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永远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的,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家长不惜砸重金让孩子从小学习各种知识,“早期教育”“精英教育”热潮持续不断。然而,培养聪明的孩子绝不能等同于“知识教育”。
教育不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坦率地说,培养聪明的孩子和灌输给他知识完全是两码事。在婴幼儿期刺激大脑的不是书和玩具,而是妈妈的育儿态度和方式。不了解这个事实,投入大量金钱请外教教孩子说英语、教孩子学算术,这样的学习不但对孩子无益,反倒会成为孩子的痛苦和负担。因为早期教育不当,造成心理疾病的孩子很多。培养聪明的孩子绝不能等同于“知识教育”。
一些热衷于所谓“智力开发”的父母,积极地对幼小的孩子进行读写算训练。那些学业知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孩子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但并不理解,所以往往并未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挫伤了自信。
担心孩子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者动了不该动的东西被撞伤,妈妈每天都要说上好多遍“不行!”“喂!”之类的话。但总是这样,妈妈不经意间就形成了习惯。有时候,即便在并不危险的情况下,妈妈为了方便,或者处于习惯,也会制止孩子的行为。这就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最终还会阻碍孩子大脑的发育,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
孩子的智力水平和父母的关爱成正比
如果妈妈对孩子问的问题避而不答或总是敷衍了事,孩子怎么能变聪明呢?2岁左右的孩子好奇心最强,问题也最多。他总会问:“这个是什么?”“那个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于身边的一切事物,孩子都会抱着疑惑的态度,不停地提出问题。这时,父母回答问题的态度左右了孩子智力发育的水平。如果希望孩子聪明成长,必须充分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和他共同寻求答案,对他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
父母关心不足会阻碍孩子的聪明成长。在缺失关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平时接受刺激的机会少,反应迟缓,大脑活动明显不足。如果妈妈能够对孩子的事情格外关注,对育儿投入充分的热情,孩子的智力水平就能够得到大幅提高。另外,为了让孩子更聪明,应尽可能地给孩子自由,充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本能。在严厉的气氛和过度束缚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但性格畏缩,而且对新鲜食物缺乏兴趣。对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不足,不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智力水平当然会低下。
还要注意的一个事实是,对孩子发脾气后不哄不劝,孩子被激化的情绪郁积在心中,也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孩子在舍不得妈妈离开的状态下入睡的话,不安的情绪会持续在整个睡眠过程中,不利于大脑发育。所以,即使对孩子发脾气,妈妈也要在孩子入睡前对孩子予以安抚,不要让孩子的负面情绪积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