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日气温在冰点徘徊,保暖成为第一要务。但是,你知道的那些保暖办法,真的能让你温暖一冬吗?最近英美等国专家们进行了总结。
吃喝篇
喝酒不能暖身
喝酒让你觉得四肢百骸都热了起来?实际上这是酒精令血管舒张、温热血液从体内泛上皮肤导致的。
这种“发热”效应只存在一时,最终反而大大降低抗寒能力,甚至令身体无法通过自然的肌肉打颤来保持体温,造成低体温症——核心温度下落到35℃以下。
姜确实能提升体温
姜是治疗风寒、晕车、胃病的传统方子,在各国都经过了数百年考验。据说——至少在修辞意义上是这么说的——姜“令血液加速流动”,“连冷心肠都会被融化”。
小白鼠实验证明,姜确实有提升体温的作用。对此最有可能的解释是,消化姜的过程会令体温提高。其他能使人变暖的食物还包括辣椒(促进发汗),以及糙米等复杂碳水化合物(比较难消化)。
如果你真的讨厌辣乎乎的味道,要不要试试姜饼?
热饮越喝越冷
舌头上的感觉神经感受器(尤其是TRPV1受体)发现,你正在喝热乎乎的饮料,它们会立即喜出望外地告诉身体:热东西来了,该出汗啦。
“实际上,热饮会触发人体降温机制,这对身体变暖可没帮助。”英国剑桥大学神经学家彼得·麦克诺顿说。再说,蒸发汗液还需要吸热。
那些以为喝热咖啡能暖身体,并且现在手里就捧着一杯的读者要更加失望了。英国刘易舍姆总医院血管外科专家艾迪·查罗纳表示,咖啡因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使血管在寒冷的情况下也不易自然收缩,导致身体热量损耗,让人感觉更冷。姜茶等脱咖啡因热饮保暖效果更好,更适合冬天。
和人们的设想正相反的是,大喝冷饮因为促使血管收缩,反而能提高你的体温。
住行篇
天冷不会增加感冒几率
坐时最好选摇椅注意保湿护肤
寒冷天气本身不会让你感冒。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指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暴露在寒冷天气中会增加感冒几率。
医学专家表示,冬季人们容易生病,反倒是因为在室内呆得太久,令细菌更易在人群中传播。
这即是说,人身上原本就潜伏着感冒病毒,而低温条件削弱了免疫功能,令病毒有机可趁。
坐时最好选摇椅
久坐不动会导致体温下降。建议坐着时不妨选择摇椅,有助于活动手臂、大腿肌肉群,促进血液循环,产生更多热量。
注意保湿护肤
英国皮肤科专家建议,湿疹或皮炎患者在冷天更要注意保湿。因为皮炎部位炎症会加速表皮血流量,导致身体热量丧失更多。
穿戴篇
白色也算冬季“暖色调”
脑袋不是“散热大户”
一般来说,黑色吸收阳光而白色反射它们,因此夏天该穿浅色衣服,冬天换上深色衣服。
然而,并非事事如此。白色衣服的“反射镜”效果也适用于来自身体的热量,也就是说,白色能将身体散发的热量反射回身上,宽松款的衣服效果更好。
以上理论来自布莱尔·O·武尔夫和格兰恩·E·沃斯伯格发表在英国《牛津期刊》上的论文,研究样本是鸟类翅膀。遗憾的是,尚未有人证明此理论是否同样作用在人的衣服上。
曾有关于极寒天气里军人衣着的研究报告称,普通军装不保护头部,因此头部成了主要的“散热口”。实际上,从头部自然散失的热量约占7—10%,与头部在全身所占的面积比例相当,不存在“主要”之说。只要别在绝对零度的太空里脱帽,就不会“摊上大事”。
心理篇
空虚寂寞身体冷
心中有火自然暖回忆快乐往事
谁都知道被忽视的滋味不好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缺乏社交会使身体也产生连锁反应。换句话说,别人给你“冷脸”看,真的会让你冷下来。
一项研究中,参与者被分为两组,第一组回忆自己被孤立的经历,第二组则回忆被集体接纳的感觉。随后,当参与者被要求估计室温,第一组给出的数值明显较低,说明他们感觉更寒冷。
另一项实验要求参与者玩虚拟投球游戏,但其中一部分人被刻意孤立了。实验结束后,被孤立的参与者对热腾腾的饮食表现出了更大渴望。
所以,如果感到家里很冷,不如尝试呼朋引伴。
心中有火自然暖
西藏喇嘛会进行一种称为“拙火定”的冥想修炼。这是密宗6种成就法之基本修法,也是修气脉最主要的瑜伽,据说可以控制“元气”,用意识来提升核心温度。
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西方人也能通过学习基础的拙火定来使身体变暖。需要掌握的方法之一是想象在脊椎底部有团火焰,方法之二是采用能产生热量的呼吸法。据说2009年,有个荷兰人靠着短裤、凉鞋和这种方法,成功爬上了乞力马扎罗山。
相信自己是暖的,你就能变温暖,但不要模仿那个荷兰人。
回忆快乐往事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回忆快乐往事可重现昔日身体舒适感,让人感觉更温暖,身体更抗寒。
有此一说
男女确实有“温差”
过去的研究显示,男性和女性体内温差仅1.5℃,不过女性的手比男性的凉。
这是因为男性的肌肉质量更大,而女性的体脂率更高一点。肌肉产生热量,脂肪储存热量,因此男性散发的热量会比女性多些。
遗传有优势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基因学家道格拉斯·C·华莱士发现,时至今日,那些祖先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欧、东亚、美洲原住民身上,抗寒基因仍在发挥作用;祖先较晚走出非洲的人身上,就观察不到这种基因。
这一研究或许能解释,为什么非裔美国人易患某些疾病:他们在基因上没得祖先“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