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更要防中风
50%以上的中风发生在早春 房颤患者中风率比常人高5~17倍
信息时报讯(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王海芳)初春天气变化快,早晚温差大,是老年中风高发期。有统计显示,50%以上的中风发生在早春,现在老年人普遍知道高血压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不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专家提醒,房颤(心房颤动)也是中风发生的隐匿因素。据国家卫生部相关部门最新统计,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比正常人高5~17倍,致残率达25%。
全国约有超过800万患者
统计发现,我国房颤的成人患病率接近1%,而且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急剧升高,在75岁以上人群已经接近10%,据此估算我国目前大约有800万~1200万房颤患者。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指心房组织内异位起搏点异常放电,以及电信号各方向传导不均衡造成心房不协调、不规则颤动,”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王景峰教授解释,房颤发作时既可以为阵发性,也可以为持续性,持续性患者持续时间从数日到数十年不等,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中大孙逸仙医院心内科谢双伦副教授介绍,房颤的症状比较典型,大多数患者通常会感到心悸、气短、乏力、出汗等,特别是冠心病患者,房颤发作时心室率很快,可出现心绞痛发作,也可伴有头昏、黑矇,甚至可导致猝死,“也有的房颤病人逐渐耐受,没有明显不适。但无论是否有症状,其引起血栓栓塞的风险是一样的”。
中风后致残率达四分之一
“房颤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引起脑卒中,即平常所说的中风”,谢双伦介绍,正常心室率为60~100次,由心房传到心室,血液顺畅地由心房灌注到心室,但房颤时心房350~600次/分跳动,心室率为100~160次,且十分不规律,由于心房和心室运动不协调,心房不能有效地将血液灌注到心室,血液淤积于心房,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沿着动脉进入大脑,发生脑动脉栓塞导致中风。
由于来源自心脏的血栓往往较大,所以由房颤引起的脑中风常常比原发于脑血管的中风更重,致残率和致死率更高。谢双伦表示,据国家卫生部相关部门最新统计,20%中风事件与房颤有关,35%房颤患者一生会发生一次或一次以上血栓栓塞事故,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比正常人高5~17倍,致残率达25%。同时由于血液灌注减少,心脏的输出量可降低30%以上,对心脏和全身脏器供血带来不利影响。
做心电图检查可确诊
房颤该如何确诊?王景峰介绍,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初步诊断房颤,房颤发作时的心电图是确诊的依据。如果发作持续时间短暂而心电图未能捕捉到者,可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
在治疗方法上,可有多种方法供选择。王景峰表示,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最主要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抗凝治疗。其中,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预防脑卒中发生,需要经常抽血化验以减少抗凝治疗过度导致的出血,或抗凝不足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的风险。专家表示,令房颤转为正常心跳的药物有心律平、胺碘酮等药物,但长期服用均存在一些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