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近日,专程赴桂讲课的专家建议:“十二五”期间,广西应大力提倡、推广“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模式。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广西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年均增长率为34.5%,建设项目数量多、规模大,工程建设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原标题:如何规避工程建设诸多问题
本报南宁讯 (记者/莫艳萍)广西固定资产投资连年大幅增长,如何从工程建设管理环节上改变并避免普遍存在的超投资、超工期、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近日,专程赴桂讲课的专家建议:“十二五”期间,广西应大力提倡、推广“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模式。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广西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年均增长率为34.5%,建设项目数量多、规模大,工程建设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建筑行业整体上落后于全国先进省市,发展瓶颈在于传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与建设单位日益提高的建设要求所产生的矛盾不断加大,因此,项目超投资、超进度“两超”问题严重,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骆汉宾教授说:传统工程建设管理即建设单位要先后、分别委托设计、施工及设备供应商,按照设计、采购、施工的先后次序最终完成一个建筑产品。该模式具有建设各方责任明确、流程清晰等优点。然而,由于许多建设单位缺乏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对整个项目建设实施的策划和关键技术问题的决策和管理经验不足,同时由于设计与施工脱节、施工与采购脱节,设计与施工单位不会系统、全过程、统筹兼顾地考虑降低建设成本、控制造价问题,从而整个项目的建设工期、投资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工程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与传统建设管理模式相比,具有责任主体明确、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易于建设单位对项目的管理、减少腐败滋生环节等优势,在建设模式上为实现优质工程、安全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创造条件。”骆汉宾说,随着广西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和民生工程的大力建设,工程总承包对促进建筑产业结构的调整,克服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解决广西工程建设管理瓶颈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工程总承包是未来广西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总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