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资者该怎样看待这只“看得见的手”?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唯政策马首是瞻,所有投资决策都看政府脸色,往往在患得患失中也没摸准方向;另一种是完全凭市场感觉,毫无政策敏感度,不知不觉间自己的账户也被“调控”了。在目前政策传闻满天飞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帮你认真地梳理一下,学会如何抓住股市里那只“看得见的手”。
如何抓住股市里那只看得见的手
金投股票讯,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可以自动的配置资源,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同时,也有一只“看得见的手”在调控经济,那就是政府政策。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自然也少不了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拨弄,这在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
投资者该怎样看待这只“看得见的手”?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唯政策马首是瞻,所有投资决策都看政府脸色,往往在患得患失中也没摸准方向;另一种是完全凭市场感觉,毫无政策敏感度,不知不觉间自己的账户也被“调控”了。在目前政策传闻满天飞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帮你认真地梳理一下,学会如何抓住股市里那只“看得见的手”。
股市还有政策面
炒股有时特别矛盾的原因就在于、来自宏观面、政策面的消息特别多,而且这众多的消息经常互相冲突、互相矛盾,一时唱多、一时唱空。把广大投资者的思想完全搞乱,根本就不知道该做多、还是做空。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在不知道应该如何做的时候是最痛苦的。
中国的计划经济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换句话说,有些人总认为他们比别人理智聪明,有权来配置资源,让市场按照自己的意志运转。最初股市的设立,就承载了为需要资金的国有企业进行融资的使命。在其后的时间里,从地方政府到证监会,不断运用“看得见的手”把股市往自己需要的方向拨弄,带来的既有风险也有机遇。
回顾中国证券市场23年以来的发展过程,如果说我国证券市场具备典型的政策市的特点,相信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参与者一直在进行政策博弈。通常是政府觉得股市高了,就会出不利于股市的政策,股市就会应声大跌,同理每每股市跌的鼻青脸肿时,政府又会出台一系列的“救市”举措,继而形成所谓的“政策底”。
回顾历史,中国证券市场的“非常之策”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舆论先行。
政府在进行某项重大决策之前一般会追求“不战而趋人之兵”的效果,先在官方媒体上进行导向性的宣传,典型的就是《人民日报》社论。当然一般说来,这样的舆论对市场趋势的变化影响不大。但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组合拳与矫枉过正。
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结构造成了一旦一个游说团体的观点占据了主动权,就往往具备一定的延续性,从而使得中国证券市场的“非常之策”一出手就是一套组合拳。历史的经验是政策的第一招往往不能改变市场运行的趋势,但连续的政策最终会将市场的趋势逆转,一旦逆转又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直到另一派游说团体的观点占据上风。
对于中国股市政策市的特点抨击的人大有人在,著名的包括许小年、胡舒立、谢国忠等,这些学者们宣扬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也得到了众多人的支持,期望政府在未来少一点非常之策。但就目前而言,人在股市犹如身在考场,明知其害,八股不能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