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业转型进行时:人才瓶颈如何突破

新华网杭州4月13日电(记者刘开雄、赵晓辉)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监管“松绑”下的全新业务,“内外加急”让期货业进入全面转型,然而人才瓶颈却深深地制约着行业的转型之路。如何打破人才瓶颈,实现行业转型升级,成为正在杭州举行的“2014第八届中国期货分析师大会”上的焦点。

互联网金融:影响才刚刚开始

  “观念的影响已经有,但结果尚未出现,未来发展战略的影响已经有,但对企业的决策影响还没有出现。”面对媒体热议互联网金融对期货业的影响时,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认真地表示,未来的趋势仍需观察,互联网金融对期货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2月28日,东航期货打出“足不出户,三分钟手机开户”的宣传口号。然而,手机开户仅运营一天,就被监管部门紧急叫停。

  但此事却引发了期货界对互联网金融的深深思考,正如参会的业界人士所言,未来互联网金融对期货业的冲击影响将不可小觑。

  中国中期总经理王红英认为,互联网金融进入期货业,能够降低运营成本,会改变公司的运营模式,提高效率,改善客户体验,将会让期货公司传统的经纪业务走上新的道路,“但目前这不具备可复制性。”王红英说。

  三新带来“快乐的烦恼”

  2013年,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具有里程碑的一年,10个期货新品种上市,现货子公司试点、资产管理业务开闸。而在2014年,商品和金融期权有望上市。

  新产品、新业务、新工具,即给期货业带来了新的方向,也带来了新的“烦恼”。“这些都是全新的业务模式,期货公司这次真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而分析师转型则是关键。”一位参会的分析师表示。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刘志超认为,全行业的期货机构数量不少、规模不大,资本实力远远达不到需求,“期货业是个知识高度密集型行业,对其高度信用化和国际化的方面,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我们未来发展根本上也是取决于人才的能力与素质。”

  “以前做经纪业务,最重要的是营销人才,但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经纪通道成本大幅降低。”南华期货副总经理朱斌指出,根据当前的业态发展,需要的是具备把研究成果嫁接到产品生产的金融复合人才。

  突破人才瓶颈:实践中学习培养

  正如朱斌所言,未来期货业需要的是能进行研究设计,能进行产品开发,甚至还要有专业IT人才配套的人才团队。

  何处寻觅这样的人才及团队呢?“行业培养专业人才是非常好的机会。别的捷径没有,就是学中干、干中学。”刘志超认为,首先要从现有的人才资源中挖掘潜力。

  多位期货公司研究部门负责人表示,还可以通过业务创新去吸引人才。东证期货研究院负责人林慧表示,面对实体金融需求多元化和当前期货业务发展需要,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吸引外来人才,还可以通过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资源互补,共同适应客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刘志超透露,中国期货业协会理事会已经通过了注册分析师分级分类办法,不久将进一步推进实施注册分析师分级分类的实施工作。“期货从业人员,特别是期货分析师一定要将自己的工作与专业能力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有发展、才有出路。”刘志超说。

  作者:刘开雄 赵晓辉

  • 作者:新华网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