ஐ徐佳希
这个问题苦恼了很久。我有些沮丧地发现,真正理解一个人,是多么的难。在和人长久的接触中,我会不自觉地感受到一个人方方面面的特质,并将其贴上标签,也贴上了我的态度。这影响我再去认真地看人。这有自作聪明的成分在,结果却是分别,是隔阂和封闭,因为没有一个人、一件事物能永永远远地合着我的喜好。这大概就是无常。
家人、朋友莫不如此,我会给每个位置的人套上模式,应该怎么样、应该有怎样的品质。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亲近的人,做了一件无伤大雅的事,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但是你看到了背后心思上“恶”的一面,就会对这个人产生看法,这个污点也在自己心上长久地存在着。我不知道是该忽略,还是该任性地疏远、逃避。
如何克服:
1、放轻自我。当我思考人性“恶”的一面时,我发现根源总是一个“私”、一个“我”(突然想到日语当中“我”字就写作“私”字)。一个人心生恶念、生烦恼,一定有个“我”被放大。“无我”很难达到,需要长久的修炼,但我会有意识向着这个方向做。
举例:在一个情境中,我会感到不自在、不能融入,这时观察自己,当时是把自己的情绪拎了出来,潜意识中在考虑自己的位置、形象、别人的看法,等等,这阻碍我去自如地表达,因为话语难以顺着思维而下,而是被各种外在的东西牵涉住。
2、承认这个世界的善恶本质。这是这个世界的本然状态。这并不悲哀,而是说明,我们有事情做,我们是有使命的。在追求和改变的过程中去感受、发现、创造善和美。
并且,人心是立体、纤细、复杂的,善和恶,苦和乐,无时无刻不在交织缠绕,思辨不清。
最近的感悟:我们是不是需要如此多的发问、思辨。我希望把心沉到底处、最底处,不是隔阂,而是让心更清亮、更能看清这个世界。知行合一,一些对的东西,老老实实地去做。
ஐ张星
不一定要接纳所有人。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精力有限,有区分。
原则:尽量不要树立敌人
态度:顺其自然
不一定在所有情境下都要打开自己。
观点不同,如何接纳?每个人都有先入为主的东西。
ஐ覃琳
先和大家分享两句与我们的主题很相关的话。
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天才梦》
我们浑朴的天真是像含羞草似的娇柔,一经同伴的抵触,他就卷了起来。但在澄静的日光下,和风中,他的姿态是自然的,他的生活是无阻碍的。——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独立成熟的生命需要相当的性灵生活或者说精神生活,在这个意义上,个人的孤独是有必要的。但是实际的生活又让我们无时无刻不与人进行交接,因为生存、畅快地生活、理解社会和认识自己的需要,我们需要有选择性地敞开心门去接纳别人。
接纳什么样的人?底线:和我的价值观有相当大冲突的人我很难接纳他们,比如社会上的大丑大恶者(他们本身可能也是迷途羔羊,我的不接纳是对他们的行为不接纳,不是否定人本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然而然走到一起的人容易接纳,比如我与耕读社的朋友们。难接纳的是那些有令你厌恶的陋习而你又不得不与之相处的人。比如家人、具有不良习性的室友等。
怎样接纳母亲、兄弟姐妹?弟弟不思正业、好吃懒做,让母亲忧心,让家庭不和,怎样接纳弟弟?
树立健全的生命观。每个人都是一粒埋进土壤的种子,都有由小树长成大树的过程。但在实际中,每一株小树苗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扭曲,诸人身上皆有陋习。人若能觉识,便会努力追求自我的完善,去修身,去寻找康健的生命状态。进一步推己及人,我们会希望别人也能走上自我醒觉的道路,能“自明”。 这样在与人往来时,就会尝试着理解别人言行背后的渊源,他的处境、成长背景等,能尊重生命的自由发展。
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可能一生都不能觉识。面对他们又该怎么办?企图用道理去说服别人,效果可能并不佳。以真诚合适的方式接近他、了解他,认识并欣赏他的丰富性。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先情后理。意识即到达,理解即超越,人贵有自知之明。想改变一个人很难,个人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
另外,接纳别人,还需要反观自己,反思自己可能有的问题。
提问:和家人价值观有分歧吗?
有,和弟弟。但不是根本的价值分歧,是可以理解和包容的。对于家人无论他有多大陋习,都不会放弃他。
回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点评:这个问题很普遍。很重要,短时间内不能解决。
ஐwby
觉得自己不是很能接纳别人。反作用——别人也不接纳你。
不可避免,则痛苦。是个体,又在关系网中,有亲疏分别。总想达到满意的状态,安心。
不同于接纳自己,自他关系。接纳别人,其实也是要别人接纳你。
“和而不同”,非常好的参考。平等、淡定地悦纳不同的状态。
发心接纳,如何做?探讨我和别人的关系如何构建。
宗教:共同信仰。共同体。涣然冰释,强大的外在力量。
启示:自他方式通过第三方力量。
让弱者更加坚强,让强者更加柔软。
ஐwy
要接纳别人先要接纳自己,不要一味迁就别人。
每个人都有不同,这个世界才丰富多彩。
怀着一颗比较宽厚的心。无我。看到自己和他人间的界限不是那么分明。出世的心态。
面对伤害怎么做?即使不能建立深厚的友谊,能彼此友好、会心一笑,就可以了。
思考:怎样不受到侵犯?人心要柔软到什么程度?弱者受欺?
我们需要如何保持自己开心的状态,别把时间、精力牺牲在这些苦恼上。
提问:很关键的问题不去思索,会由衷地开心吗?
归结:顺其自然,不要未雨绸缪。先充实自己。
有些人、有些事让人感受不到精彩,而是痛心。
追求让自己开朗的方式。
ஐ张华
原有想法:
1、理解、尊重别人。因为人有不同。我们在看别人时,实际上通过了自己的认识框架,就像开了一扇窗,这个窗口看到的不一定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他人。所以我渴望去寻找本源,去发现真正的起点,理解之后尊重差异,不去过分分辨好坏、对错等等。当然,那不是不辨是非,也不是纵容,而是理解。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了结果,却不知道起因。很多时候,也许会认为事情理应如此,不然就是错的,可真的如此吗?这是需要思考的。
2、宽容。也许别人无意伤害自己,给别人解释的机会。
3、接纳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宽容自己。之所以不喜欢一个人的弱点,也可能自身也有。接纳别人也是认识自己的方式。
新想法:
1、如何接纳别人的善。
有时候不喜欢别人的做法,即使是好事。不能为恶,是不能承受恶。善也同理。
2、先入为主。对陌生人,第一印象会影响到对这个人最初的定位;熟悉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个人临近的印象,如果发生矛盾,会争吵,甚至忘记了以前种种的好。
3、看很多事时喜欢贴标签,然后反对恶、执著于所谓善。以自己的价值观评判,真的对吗?不好的一定要反对吗?
无差别对待不是对待自己,而是不要拿自己的标准去套别人。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但不是要求别人也这样做。其实,我不希望自己有一天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价别人,而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心中最高的善,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做自己适合做的事。
今天提了许多问题,也听了许多东西,说实话,我并不想听到确切的答案,因为这是一个开始,因为生活总有新的变化。
ஐjyx
1、非常重要的是心量的问题。
举例:为了物质的利益的人,接纳的也是物质的一面;缺点、恶意如果能承受,心量。
如果能感觉到自己和对方是某种相通的,便于帮助别人、迈向接纳。(帮助别人和帮助自己是相通的,我还做不到)
2、体会恶意的来源,怎么生起不好的想法?真正体会、同情、感受、帮助。 从自己的心理去想,自己可能也有恶意的倾向。对自己的善恶没有信心,不想去做恶事。
3、接纳别人的善。能感觉到善意,但是没有办法给出回馈。如记名字。有一种恐惧。
我还无法从内心接纳别人的善。
4、标签。比如恋爱:(人们会询问自己相爱的理由,得到答案,把对方置于与这个答案相应的位置,但其实这里隐含着危险),“这就是我的选择”(或“这是责任”),已经去掉了很多标签,但仍有“选择”这个标签,负面情绪容易在这个标签周围积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一”是最重要的,“清”和“宁”是执不了的。
内心矛盾斗争的原因:家庭。
ஐ张昊
1、什么是接纳?
宾语:爱好、观点、信仰、性取向等等。
接纳等同于容忍、迁就、不加批判的认同吗?
接纳是理解、纳入内心,敞开门、接进来,不代表认同。接纳是你把它请进来,与它交流,而不是直接挡在门外。
2、为什么常常接纳不了别人?
觉得别人不好,或者太好。傲慢或者嫉妒,总之不客观,受情绪影响。归根到底是和别人不同。因为不同,接纳这个问题永远存在。
3、 为什么要接纳?
为了要更客观、更准确地评价、定位别人。不是先入为主的排斥,而是要同情地理解。
4、 如何接纳他人。
第一要理解,站在别人立场上。第二要用我们的理性,客观地思考,把好恶、情绪、傲慢、嫉妒暂时放在一边。这两点是接纳别人的关键。
ஐ汪亮
1、首先要有爱,对自己、对他人。每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缺少感情的东西显得苍白、无力。
2、善人者与不善人者。身边每个人都是老师、朋友,都能学到东西。
3、接纳是融合,打开视野,感受心脏,生命广阔。
ஐ王维
1、爱,尤其是大爱。以大爱之心对待这个世界,小的问题无足轻重。
2、理解。其实特别难。原因:背景、经历不同,难以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不深刻。
还有自己身上一些戾气等弱点。
总结:一切皆以修身为本。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灵、认知程度。
ஐ陈光玉
1、为什么接纳?不完美,有差异。要承认、理解。接纳之后去融化、感受,将不理解、矛盾融合掉。接纳的前提是有矛盾。
2、个人不能接纳什么?还在想。
ஐ兰洁
1、 为什么要接纳他人?我知道我想被别人接纳。
2、 接纳的反面是拒绝,内心封闭的状态。习惯了用坚强对抗困难,用冷漠面对伤害,在一次次这样的练习中我们学会了拒绝……
3、 如何接纳?
第一念头想到的是“爱”(这也是许多人提到的),但我想,那么如何爱呢?常感在现代社会,爱越来越匮乏一般,可以凭空创造吗?当我们试着学习接纳时,是不是在练习爱?
再想时,想到了智宇师兄文章里常提的“清空自己,别人才能进来”。好比在思考的刚才,我没有认真听别人说了什么,心里只装着自己时,看不到别人的存在。
还想到了“静心”、“态度”、破除立场偏见、平日的修行等。
记得张威师兄问我,我们无法成为别人、只能走一条路,会遗憾吗?慢慢地想到一些答案,当我们敞开心扉倾听其他生命的声音,建立与他人的联系,在这种体验中便获得更丰富的人生。
ஐ李明博
1、很重要一点:要先接纳自己,这与接纳他人是一致的,既接纳优点,也接纳缺点。
想:自己对自己形象的评价是怎么来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学校,成绩。
这是在自我的价值前面加上了条件。首先应肯定自己在任何情境下都是有价值的。不要去证明自己有价值,而是去活出价值。相信每个人的价值,这是一个信念。
2、接纳别人的时候,要注意保护自己。每个人生命成长都需要一个环境去保护。当我们成长到一定程度时,要思考帮助别人,前提是有力量,经历风雨、坚定信念。根要牢固。要能承受别人的苦难。
3、在跟他人打交道的时候,要明确我们的底线,一开始就要讲,不要让对方逾越这个底线。保护自己有效的手段。
总结:前提是接纳自我;注意保护自己。
点评:
手势要注意(如掐腰、抱臂)。
眼神:环顾,不要盯着一个人。
不要晃。
好的演讲是一首诗。
气场:站直、环视、逻辑与感情的结合、总结。
好的演讲:复杂推理不要太多,要点要明确、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