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正式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教育战线再一次吹响改革号角。根据改革方案,今后高校录取学生将从仅仅看高考成绩,变为两依据(高考成绩和等级考试成绩)一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这一变化所传递的积极信号非常值得肯定。
如何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尚未细说。显然,这个大胆的设想既是亮点也是难点,在某种意义上是关系到新方案能否圆满落实的一个关键。因此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项工作需要准确定位和认真设计。
笔者以为,素质测评不是学生的日常管理档案,无需包罗万象,面面俱到;也不是学生的评优获奖,非得高大上,精心包装。素质测评在高考录取中居于“参考”的地位,是在高校已经认同考生学业能力水平的基础上,从更深入了解的目的出发,对考生进行的再一次考量,旨在帮助高校录取到最适合自己学校和某一专业、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
每所高校拟参考的考生信息或许有不同,但目的却相同,因此素质测评的记录内容以围绕上述目的提供基本信息为原则,其内容可含三大类:常规性数据(如学习成绩、身心健康、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情况等,可以采用与学校联网的办法,即时共享学校日常的管理数据);兴趣特长(可由学生随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思想品德、价值观等(可采用写日记、讲故事等办法,记叙完整的事情发生过程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考虑到高校录取时已经有了“两依据”,综合素质测评的重点可以放在后面两部分内容上。
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测评信息决非多多益善,希望即将出台的实施方案千万不要变成学生天天记录、老师天天查假的课后作业。上述括号中提到的三种不同做法,第一种无需学生完成,第二种偶然为之,第三种每学期开展一次或两次即可,目的就是想减轻学生负担,使之不让人讨厌且能长久。
素质测评旨在介绍学生的情况,除了学习成绩以外,其他测评维度之间没有绝对的可比性,因此不需要量化,也没必要硬要弄出什么区分度。如果真是这样,则又回到了分分计较的老路,有违本次改革的初衷。
对于高中学校来说,素质测评关键在“真实”。学校要指导学生用平和的心态记录学生平常的生活,展现学生真实的成长过程。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关键在“敢用和会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并在用的过程中鉴别信息的真实性。没有这两方面的配合,综合素质评价就是形同虚设,劳民伤财,“综合评价”则变成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