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如何安全根治对虾池蓝藻

作者:海南正强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朱行超

  蓝藻的科学认识

  蓝细菌曾一直被称作蓝藻或蓝绿藻,其实这是一类含有叶绿素具有放氧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但我们养殖业界习惯称其为蓝藻。蓝细菌与属于真核生物的藻类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无叶绿体,无真核,有70S核糖体,在细胞壁中含肽聚糖,这就是养殖户使用红霉素能杀灭蓝藻的原理。蓝藻喜高温、强光,大多出现在盐度较低的池塘,尤其是水体中有机质丰富、底质富营养化时容易发生,它们具有对不良环境的高度抵抗力和普遍的固氮能力,在缺氧环境其它藻类不能繁殖时唯有蓝藻可大量繁殖。在有些蓝细菌的藻丝中,有的细胞分化为静息孢子,为休眠体,包内有贮藏性养料物质,能抗不良环境条件,在适宜条件下能再形成藻丝。旺盛时,因其死亡分解耗氧和产酸,使水质变坏,影响鱼虾生长。受光照的影响一般蓝藻常集中在表层,绿藻大都分布在上层,硅藻一般在绿藻之下。多数蓝藻最适合生长在弱碱性条件下。

  蓝藻的主要危害

  从上面可知,蓝藻具有较强趋光性、一般生活在水体的最表层、吸收营养能力非常强;蓝藻最主要的危害就是一旦蓝藻大量繁殖起来,会导致优良藻类如绿藻、硅藻没办法繁殖,而使得水体始终以蓝藻为优势种群;这就使得水表层以下水常常是清的,水体的净化能力很弱,底易臭。

  蓝藻本身适于碱性水体,加者其繁殖能力较过强,白天大量繁殖时导致水体PH值过高,一般都会超出9.0以上,有的甚至达9.5-10.0对虾耐受的上限;而晚上由于大量蓝藻的呼吸作用导致溶解氧较低,而释放出大量CO2又会使PH值大幅下降,蓝藻造成夜晚的溶解氧过低和PH值波动大亦是主要危害。

  蓝藻发生后,会产生藻毒素如神经毒素、肝毒素、细胞毒素及内毒素等毒素危害鱼虾,损伤肝脏,脑神退化,肌肉萎缩,发生肝炎,肠炎等病症。

  蓝藻产生的原因:①水体富营养化。②合适的温度(25℃~35℃)。③稳水,少开氧机的池塘往往更容易爆发蓝藻。④氮磷比例失调,尤其水中有机磷含量高时更容易爆发蓝藻。总而言之,种种原因造成养殖水源中蓝藻已成为优势藻种。如果直接培藻往往会培养起蓝藻,故现在蓝藻已成为养虾的常见水色。

  目前常用蓝藻处理方法的不足之处:

  目前一般用含硫酸铜的产品或直接使用硫酸铜杀灭,一般用400-800克/亩。由于硫酸铜使用效果受水温、PH值、盐度、有机物的影响较大,水温高、盐度低则用量减少;PH值高、有机物多则用量增加。养殖户不易掌握使用剂量,按同样用量使用有的达不到效果,有的则可能造成药害。
部分养殖户认为硫酸铜毒性大,会使用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及类似成分的产品泼洒。但一方面红霉素是禁药,在水产上不能使用;更重要的是红霉素为抑菌性抗生素是很容易产生耐药性的,何况是生命力很强的蓝藻(蓝细菌),抑制一两天药效消失后蓝藻又恢复生长,这使得花了高成本也发挥不了多少效果,建议养殖户弃用此方法。

  根除蓝藻的关键点及安全抑杀法

  杀灭并根除蓝藻的二大关键点:ⅰ先在晴天正中午,由于蓝藻的强趋光性均集中在水表面,此时将针对性强的药物(爽水灵Ⅱ)洒入以迅速与蓝藻接触而杀灭,ⅱ破坏蓝藻适宜繁殖的生态、为硅藻绿藻重新成为优势种创造条件,否则即使蓝藻被药物杀灭一部分由于蓝藻强大的繁殖能力又会很快成为优势种;

  蓝藻的处理:处理蓝藻有多种方法(如传统方法用硫酸铜来杀藻),相比之下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变营养比例来处理比较安全。处理蓝藻方案:①第1天使用爽水灵Ⅱ(2~3亩/瓶)+分解底改(2~3亩/包);②第2天上午7~8点使用黑霸(2~4亩/袋);2小时后再用益生健(3~5亩/瓶)+黑金神(4~6亩/袋)+美之源(7~8亩/袋)。处理蓝藻会产生应激,蓝藻越多应激越大,最好是早发现早处理。PH值异常升高这是蓝藻暴发的主要特点,掌握了这个特点后早发现早处理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8~10亩用2瓶益生健+2包黑金神+1包美之源 )

  蓝藻的预防

  预防的指导思想是先立菌相后定向培藻(即以菌相带动藻相)并延长有益藻类的生长周期。具体操作:消毒解毒后(使用鱼虾卫安消毒隔天使用水毒净解毒)2~3天先使用益生健(3~5亩/瓶)+黑霸(3~5亩/袋)(海南淡养白虾可在放苗前后1天、第5天及第10天连用3次后再培藻),隔2~3天后再用黑金神(4~6亩/袋)+肥水膏(6~8亩/桶)培藻,待藻培起后,每5~7天使用绿藻源(2亩/包)+活菌王(5~6亩/瓶)+肥水膏(10亩/桶)来保水稳水。

  • 作者:中国水产养殖网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