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短信如何根除?

广告促销、中奖诈骗、推销发票……花样繁多的垃圾短信让很多手机用户不堪其扰。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发送广告的规定引起人们关注,垃圾短信的话题也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工信部去年开展了治理垃圾短信专项行动,效果如何?目前垃圾短信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屡禁不止的垃圾短信能否根治?

  


  一场长期的攻防战
  走进中国联通(600050,股吧)洛阳永泰街营业厅,手机入网实名登记的公告摆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新入网用户必须进行实名登记。

  工信部发布的《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自去年9月1日施行后,三大运营商对新入网用户均进行了实名登记,对原来未登记的老客户进行补登记。中国移动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经理娄涛告诉记者,利用普通手机或短信群发设备,进行“点对点”发送是垃圾短信三种主要发送途径之一。进行手机实名登记,将使这种垃圾短信追查到具体人,便于追责。

  从发送途径看,垃圾短信可分为三类,除了“点对点”式外,还有通过基础电信企业或其他行业端口持有者的短信端口发送的“端口类”短信,以及通过“伪基站”发送的短信。对于“端口类”短信,工信部在2013年末开展了短信端口集中治理,规范新增端口短信业务,对滥发短信的端口一律关停。

  整治力度不断加大,那么效果如何呢?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垃圾短信日均投诉量较整改前下降超过50%,端口类垃圾短信日均投诉量下降超过80%。

  “伪基站”这个概念从去年开始为人们所熟识。伪基站运行时,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信号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上,然后这个基站就可以任意发送垃圾短信给这些手机。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高级工程师陆兆华介绍说,伪基站可任意设置发送号码,可模拟银行客户号码等常用号码,欺骗性更大;伪基站发送垃圾短信不通过运营商网络,因此危害性更大。

  由于垃圾短信的发送手段正不断翻新,防范难度不断提高,治理垃圾短信将是一场长期的攻防战。


  屡禁不止根源在哪儿
  关于治理垃圾短信,相关管理部门出台了不少措施,三大运营商也曾签署治理协议,然而,垃圾短信却难以销声匿迹。垃圾短信治理难在哪儿呢?

  “首要的难点在于垃圾短信不易判定。”360资深安全研究员裴智勇告诉记者,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未经接收用户同意的短信,就被视为垃圾短信。然而,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安全厂商,都无法掌握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合同关系,难以判断接收者是否同意。此外,有些广告、公益类短信对有些用户而言是垃圾短信,其他一些用户则认为不是,标准难以把握,判定拦截错误还容易遭遇用户投诉。

  违法成本低是垃圾短信不断死灰复燃的另一重要原因。对查处到的垃圾短信发送者的惩罚,大部分只是销号,或关停不法端口,处罚力度较小。对于伪基站的处理,由于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对违法分子更难以惩处,法律专家、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胡刚分析说。

  对于垃圾短信久治不绝的原因,有不少用户认为垃圾短信能为运营商带来不菲收入,运营商对它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此,中国联通负责人表示“非常冤”,垃圾短信不仅困扰用户,运营商也深受其害。他分析说,垃圾短信导致投诉上升、用户离网给企业品牌价值造成恶劣影响;产生的弃卡欠费、高额网间结算支出给运营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下“猛药”能否根除
  在诸多因素影响下,烦扰手机用户多年的垃圾短信“顽疾”,下“猛药”能否根除呢?

  治理垃圾短信,首要工作无疑是明确其“身份”。工信部预计于年内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范短信服务特别是商业性短信发送行为,细化短信服务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大部分手机用户安装了360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等手机安全客户端,也有大量用户直接向运营商或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举报。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张炎滨表示,各方力量仍处于单兵作战的阶段,要在垃圾短信拦截环节实现效果最优,各方应组成反垃圾短信联盟,进行数据互通,提高处理效率。

  从网上搜索“短信群发”或“客户数据”等关键词,都可以找到相关提供服务的公司网页;购买一台“伪基站”,网上已出现万元以下的报价……如今,垃圾短信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胡刚表示,斩断这样一条利益链,仅靠某一个部门是不够的,工信、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应联合起来,瞄准违法违规电信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等多个环节,整体治理垃圾短信的生存环境。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广告推销类垃圾短信占到总量的66%。张炎滨分析说,广告主对于短信促销具有刚性需求,这是支撑垃圾短信产业链的原动力。根除垃圾短信要疏堵结合,既要加大惩罚力度,又要鼓励商家用合法方式推销商品,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根除垃圾短信。(本报记者 杨 君)

  • 作者:光明日报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