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做德育——点评88个情景故事》,张万祥 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老师与学生玩起了“24点”
【情景故事】
这天中午,吃过午饭,汤老师按惯例去寝室转一圈,刚走到103寝室的门口时,便听到里面在玩扑克的声音,这是违反学校校规的行为。汤老师轻轻推门进去。学生一看到汤老师,就立刻把扑克往被子里藏。
面对屡教不改、违反校规在午休时玩扑克的学生,汤老师应该怎么办?
【这样做】
浙江省永嘉县大若岩镇中学的汤洪波老师刚开始很生气,后来想,大发雷霆,撕掉扑克,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于是他另辟蹊径。
汤老师说想和学生一起玩扑克,学生们立刻欢呼起来:“耶!”学生乙迅速从被子里拿出扑克,说:“我们玩什么呢?”
汤老师问:“你们玩过‘24点’吗?”“没有。”学生们都摇摇头。
“那我教你们吧。”汤老师一边说一边拿起扑克牌介绍:“两张王牌不要,A、J、Q、K分别看成1、11、12、13点,其他的牌面数字是几就是几点。每次发出4张牌,利用‘加减乘除’把4张牌算成24点,谁先算出谁就赢。”性急的学生丙说:“知道啦,太简单了,我们快点开始吧!”
汤老师向学生们发出挑战:“你们敢与老师比一比吗?”“比就比,谁怕谁,不就是‘加减乘除’吗,小菜一碟。”学生们非常自信地说。
比赛开始了,第一次发出的4张牌为“1、2、8、K”,汤老师一看就说:“我知道了,全加1+2+8+13=24。”学生们愣了一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比赛继续进行,第二次发出的4张牌为“5、5、8、8”,汤老师眼珠一转,答案又来了:“我又知道了,5×5-8÷8=24。”不服输的学生又发出4张牌“4、5、6、10”,汤老师略一思索,又说出了答案:“5×6+4-10=24”。
看到学生疑惑的样子,汤老师说:“算‘24点’也是有技巧的。如利用4×6=24、3×8=24、2×12=24等,这样就把四个数的问题简化为两个数的问题,还有数字较大先加起来看看。”
学生乙说:“老师,给我们两个星期,到时肯定算得比您快。”
汤老师欣然应允:“那两个星期后再比赛。不过我有条件:你们上课时要认真听,自修时要先完成作业后才可以练习算‘24点’。不然,作违规处理,取消比赛资格。你们能做到吗?”“能!”学生们说得很有信心。
接下去的两个星期,这些顽皮的学生算“24点”非常勤快,学习也比平时认真了许多。晚自修时,原来是先趴在桌上睡觉,等别人作业完成之后再拿过来照抄的他们,现在却在努力尽快完成作业,希望余下更多的时间来算“24点”。看到学生们的这些变化,汤老师心里暗自高兴。
两个星期转眼就过去了,在比赛中,学生们如愿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一直以来被太多的失败压得透不过气来的他们,总算找回了点自尊、自信。汤老师因势利导:“你们的脑袋非常聪明,反应非常迅速,老师都不是你们的对手。如果你们能用心去学习,结果将会如何呢?” 学生甲说:“肯定能名列前茅。”
汤老师继续引导:“那么,你们有信心把落下的功课追上去吗?”学生们信心十足地说:“有!”汤老师高兴地说:“好,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见证你们的成长过程。”
最后,汤老师承诺:“在期末之前,我班将举行一次算‘24点’比赛,预祝你们取得好成绩。”
事后,汤老师深有感触总结道:“马克思早就说过‘事物具有两面性’,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就说玩扑克,它可以使人意志消沉、无所事事,也可以使人精神奋发、斗志昂扬。就看我们如何去对待,如何去引导。”
【点评】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而人的天性是不可违逆的。孩子们不按时午休,偷偷玩牌,显然是不按牌理出牌,坏了学校的规矩,多数老师的处理方式是,朝学生发一通脾气,然后把牌收缴甚至撕掉后扬长而去。学生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下一次,照玩不误,这样的教育方法无疑是无效的。而汤老师却将计就计,也来个不按牌理出牌,与学生玩起了“24点”,让学生输得口服心服。汤老师由此因势利导,激发了孩子们的好胜心,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感,找回了自尊,从而逐渐改掉身上的毛病。
这样的教育才是如诗如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