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经常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问候一下,则是必须的;父母生病时,陪伴在老人身边、侍奉汤药,是应该的;做“啃老族”、没钱就向父母要,是不对的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不要把尽孝当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次要选项,我们要常怀尽孝之责任心,工作是做不完的,钱也是赚不完的,而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有限,尤其子女不在父母身边的,陪伴时间更为有限,不要等到春节时,才想起回家看望父母
马凌云
随着春节临近,一道亲情计算题在网上炒得火热。这则“亲情计算题”的内容是:“假如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除掉应酬朋友、睡觉,你有多少时间真正和爸妈在一起?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爸妈能活到85岁,这辈子你还能和爸妈相处多久?”
很多网友在微博或论坛里晒出了自己的计算结果,大多数人和父母的相处时间不足一个月。当今社会,陪伴父母、尽一点孝心已然成为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在人的一生中,对我们恩情最深重的莫过于父母。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凝结着父母的心血和操劳。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他们可以为子女付出一切。如果一个人对给予了自己生命和辛勤哺育自己长大的父母都不知报答,不知孝敬,那他就丧失了人类最基本的善,也就没有什么道德可言了。
当然,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子女大多与父母居住在一起,子女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尽孝行善,孝敬父母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现在,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族被一个个小家庭所取代。同时,还出现了许多单亲家庭、空巢家庭、再婚家庭等等,很多父母与子女并不一起居住,使得子女即使有孝心,尽孝也并不容易做到。另外,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就业和竞争压力加大,“假期时间太短”、“工作太忙抽不开身”、“回家成本高”等成为现在年轻人“无法常回家看看”的重要原因。孝敬父母日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次要选项,甚至是最容易忽略的选项。
孝敬父母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而且是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须是。问题是,在如今的社会里,尤其是当一个个独生子女逐渐为人父母,背负起家庭的重任,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而且我们的社会会更加老龄化,我们该如何尽孝?“父母在,不远游”显然无法做到,“郭巨埋儿,卧冰求鲤”式的愚孝也不可取。然而,常回家看看,经常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问候一下,则是必须的;父母生病时,陪伴在老人身边、侍奉汤药,是应该的;做“啃老族”、没钱就向父母要,是不对的。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不要把尽孝当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次要选项,我们要常怀尽孝之责任心,工作是做不完的,钱也是赚不完的,而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有限,尤其子女不在父母身边的,陪伴时间更为有限,不要等到春节时,才想起回家看望父母。我们要常怀尽孝之诚心,当父母唠叨时,不要不耐烦,想想他们是怎样教我们牙牙学语;当父母行动不便时,不要怕麻烦,想想他们是怎样教我们蹒跚学步……用你的真心陪伴父母,即使什么也做不了,陪他们聊聊天,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快乐。
亲情计算题火热的背后,是“子欲孝而亲不待”,别让孝心欠了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