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俊珺
“我的血脂怎么又高了?”“我连肉都不敢吃了,血脂怎么还是降不下来?”许多高血脂患者看到自己居高不下的血脂数据时,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降血脂究竟难在哪儿?《解放周末》 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专家为您一一解答。
一,甜点、零食管不住
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凌雁告诉记者,高血脂患者都知道要控制饮食,但大多数人都简单地把管住嘴理解为少吃肉、少吃动物内脏。
事实上,被很多人忽视的反式脂肪酸也是血脂难降的原因之一。许多女孩子青睐的奶油类糕点、起酥类面包、大多数零食、饮料中或多或少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此外,饮食中长期摄入过多的油脂,也会导致血脂异常。有些患者为了控制血脂,特意把家里的油都换成素油。凌雁提醒,吃素油也要注意适量。
坚果是许多人眼中的健康食品,然而坚果若是吃得太多,也等于在无形中吃了很多油、摄入了很多能量,不利于血脂控制。
还有一些患者喜欢到处打听所谓有“降脂奇效”的偏方、秘方。其实,降血脂并没有捷径可走,那些所谓的降脂食品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降脂还需细水长流,从饮食和运动上双管齐下。特别是那些血脂超标很严重并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治疗,再有效的降脂食品也不能代替正规的治疗。
二,运动总是心血来潮
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因此,高血脂最怕高在“低密度”这一项。
胆固醇是血液中一种类似脂肪的物质,只有三分之一的胆固醇是从食物中获得的,另外三分之二的胆固醇是由人体自身、主要是靠肝脏合成的。因此,除了健康清淡的饮食之外,适当的运动对于降血脂尤其是降胆固醇也很重要。清淡饮食与适当运动,这两大生活处方,缺一不可。
然而许多高血脂患者只重视饮食,忽视了运动的作用,或者无法坚持有规律地运动,常常是今天想起来跑两步,明天工作一忙就把运动省略了。
凌雁说,要想降血脂,最好能坚持一周5天以上运动,每次时间达到半小时。如何能让自己坚持、规律地运动?最好的方法,是找一项自己真正喜爱的运动,无论是跑步、游泳、瑜伽,还是快步走,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三,觉得药物“三分毒”
如果饮食、运动双管齐下保持一段时间,血脂还是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那就应当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了。
凌雁告诉记者,有些患者始终对药物抱着“是药三分毒”的想法,坚决不愿服药,觉得血脂稍微高一点也没关系,反正也没有什么不舒服。
事实上,血液中长期含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会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再加上其他损害血管内皮因素的共同作用,会形成粥样斑块。这些斑块好比血管中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会导致血栓的形成,从而引起血管狭窄或直接导致急性心梗、中风甚至猝死。有研究显示,在冠心病致死因素中,77%都归因于“坏胆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高。
大量医学研究证实,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选药物一般为他汀类药物。
凌雁表示,对于一种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患者有所顾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她希望患者相信,医生在开处方之前一定会先评估你的身体状况是否真的需要、是否可以耐受药物,权衡其中的利弊。她建议,那些已经在用药的患者不要轻易停药或减量,而应听从医嘱,服药期间注意随访。
四,家族遗传惹的祸
有些患者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高血脂,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不良的饮食习惯,而且体型也不胖。这些患者难免会困惑,自己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凌雁解释说,高血脂确实和遗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它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特别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容易遗传。
与遗传相关的高血脂往往发生得比较早,患者大多比较年轻,可能在二十几岁甚至十几岁时就会迈入高血脂大军。
专家提醒,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更要对此引起重视,积极、尽早进行预防和治疗。切莫觉得反正自己血脂高是遗传的,不会有大碍。殊不知许多年轻的冠心病患者大都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五,问题可能出在甲状腺上
高血脂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疾病,它常常和肥胖、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相伴而生,这一系列疾病被统称为代谢综合征。
凌雁建议,查出高血脂后一定要查查自己的血糖、血压高不高,是不是还患有脂肪肝,针对这些疾病进行综合治疗,从源头上改变生活方式,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高血脂患者,尤其是指标长期降不下来的患者,别忘查查甲状腺指标,因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引起血脂异常,而且甲减的症状平时不容易被察觉,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又一直呈上升趋势,值得警惕。
如果高血脂是由甲减引起的却一直按照单纯的高血脂来治疗,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而当甲减得到控制后,高血脂往往会自然缓解,此时再用药,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专家介绍
凌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脂质代谢紊乱、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