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京城某招聘会随机采访时,已经找了4个月工作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小宋向记者大吐苦水,他表示,从第一家企业进校园开始,他已经参加了不下20场大大小小宣讲会,到现在简历投了200多份,笔试参加了10家,面试参加了4家,仍没有一家给自己发放0ffer,心里“哇凉哇凉”的,对自己能力都有一点怀疑了。
事实上,跟小宋有着同样感觉的大学生绝非少数。很多毕业生感叹,没找工作之前自己还信心满满,经过秋季招聘真枪实战,感觉倍受打击。对此,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王老师坦言,毕业生感觉求职难,这与2014年毕业生人数持续走高有一定关系。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699万,被人们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4年,据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人,比2013年还要增加28万。
对此,专家强调,目前看来,就业人数增多已不可逆转,对于大学生来说,想要成功应聘,最要紧的不是关注究竟有多少人与自己同台竞争,而是从现在起,密切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用人单位,以最短的时间换位思考,从招聘者的角度,研究企业用人要求,对照自身,做好总结和反思,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别人的求职能成功,而自己却不行?
求职不成功原因一:盲目追求名企 未精准定位
传统上,9-12月是各大名企抢人的黄金时期。为了招揽顶尖人才,名企向来不惜重金。据介绍,各大名企无论福利或薪酬,对大学生均有相当强的吸引力。特别是今年,一些新贵雇主,为了吸引学生参与,不但推出年薪十几万的优质岗位,甚至还设立万元人才推荐奖,这对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无疑是无法抗拒的。
对此,专家指出,尽管名企屡屡推出高薪招聘,但优秀的大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5%左右,他们的人才需求总量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0%。而2014年应届毕业生有727多万人,大学生必须学会接受的现实是,他们中超过90%要去中小企业就业。
而名企、热门单位动辄十几万的年薪,往往令大学生忘乎所以,满怀一腔热情,希望加入其中,最终盲目投递、导致应聘失败。很多大学生自身专业、性格,明明不符合名企要求,但受周边环境影响,只选热门单位,盲目地追求一些脱离自身实际的“高工资、高待遇”的理想工作,对原本适合自己的中型单位不屑一顾,到头来,名企应聘失败,其他单位招聘结束,最终白白错失了自己求职的大好时机。
求职不成功原因二:重视拼“硬件” 忽视“软实力”
求职不成功当然不止这一方面原因,调查显示,当前大学毕业提及应聘准备,多半会强调自己英语四、六级水平、专业水平、实习经历等,甚至应聘服装、笔试面试培训也会在准备范围内,但是,对于自身“软实力”几乎没有意识。
对此,专家指出,“软实力”已经不再是虚幻的语词,“软实力”通常包括个人待人处事原则、职业态度、企业认同等等“职商”因素。近年来,企业对这些方面日益重视,例如,荣膺“2013中国杰出雇主” 的上海大众,就定出“8+2”能级评估体系,其中8代表以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沟通和外语能力在内的能力绩效标准;而2则代表着以“企业忠诚”和“爱岗敬业”为代表的员工态度标准。应聘者如被考察在从业态度方面与企业发展不甚贴合,亦不会被录用。
而与某网站合作的另一家世界企业,也反映毕业生在“软实力”上有着明显的不足,比如,从不会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表现出来的个性和主见都很强烈,但面对上司和“老人儿”提出的问题,通常表现出困惑和委屈;没有深入思考的习惯,许多人通常会完成上司字面的要求,而对工作的结果、质量和出现的问题关心不够,不会主动学习。
该公司高级人事主管表示,这些特质在招聘过程中都会通过应聘者的行事细节体现出来,有这种行为特质的人,一般很难被企业接纳和认同。
求职不成功原因三:一味表现自己 从不研究企业
除以上两点外,多数企业表示,不被录用的应聘者,多少都有点“自恋”的味道。只强调自己优势、特点、个性、“善于学习”,但真要问到企业相关内容,则一无所知。
一家公司的招聘主管表示,几日前,曾让某应聘者说出几款该公司旗下的品牌名字,没想到求职者一个都答不出来。这位招聘主管坦言:“对公司这么陌生,在求职前不去了解该公司,很难想象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规划。这样不负责的人,我们肯定不会用。”
据企业调研专家介绍,这种情况招聘单位碰到很多。有的大学生自身能力一般,却又“眼高手低”,应聘前甚至不了解单位的主营业务、企业文化、以及目标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分工;有的仅揣着一腔热情来面试,根本不知道企业的业务要求和工作作风与自己是否匹配。
这样的求职状态,显示了当前大学生在父母宠爱之下“自我意识”的膨胀。专家提醒,应届生应深刻认识到,求职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在向企业展示自身才华的同时,也要了解企业需求,只有向企业完美表现出自身才华符合企业需求,才能强有力地说服招聘官,从而真正开始自己的职场之路。
求职不成功原因四:要求完美 求职不切实际
而另外一个让大学生遭遇求职滑铁卢而不自知的问题是,大学生对即将到来的工作,要求得过于理想化,让很多用人单位望而却步。
对此,人力资源专家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知名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应聘全国五百强,走到了最后一轮面试,面试官只问了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加班”。该同学侃侃而谈,拿出辩论赛的架势,据理陈述“加班说明工作效率低下”,“加班是不合理不正常的工作状态”,表述了自己会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传递了对加班极度不认同的态度。最终这位优秀学子最终被这家顶尖企业拒之门外。人力总监给出的理由是,对工作想象过于完美,从未在公司角度考虑问题,缺乏一定担当意识,受不了委屈,吃不得苦,求职不切实际。
事实上,与这位总监有同样感受的招聘还并非少数。很多从事多年人力资源工作的资深HR们均表示,应届以及毕业1-2年的大学生,身上总不自觉得带着“学生病”。水平不高,要求不少。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些公司规定所有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都要到一线锻炼一年,有的同学一看不能马 上搞设计、搞管理工作,要“吃一年的苦”,就打退堂鼓不愿意干了,白白丢掉了很好的工作。
对此,专家提醒大学生,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毕业生不能仅从自身角度出发来考虑工作,还应该对工作本身抱有理解和宽容。允许工作与个人想象有一定差距。换句话说,毕业生要学会在企业所提供的诸多工作要素中明晰自己的优先排序。比如衡量一下这份工作的分量:这个工作是你的兴趣所在吗?是你的意向职位吗?等等,考虑一下把这些因素放在职业选择的优先地位,而不是加班、艰苦环境等不尽完美的工作条件。
步入职场,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人生路上至为重要的一步。如何走好这一步,是许多大学生苦苦追问的答案。很多人感到彷徨和无助,然而无数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大学生只有更多更早的把自己当成真正的职业人,抛却校园的优越感和学生气,尽早的将自己所学和企业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走上职场稳健发展的光明大道。
大成网-小升初家长4群:105441489 大成网-高考家长2群:132997837
大成网-初升高家长2群:72991168 大成网-幼升小家长2群:318611868
成都教育微信号:cdjy2013
成都小升初微信号:cdjyxsc
成都石室中学微信号:cdsszx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微信号:cdsptsxx
成都市双林小学微信号:cdsslxxwx
成都市棕北中学微信号:zongbeizhong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