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购物季,美国如何刺激消费
杨琪
亲身经历了感恩节购物潮,笔者深感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国人在美国都很难抵挡打折季购物的诱惑,这一天使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消费大国。
感恩节购物季像是圣诞购物季的前奏,甚至规模要超过圣诞,因为从传统来看,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购置圣诞礼物。
美国人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庆祝感恩节,之后的“黑色星期五”是全美打折力度最大的一天。很多商家会在感恩节当晚或“黑色星期五”凌晨开门。
为了感受一下这疯狂的购物气氛,笔者在感恩节当晚来到位于曼哈顿的美国最大连锁百货品牌梅西百货公司,今年是梅西首次在感恩节当晚八点开门迎客。
晚八点前梅西门前就已经堵满了前来购物的消费者。和几位消费者聊天之后笔者发现,当晚来购物的大多数都是来自世界各地以及美国其他州的游客,很多人其实也不是为了真正抢购什么,而是来纽约感受购物气氛,看到什么合适就会买什么。
来自匹兹堡的梅甘·卡本和母亲趁感恩节假期来纽约旅游,她为买到了一条原价54美元折后15美元的连衣裙感到兴奋,她说:“开门前40分钟我们就开始在门外等候了,刚进门时还有一点拥挤,但在实体店购物仍然很有意思。”
一名店员告诉笔者,感恩节当晚以来购物的游客居多,因为感恩节是美国的传统节日,比起在混乱中购物大多数人更喜欢和家人一起度过。当然对于美国人来说,感恩节和家人团聚后,在“黑色星期五”购买家用电器、厨房用品、电子产品是最划算的,早上排上几个小时的队,就可能用几百美元买到50寸的电视。
在梅西里自然也会看到很多中国面孔,他们除了给自己添置一些生活用品,还会给国内的亲友买些东西,比如差价相对较大的鞋和包。还有很多人找在美国的朋友在打折季帮忙代购,这使得中国消费者正在增强的购买力不知不觉部分流向了美国。
感恩节拉动消费非产有效。美国零售商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在“黑色星期五”购物的人数达到890万。感恩节及之后的整个周末销售额达591亿美元。
其实,美国刺激消费的手段虽然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就是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实惠,让人们产生消费的冲动和欲望。当前中国正在努力向内需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怎样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潜力?在美国这个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70%的国家身上,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呢?
来源:2013年12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