合组网的验证。 

        最后总结一下: 

        TD-LTE与LTE FDD本质上共用一套标准基础,在业务实现的技术上有着一定差别。TD-LTE节省频道资源,适合热点集中区域覆盖;FDD的理论最高速度更快,基站覆盖更广,适合郊区、公路铁路等广域覆盖。 

        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延续3G时代的市场定局,FDD牌照的发放目前仅是时间问题。 

        两者混合组网,是更好的选择。

  • 作者:腾讯科技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