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于改善贫困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教育问题却一直是面对贫困的所有人的难题。无论是政府、学者、慈善机构,还是贫困地区的家长和学子。
一般来说围绕教育问题努力的有三股力量,政府、市场、志愿机构。而《贫穷的本质》一书中却描绘出了三股力量各自的无力之处。在印度广泛的案例中,政府的公立学校由于某些猜得到的原因,教师的缺席率达到50%。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还赶不上零散的志愿者小分队短期培训班,而且市场规律导致更容易出现教育资源的富人向倾斜。志愿机构,有热情,没有办法保持常态化的支持。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穷困的父母对教育的信任度会越来越低,他们宁愿让孩子辍学打工,更早地赚到贴补家用的钱。无法完成教育的孩子,和,更贫困的未来,这就是教育界的贫困陷阱。
教育平权,四个简单的字,在贫困陷阱的泥淖面前,沉重于千钧。富人的孩子拥有更多的教育机会、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所有人的正面的期待和支持。而穷人的孩子,无法得到教育的机会和资源的同时,背负的是理所应当的绝望。
更严重的是,教育平权不仅仅只是让穷人的孩子更穷,它还让穷困的地区更穷困。三螺旋理论在上个世纪90年代见证了美国教育投资的成功,它指出政府、产业、学界会在知识经济时代形成一个有力的新型互动关系,主导地区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缺失其中一柱的贫困地区,就像缺了一只脚的三足鸟,哪怕是金乌也无法飞向天空。
越过陷阱的阴霾来思考,很多人开始发现互联网也许会是一阵吹散雾霾的劲风。它无视地域的特征,表示可以用极小的投入,换来跨地区的教育资源输送。最近极富教育意义的案例是巴西的一家英语培训学校,它尝试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将巴西想要练习英语口语的学生和美国孤苦无聊的养老院住客们连接到了一起。巴西的学生得到了和美国本地人练习口语的机会,老人们得到了陪聊的对象。一场暖心的双赢,正是互联网平衡教育资源的曙光。
实际上互联网的美妙之处也许不止步于打破区域,它的优势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足够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千变万化的运算方式上面。基于这些趋势,互联网可以为教育对象产出更多的个性化资源提供方案。这种由教育需求者选择的方式,避免了传统教育中十分容易出现的“尖子生倾斜”和“差生淘汰”式的弊病。
另外,早期的互联网教育容易集中在精英教育(例如大学)、个别学科需求等方面,或者是类似TED演讲这种全民素质提升式的免费学堂。直到最近,才有更多的教育机构参与到更容易被传统教育资源影响和限制的K12基础教育层面。
例如学大教育推出的“e学大”教育平台,这个平台储存超过50万道从小学到高中12个年级的习题,并且保持每个月7万的更新量。同时会通过云计算的方式,从做题结果中总结出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再配合学大教育线下的辅导老师的资源,可以用O2O的思维去实现每个学生的差异化教育。
在现阶段,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会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学大教育的CEO金鑫在采访中谈论“e学大”平台的时候,也谈及过这样的想法。他认为“e学大”目前能够做到的,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以方便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管理,同时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中国,教育平权的问题很多时候体现在师资力量上。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一名教师往往需要面对几十名甚至更多的学生,这种无法避免的精力不足,直接导致了无可奈何的资源倾斜——教师往往只能集中精力去了解和管理最拔尖或者突出的那一拨学生。而类似“e学大”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可以直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教育数据分析,甚至结论,省下分析问题的庞大时间和精力。教师可以更集中精力去教学,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类似“e学大”这样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它的建设和收益曲线,是个典型的“s”型曲线。一开始建设投入大,而收效并不显著,但这是一个必经的原始积累过程。学大教育用了六年的时间孕育这个平台,动用了十几年来传统教育行业所积累的全部资源和力量,才最终让这个平台变得足够丰厚。可是一旦建立起了足够良好的循环机制——由知名的教师来持续产出视频教程和更新题库,由学生的行为轨迹来促进运算的精准化——这个平台就会展现出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而它的使用者,教师和学生,在其间获得的收益也会随之步入高速上升的路径。
一旦学习的收益被感知,学生的学习激情往往会得到鼓励和提升。而“e学大”此时会给他提供一个从在线学习到测试的完整闭环,帮助他实现更高效的下一阶段学习。这种过程,也就是金鑫说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学会知识才是重要的”。这实际上也是教育平权过程中经常讨论的个体差异化问题——聪明的学生往往在有限资源下更容易取得成就,因为他们懂得如何自我学习;而更多的学生在传统教育的批量模式下,缺乏关于自我学习的训练,于是一旦离开课堂,他们的成长会更加缓慢。“e学大”这种教育平台的存在,实际上是在互联网基因带来的个性化基础上,为不同资质的学生搭建一条更加平等化的学习路径。
教育平权,是一个可大可小的话题。大到异地高考,到中西部教育。小,可以到每一个学生的是否得到平等资源和机会。而互联网的力量,在于它总是会在每一个问题上,来带变革性的思考;为每一个千山万水高墙之外,带来触手可及的机遇;为每一个被钉死的倾斜的天平,带来螺丝松动的声响。在教育这样一个伴随所有人终身的话题上,也许互联网开始实现教育平权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