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23日19时57分迎来今秋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而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做好5点可全方位过好霜降。
霜降饮食养生:多吃生津润燥食物
霜降的出现,说明已经进入深秋,应养成“平补”的饮食习惯。适宜的食物有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等。这些食物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固肾补肺的功效。此时应少吃寒凉的食物,如海鱼、虾、各种冷饮等,以免伤肺引发疾病。
“霜降”后一般是进补的好时候,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以保暖润燥健脾养胃为主,应该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雪里蕻、玉蜀黍、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都不错。少吃冷硬食物,忌强刺激、暴饮暴食,还要注意胃的保暖。
霜降运动养生:登高、慢跑、倒行
末秋是锻炼的好时候,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时期,故锻炼身体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晨曦初露时,在宁静的公园里,在氧气充足、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慢跑、倒走、打太极、小球运动等,坚持下来,对阳虚的人面对寒冬都有好处。
其中,倒着行走无疑是最佳的健身方法之一,特别是在霜降的时候。因倒行是一种反序运动,能刺激前行时不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肌体平衡能力。又因倒行是人体的一种不自然活动方式,迫使人们在锻炼时精神集中,以训练神经的自律性。对防治秋季常见的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等有良好的效果。
“动则阳气生”,居室之中,办公间歇也应多活动四肢关节,多拍打胆经和胃经,背部撞墙等,都能鼓舞阳气,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霜降情志养生:防秋郁
晚秋时节的肃杀景象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仅应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羊肉和豆类等;还要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如歌舞、登山、旅行等。
因为人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
此外,发自内心的笑是抗衰老的速效剂。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
霜降睡眠养生:睡前泡脚、保持睡眠充足
霜降时节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要睡眠充足,早睡早起,睡眠养生的早起,能够使人提前觉醒,精力充沛,从而避免秋乏的发生。
此时节,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并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霜降防病养生:重在保暖
霜降时节,气温可能突然下降,昼夜的温差会拉大10℃以上,而我们的皮肤和呼吸系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变化。这时,慢性病患者和那些体质差、抵抗力弱的人很容易病情加重或是感冒发烧。另外,冷空气的刺激会使人体血管发生收缩,血压突然上升,从而诱发各种心脏血管疾病。
要想预防以上疾病,关键是要保暖,而且体质差的人群,预防工作一定要及时做好。霜降天凉慎防病,应避免剧烈运动,早晚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受冷空气侵袭,是积极主动预防疾病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