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现在对选择恐惧的理解是:不完全是选择恐惧给生活带来了问题,更像是生活先有了问题,才有了选择恐惧。
我想起自己的经验,我本身对于做选择是比较干净利落的,这从我小时候考试就能看出来。每次遇到两个看上去都有可能正确的选项,我的第一反应从来都是在心里快速盘算:“如果我多想一想,能想出来吗”,一旦得到“想了也是白想”这个结论,我会当机立断地随意蒙一个选项,然后立刻把注意力转到下一道题。当时我有一个朋友很羡慕我的效 率,为了帮他提升做题速度,我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这个道理很容易讲,对吧?可是他用一句话,轻轻把我顶了回来: “废话,你错得起,我错得起吗?”
我竟无言以对。现在回头去看,他那句话揭示了一个冰冷的真相:我之所以那么果决,并不是因为我在“决断力”之类的属性上分配过更多的“技能点”,仅仅是因为我成绩好。我心里有把握,知道其它题我答得不错,所以就算错个把两个选择题,也无关大局。
说回到生活中的选择恐惧,我们有一个幻想:仿佛这个选择对我们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重要到足以掩蔽其它一切不满足。幻想的功能,永远是为了掩蔽现实中的 不满足,就好像我的那位朋友,在一两道题上反复较劲,用以逃避他因为学习成绩而产生的挫败和无助。回头看我们曾经为某个选择百转千回的关口,假如隔得足够 久远,看得足够清晰,我们总可以发现在那个时间点,生活中确有一些具体且巨大的缺失存在。我们很难用更直接的方式处理这些缺失,甚至不敢直面那种痛苦,譬 如迷路之人,在岔路口反复绕圈,是在幻想其中可以有一条路,径直将他带向目的地。但他怎么可能知道是哪一条路呢?于是只好止步不前,卡在路口。而更深层次 的动力,在于他可以借着这种迷惘,忘掉自己早就已经迷路的事实。“我还好,我的未来也还好,只是在这个路口遇到一点问题。”生活中除此之外仿佛再没有其它 大事。这种令人疲倦的徘徊往复,对他来说反倒成了一次特别的喘息。
现在,面临未来的工作方向,我也正在选择恐惧中。也开始产生各种幻想和忧惧,试图以此来逃避我生活中的真实困难。我知道这种想法是有危险的,但我终于开始理解当初那个朋友了。“废话,你错得起,我错得起吗。”“你为什么错不起?”“因为我成绩不好啊!”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句对症下药的话,虽然说出来未免太残忍:你以为你光是那道题选对了,就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