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的算盘怎样找回?

珠算,曾经是会计的必备工具,一个算盘,再大或再小的“天文数字”都能搞定。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面临着被彻底淘汰的命运。从一种专业技能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算经历了一个由胜而衰的发展过程。如今,珠算的传承和保护提上了日程。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他们就珠算的发展现状、传承与保护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业内人士表示,珠心算的发展代表了珠算的未来发展方向,他们希望珠心算得以普及和发展 。

  发展与困境年轻人不学产生“断层”

  珠算曾有过辉煌时期,青岛市珠算协会副会长张宗凯说,前些年,全国举办各类珠算比赛,培养珠算能手。珠算之所以流传范围广、使用时间长,主要在于其自身优势。首先 ,珠算能够益智健脑,“珠算对婴幼儿的作用很大,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数的概念,启发智慧,锻炼大脑能力,开发大脑潜能。甚至有人说,经常打打算盘能预防老年痴呆。”张宗凯说,算盘还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珠算的进档、二元示数法等对计算机的发明也有启发。”此外,珠算准确率也高,在通过学习达到了一定技能之后,“算数几乎不会出现问题”。

  但如今,珠算的发展已是困难重重,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工作人员马先生认为现在珠算的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断层,“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不愿意去拨弄算盘。大家不用了,慢慢地就淡忘了,就可能被丢掉了,只能去申请非遗。”张宗凯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分析说:“第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大习惯于动手,特别依赖电脑。珠算是通过手拨算珠计算,而且还需要经过指导和刻苦练习,而计算器操作更为简单方便。就像很多人都依赖电脑打字,写字能力退步一样。再一个原因是中小学不再开设珠算课,这就妨碍了有兴趣的人认识珠算。就像足球一样,让大家经常接触,提高兴趣了,这项运动才能发展得好。而不开设珠算课以后,群众的普及性基础就没有了。”

  传承与保护普及和开发幼儿智力

  如今,对于珠算的传承,也存在不同的声音,有人就认为,现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珠算没有用了,大家已经没有必要学习这种过时的东西了。对这种说法,业内人士并不认同。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珠算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对于中华文明实践的一种肯定,像珠算这样显示中华文明智慧的一种发明,今天如何延续非常必要。尽管不可能每个人都拿一把算盘,但是珠算显示了一种非常奥妙的中国人的数学计算方式,它对幼儿园小孩,或者低年级学生,甚至在一些特殊群体中,对启发思维都很有意义。“提倡性的普及是我们的一种思维,所以珠算的保护方面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珠算从一门会计专业技能,到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加以保护,张宗凯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新型计算工具取代旧的计算工具,这反映了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中国的这项传统技能正在走向没落和失传,也不得不令人担忧。“其实 ,如果大家对珠算感兴趣,通过学习训练,珠算直到现在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计算工具。”

  说到珠算的传承和保护,张宗凯认为,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普及性的发展,一是在婴幼儿群体中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挖掘珠算的历史,面向大众推广珠算技能学习,以及推动婴幼儿珠心算的发展。对此,业内也基本上形成了共识。

  珠算与心算珠算未来的发展方向

  现在说珠算的发展,主要是珠心算的发展。虽然,中国早就有“暗算”“心算”等在脑子里打算盘的计算方式,但珠心算的叫法至今还不到三十年。张宗凯说,“珠算是手拨算珠进行计算,后来,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专家发现,珠算可以在脑中形成脑像图,就是说,经过训练,孩子的大脑中就有了一个算盘,把算盘放到了脑海中。这样,孩子就可以将看到的数字在脑子里转换成算珠,通俗地说,就是在脑子里打算盘。当然,要达到这种程度,得经过"译珠"训练。”

  张宗凯认为,珠心算是对传统珠算的继承和创新,代表了珠算未来的发展方向,珠算专家研究发现,珠心算对幼儿的智力发展作用尤其大,通过珠心算训练,能启发大众智慧,特别是能够提高少儿的算数能力,开发大脑潜力。记者 高丽

  • 作者:半岛都市报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