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 期货行业如何应对

和讯期货消息 1月11日第十一届财经风云榜在京隆重举行。在题为“改造:大数据与国际化重塑期货”的期货颁奖典礼上,宏源期货总经理王化栋、国投中谷期货总经理高杰、海通期货董事长张建刚、中信建投期货总经理邵建秋参加了“期货行业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圆桌研讨,著名财经评论人笔夫担任主持人。

  王化栋:利用衍生工具设计绝对收益产品会成为期货公司资产管理的优势。

          IT信息投入在期货公司成本中占比越来越高。

  高杰:从资管时代开始,经纪商一是可能发展成专职经纪,二是以研发、IT能力来服务。

        大数据时代就是自媒体时代,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张建刚:大数据之于资管的难题在于如何充盈数据库,数据分析是否有用,产品设计能否安全盈利。

          跨市场设计投资组合,跳出期货做期货。

  邵建秋:把大数据和做业务结合来看,满足客户需求才是一个企业永远的生命力。

          收集数据注重准确性,合法性。

  以下是文字实录:

  笔夫:借用期货界帅哥姚广的一句话“伟大的时代”,三中全会以后这句话到来了。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排山倒海,也迎来了一轮新的金融领域的技术创新。改革和技术创新是面临在期货界前面两个最重要的机会,相辅相成。如果说没有改革就没有互联网金融,马云早就可以做余额宝他敢做吗?正是因为有了民营银行改革的规划他们才敢做,百度才敢说8%的收益率年化。这跟我们期货有什么关系呢?和讯出的题目是大数据期货,这个题目太有挑战性了,包括我自己,包括我们的老总是不是已经规划这个话题了?还真的不一定。但是我想我们可以开始来思考这个问题。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与期货,我们只能划一个框框,我是一个技术白痴,不懂,我们期货公司老总是否思考过了?所以对于资管业务、研究和业务开发,对程序化交易,这些是不是都可以跟这个联系起来?下面拭目以待几位嘉宾他们是怎么规划这个课题的。

  和讯期货频道在国内门户网站应该是特别有号召力。首先个四位一个机会,给自己的期货公司一分钟的免费的广告时段。

  王化栋:我是来自于宏源期货的总经理王化栋。期货从业今年是21年了,的的确确赶上了这样一个大时代。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大数据,的的确确在2013年最旺的词就是移动互联、大数据、互联网金融。这也是期货行业老总之间大家探讨最多的。今天在座的邵建秋,我们今年一起到美国学习了。在学习过程中,这也是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因为这个话题决定了未来这个行业,包括我们公司未来怎么走,怎么经营?我自己理解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首先是一个理念、思维。我的同事易欢欢,他们写的一个报告,报告出来之后,给我们证券公司创新委员会内部研讨,他的题目叫“互联网金融:一个野蛮人在门口撞击大门”。我说我们就应该接受这是对我们未来商业模式、业务模式,用这样的模式来做我们的业务的模式。

  另外一个层面,可能是互联网数据都是手段。从手段角度来看,我们公司的经营,期货行业,无论市场营销,投资分析,客户服务,我们的产品设计,我们所有的这些东西都要用这样的一个理念,或者用这样的一个手段来进行。

  张建刚:我是海通期货的董事长张建刚,我本人是09年加入期货行业,但是我本人是证券行业的老兵。

  高杰:我是来自与国投期货,20年来我们秉承为产业服务的宗旨,我们是最小的公司,我们20年只做一件事,通过交割服务,通过深化农产品(000061,股吧)服务为产业客户服务。

  邵建秋:我是来自中信建投的邵建秋。我们也是希望尽量为各类投资者做好服务。

  笔夫:接下来探讨一下资管业务,这是期货公司新兴的一个业务,也是摆脱长期以来困扰期货公司业务单一,同质化的希望所在。我们能不能探讨一下?马云他的支付宝,阿里巴巴,募集来那么多钱,百度募集来那么多钱,干什么呢?未来互联网金融只管收钱?融资吗?投资渠道在哪里?我们的资管可能还没有进行实质性这方面的接触,那么你们是不是在规划这个课题了?前两天跟P2P的一个老总在探讨,我说以后,他们也能不能跟资管这些通道也可以进行对接?这都是需要我们探讨的。

  王化栋:期货资管是2013年以来期货公司重要的创新业务,也是期货公司从简单的通道服务向产品提供更多的产品迈进的一个新的业务。

  现在看余额宝,昨天我在我的手机上下载了余额宝,今天成为余额宝的客户,把我的一个卡通过手机划到这个卡上,昨天看综合收益是6点几,我看了他的两个协议,一个是天鸿基金的,还有一个就是支付的协议。这两个协议加在一起,我的钱随时能买天鸿的货币基金,我看就是一个简单的运作。但是现在我们期货公司资管只限于一对一的,我感觉我们在制度设计、监管规则中,现在整个资产管理行业来看,所有的社会资产管理,无论是信托、银行、券商、基金,实际上现在社会的资产管理投资品的范围是一致的。但是我们期货现在资产管理,由于是一对一制度的限制,可能现在多数期货公司从2013年开展业务来看,主要投资范围是期货的工具。这样可能限制了产品的设计,包括产品的范围。

  我想我们的规则、制度需要变革,这个变革就是怎么样符合整个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的规律。也就是说把期货、期权这样一个工具作为期货公司特色的或者我们的专长,去和社会财富上的管理工具结合。这是需要制度上需要放宽的。

  另外从期货公司自身,在设计上怎么样去突出自己差异化的特色?尤其互联网金融这样的态势下。高总说了他们只做一件事,这可能突出了我们行业的本质是什么。我的公司内在的东西是什么?或者我的特色的东西是什么?这可能是我们要抓住的。我们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优势,重点在怎么利用期货期权这样的衍生工具,来设计出我们能够争取绝对收益的产品,能够对冲类的保本型的产品。

  我们公司去年取得了资产管理业务资格。我想首先我们要以这样的产品,有这样特色产品,可能我们比天鸿基金,甚至比一些券商,比银行产品能够超出他们更稳定、风险更小的产品。当然还有一部分,我们能为客户提供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如果我们期货公司资管产品,我们的产品能有别于信托、券商、有别于我们现在的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这些产品,那么我想我们期货公司在社会财富管理这个线上应该会有它的一席之地。

  笔夫:我特别相信王总所说的话,这样的产品应该比其他的基金产品更有优势。现在来说,股市下跌,股民只能对着墙哭,期货公司很多人笑呢,所以应该比其他的基金更稳定才对。我们期待这样的产品能尽快推出来。有请张总。

  张建刚:首先我感觉和讯网这个论坛的题目,改造:大数据与国际化重塑期货,这个题目很好,而且这个时候搞这样的论坛恰逢其时。现在有一种说法,2013年是大数据的元年。2014年到来了,现在各行各业都在策马实践大数据,包括银行、保险(放心保)、甚至医疗行业、零售行业。那么我们期货行业应该怎么做?

  第二,就是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和大数据有什么关系?对期货公司来说应该是在大数据下的冷思考。因为我们资产业务管理是一对一的。很清楚,对于大数据这样一个目的是什么?改变要利用大数据对客户进行分析和整理这是第一。第二要进行产品的设计和产品的交易。目的就是“让大家马上发财”。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和难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数据库是不是有海量的数据。第二,我们对数据的分析筛选出来的是不是有用?第三,我们设计的产品是不是安全是不是能让客户盈利?所以我觉得从2014年开始我们面临的是更大的挑战。有机遇也有挑战。

  对于海通期货来说,我们在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我们背靠海通证券(600837,股吧),有一个子公司就是资产管理公司。海通证券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点几百万的客户,应该说给我们海通期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有不利的。虽然期货市场是一个小众的市场,但是它所涉及产品很多,商品期货,农产品、金属,还有金融期货,将来还有期权、衍生品,这就需要数据库里数据涉及到各行各业,还有投资者的偏好。

  另外还有一个,几十年积累的数据也罢,甚至上百年积累的数据,这个数据是在变化的。比如最近芝加哥气候突变,零下50多度,如果按往年农产品气候变化数据来分析,那就大错特错了。原来模型中的数据要很快的变化。

  高杰:大数据、互联网这些词一出一时以无数英雄竞折腰。大数据和互联网公司期货公司绝对不是改造,而是需要“化蝶”。大数据互联网无疑是好时代,因为它代表着国际化。对目前中国长期封闭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来讲,大数据和互联网出来,首先大量国际上的信息更加平等,更加迅捷,更加有效的到达投资者,更加公平。需要我们更多的了解国际规则国际人才,才能很好的完成大数据和国际化。

  对期货公司资管来讲,根据上面两个观点,大数据互联网时代,资管首先要定位你的公司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比如我们国投期货是第一批获得资管资格的,我们团队有一部分人来源于中粮。我们一直没有急于开展,我们一直在思考,去年以前,我们一直叫一特两翼,怎么样隔离资管和代理客户的安全包括信息安全,这是我们思考的。不能完全隔离风险的情况下我们宁愿不做。我们是做农产品的,做商品期货,所以我们避开了套利,我们在做一些对冲。就是为了要做完全的利益隔离。所以资管时代开始了,对中介机构来讲有两个发展。一个可能又变成中介机构了,请社会上的高手过来到你这儿席位来做又变成了一种通道。

  一种是以自己的研发和IT能力为客户服务,发行产品,这是对好。随着一对多的产品出来以后必将对客户结构产生巨大影响。是利好,也改变很多。首先过去传统的期货商品市场以非专业投资者为主,变成了一部分和大部分是专业投资者,加上量化、高评,给产业或者客户带来了不公平。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讲任何衍生品和金融不能服务产业根本没有使用价值,那么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万变不离其宗,不能离开服务实体经济,因为金融一定是衍生在实体经济上的。随着专业投资者的增多,商业机构增多,活跃度、频度都有影响,对产业投资者造成不公平。因为产业投资者性质决定了不能增仓,所有投资要有事先决策,要有程序,不能每天是变化的。所以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我们也在思考。

  我们一直说我们服务于产业,所以我们想我们的资管,包括大数据研发,怎么样利用这些海量的信息,为产业客户随时提炼期货市场不同于现货市场的特点和变化。

  邵建秋:今天主题是大数据,大数据就是能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当中找到有用的部分。小数据就是针对某一个单个的业务它的所有数据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大数据我们能够挖掘尽可能多的普通客户的需求,结合这些客户的需求,进行一对多资管的设置,这会是对资管业务提供帮助的。一对一的资管,我们要用小数据的模式。所以我对大数据也好,小数据也好,我觉得和业务结合的看法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刚才黄杰夫提的,客户需求在哪儿?满足客户需求才是一个企业永远的生命力。

  笔夫:刚才几位老总对企业如何对接大数据做了思考。我总结最重要的是你有一个什么样的产品?这是一个前提。这个产品是什么?我想大数据到来以后,尤其是会给我们的交易技术带来一个革命,或者是我们的交易工具带来一个创新和革命。比如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高频交易,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挑战是,比如过去这三年里,在我的记忆中,比如伦敦交易所看着看着突然上了一个一米长的上游鉴定或者下游鉴定,第二天交易所宣布交易无效。这是远程计算机带来的技术故障,这是挑战。

  但是我个人觉得更多的对我们公司来说是机会,我们怎么样面对这样的机会?我们怎么来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程序化交易、量化交易,怎么样来推出这些产品?说老实话我自己对这些东西不是特别“迷信”。四位老总你们的产品是什么?你们能不能说服我,让我来相信这种交易技术。

  王化栋:如果谈到大数据,首先对期货市场本质的认识。期货市场首先是资本加信息产生价格。我们就是围绕着这种价格,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市场。我们的套利就是相对价格,套保就是风险管理。这个市场中信息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是数据。判断套利就是判断相对价值,保值也是这样。期货是高收益高风险,是因为它的波动性,期货是加了杠杆有对冲,可以双向交易是这样的特点,加上期权能够复制,有期权这样的工具。反过来讲它可以做相对价格的东西可能风险性更小,收益更稳定。怎么利用市场设计产品?这是我们期货公司专业所在。目前来看期货公司资管产品,我的公司,我主张更多的做相对价格,按照相对价格做稳定收益,低风险的产品。这样才满足我们客户财富管理的需求,才能够持续长久。但是客观来讲效果不明显,客户并不认同,因为客户觉得我们这类产品,在他在其他市场上能够找到,这与我们期货市场原有的市场客户,更多的是喜欢高收益有关。我们这类产品将来的客户可能不是现有期货市场的客户,而是现在社会上其他的比如券商,银行、包括甚至现在余额宝的这类客户做产品。期货公司应该利用我们的市场和工具去发现,这就是创造客户的需求。

  另外就是针对我们现有的客户,刚才胡老师是过去我们教客户做,纸上谈兵,现在应该是帮客户做,把做不好的客户解放出来。这种情况下必须根据客户的需求利用市场的工具和杠杆,可能根据他的风险和收益的需求追求一种高收益,甚至高风险的产品,我们要满足这样的客户。这样在产品设计上我们现在也有单边的,高频的。

  我们交易过程就是数据处理的过程,所有的资本,所有的信息,在交易环节上都体现的就是数据和信息的处理。数据就是带来高频交易、程序化交易,这两块必须我们高度重视,没有高频交易,没有这样的东西,我们在最后市场竞争从我们到美国到芝加哥交易公司情况来肯,其实从这些交易公司看它生存来看有两点,实际上拼的就是数据的处理速度,第二拼的是交易成本怎么样最低。这两个是获取收益的前提。如果速度快、交易成本低有了先天的优势,这种情况下在数据处理上就占了优势。这个基础上再说策略和方法。

  张建刚:从互联进入大数据时代,我个人理解是从量变到质的飞跃。我在美国,美国那些期货公司是怎么去经营客户的呢?第一个是专做营销了解客户的需求,就是看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一个设计程序和策略,根据你的营销人员了解投资偏好,投资规模,把全世界的信息融入到这个模型中去。第三个就是做交易。首先应该了解我的客户投资需求,他的投资偏好,他是属于想高风险高回报?还是想低风险保本的?这个产品准确的说,是产品的组合。我们海通期货本身有证券行业背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条件,把证券的品种和期货品种相结合。把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品种搞一个投资组合。我们海通证券IT系统也是很先进的。研究所的立案也很强,他们来分析。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跳出期货做期货”。我们现在有银行间市场,有上交所、深交所,将来还有场外交易所,金融交易所,三个商品交易所,包括OTC市场、新三板市场,这些市场信息要收集起来,根据投资者的偏好搞一个组合。什么产品挣钱,那么在这个投资组合占的比例就高一点。通过大数据把海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筛选,提炼出来为投资者服务。

  高杰:今天的话题提到资管,因为我是搞营销出身的,可能不太专业。资管我们是第一批获得资格的,我们的分析第一点是为有风险偏好的个人投资者做理财服务。第二就是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为产业客户做风险管理。我们的资管定义为两点。一个是期货市场容量有限,目前批准了资管,但是在证券银行间市场都做不了,还得发挥你的期货的专长。资管限制使你能容纳的资金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我们去年做了中小企业对期货有需求不了解,委托我们做风险管理,这是对企业的反服务,现在还是机遇利用期货市场,给产业客户做风险管理的情况。去年我们做了五单,1.1亿的总资本,收效还可以其他都是个人,个人就是油粕比,企业就是压差套利的风险管理。

  邵建秋:美国芝加哥一个超市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了解到,比如这些有问题的牛肉是哪些供应商给到的?不管是大数据也好,小数据也好,这就是一个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的能力。我们还是要利用大数据把自己的业务做好,这应该是我们期货公司应该做的,我们不应该仿效把数据分析做到我刚才说的美国超市那家公司那样,把数据做到那么及时,那么准确。

  笔夫:几位老总还是感兴趣资产管理和大数据的关系。期货公司现在来说不管我们做什么业务,最重要的还是研发这一块。IT技术、数据的开发硬件比较难的是数据源的问题。在美国不是什么问题,美国财政部会发邮件,但是在中国要想跟农业部那里要两句实话太难了。我们的分析师搞不出什么成果来,他们真的是没有真实的数据来源。我们只能借助一些民间公司化的这些渠道去采集一些数据。我们期货公司在采集数据、利用数据方面,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有什么样的方式?或者是渠道,或者是方法呢?

  王化栋:这是一个很微观的问题,因为没有认真的思考过。从目前来看,在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时代,过去的数据传播,信息的传播,所有东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可能会用天来计,会用小时来计,现在可能用分和秒,甚至在交易中有豪秒。刚才黄杰夫先生说了毫秒都已经落后了。因为现在正是因为信息传播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是我们期货交易的行情,这个行情变化也反应非常快,变化非常快。行情周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可能有色金属涨1000点、跌1000点可能需要半年、一年,现在可能一个星期甚至一天,甚至是一个小时甚至十几分钟就完成了一波行情。这就提出来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数据的整理,数据的分析的纪实性和这些东西的反应要求更高了。

  数据我们现在可以借助与外部专业公司来获取。我们今年期货市场上了很多品种,我的研究部的经理每上一个品种会给我提两个分析师的需求。我想从经营角度来讲,我们是不是要借助大数据,一方面公司要建自己的数据库,另一方面借助与外部的专业力量。

  从我自己期货公司来看,我想我们不能做所有的事情,我只能做一方面是我有特色的,另一方面是借助于外部获取这些技术更多的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这些技术,第一时间把这些资讯、数据给我的客户,给我的业务人员,给我的业务部门。同时我们也要一定借助于外力。去年我们在信息采集方面的投入,这个比例可能是我们经纪业务收入比占到了将近10%左右。这方面在IT投入中,IT信息投入是在一体的,这个成本在期货公司成本中越来越高。

  笔夫:包括研究人员工资成本了吗?

  王化栋:不包括研究人员的工资成本。这块肯定投入会越来越高。我自己有一个观点,我们在提升公司研究能力,但是我们忽视了一点,研究能力研究的是个性化,是整理、分析、提升、升华的东西。但是现在在大数据这样的时代,我们怎么样把信息的收集能力、信息的加工能力、分析能力、或者把别人的东西怎么去建立一个平台?利用一个外部的资源。其实跨界、整合,在信息这方面也一样。我们怎么去利用外部的东西?比如说和讯,它可能有它这方面信息的渠道和专业。我们是不是和它建立一个关系?我利用它的数据,利用它的专业团队给我们来提供这样信息和数据的服务。这对我来讲,可能比我自己建一个队伍做这个工作,无论从成本和效率上看都会更好。

  张建刚:这个题目是我们怎么样在大数据时代去采集和利用信息?有句话叫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我们信息的采集要汇千条江河成大海。一个是我们现在已经在做的是把我的系统平台,就是这个数据库让它有够大的容量。真正是一个“海”。我们的IT系统战略规划已经有了,解决把我们的和总部的全面对接。不是一个“大海是是一个小海”。我们期货公司里可能有一些专门研究商品期货的,总公司研究所里对金融衍生品的研究,包括模型的设计,金融工程地比如钢铁行业、铁矿石行业有关的,包括农产品,上市公司里也搞了一个,这个已经打通了。首先要把人才,把这个“海,这池子形成”。信息的汇集起码期货公司有这么多的客户,我们去年客户保证金是86亿。我们在全国有30多家营业部,我们海通证券有11个子公司,有做PE的,能源产业基金、农业产业基金、文化产业基金都有大量的数据库,这些数据都可以采集过来。海通有几百万家的客户,这都是数据,我们海通在香港收购了一家全牌照证券公司,可以通过香港市场收集到世界各地的数据,它是一个跳板。另外我们海通跟高盛大摩都有合作,国内我们跟工、农、中、建、都有合作。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就是媒体,包括和讯,包括第一财经,包括上海证券报这些都跟海通合作很多。我想这样就把各方面的信息都汇集了。

  最关键的就是我们怎么样把这些信息筛选出来,筛选出对我们对客户有用的信息。

  高杰:大数据时代就是自媒体时代,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研发包括研发框架、数据库建设和所研究的产品的平衡表和平衡表数据来源的真实性。

  过去我在中谷的时候没有那么多信息来源,我们也怀疑农业部的数据,那时候我们做法是到内蒙古遵化常年盯一块地,指定这一平方米,今年种了几季,每个季节不同的高度,结穗都给我报过来。现在我们在长岭、敦化都找几个人,随时把网上把数据报给我们。这样就会知道每年的结穗情况,互联网很方便,核对下来以后,黑龙江、吉林各县报上来的数据,和省里国家农业部的基本是吻合的。所以大数据时代对普通百姓和普通投资者对普通公司来讲,对数据整理提供了很多依据,所以感谢大时代,所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邵建秋: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渠道,或者说有自己的方式去收集数据。对数据来说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给客户的,就是分析以后给客户。另外一个就是公司内部用。给客户第一要保证准确性,这个很重要。还有它的出处是不是官方的?另外这些数据是不是涉及到别人的隐私?我想我更注重的是这些。

  关于自己公司内部去使用的,做一些分析的话,我们更会去注重怎么样和业务发展相结合,跟我们的产品相结合。

  我们也是行业里面期货公司里面原先最早一家建CM系统的。我们现在数据远远没有达到大数据的概念,但是我想从服务客户角度来说,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理念。包括我们很早就干数据仓库这个事了,这应该也是在2005年、2006年的时候才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我想大数据也是IT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然后它提出来的一个理念。原先我们为什么叫数据仓库,因为我们的技术能力达不到对这些数据能够全方位、及时的把这些海量数据能够分析出来。但是现在技术达到了,所以我们当时提的是数据仓库,把历史数据挖掘一下。我记得MBA课程上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把啤酒和尿片放在一块,因为发现美国超市给孩子买尿片的时候会买一罐啤酒。大数据时代也同要要做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数据第一时间分析出结果。从数据起到的作用来看,还是要根据它的不同的作用我们怎么样去用。

  笔夫:的确是技术推动了金融的变革。今天这个话题大数据与期货业务本身就是非常前瞻的,大数据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这个话题对在座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对数据业发展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今天台上嘉宾讲的这些都是前瞻性的,现在感觉到可能有一些是空中楼阁,但是技术发展很快,三年以后回头看这些可能已经实现了。

  今天四位老总给我们讲的是非常有启发性的内容。时间关系本场论坛到此结束感谢和讯期货频道,感谢台上四位老总精彩的出场。谢谢!

  • 作者:和讯期货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