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习听力的反应速度

从老托到新托的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凸显了听说的重要性。新托福不仅删除了中国学生比较擅长的语法题,更令大部分中国学生抓狂的是,ETS在新托福当中极大限度的增加了对考生听力能力的测试。听力部分的讲座更加模拟美国大学真实课堂,讲座时间更加长;除了阅读部分不涉及听力之外,新托福口语和写作部分都有题目需要先听后说和先听后写。所以,在这样一个形势之下,对于每一个心怀出国梦想的人来说,攻克托福就意味着必须先修炼出强大而敏锐的英语听力能力,并且是真正的实力。因为只有实力,才能让你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只有实力,才能让你在去了美国之后,享受一流的大学课堂,真正学到知识。
  当然,托福听力并不可怕,它的提高是有方法的,而且必须遵循正确的方法。在我看来,托福听力的提高三分天下。
  一、辨音能力
  听力的境界有高下之分,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去听,慢慢地可以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地去听,再后来,可以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去听,当然,到了一定境界,你就会忘记你听到的是英语,而进入耳朵的只是一个一个的意思。这就像你听汉语一样,我们从来不去想“我正在听汉语”。这是一种“得意忘形”的境界。如果你达到了这种境界,那么托福听力立刻就成了我们小学的社会科学课考试,极其简单。
  但是,对于一个跟着中国的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然后考过四六级的人来说,是远远达不到这种境界的。所以,在准备托福听力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功课,就是解决对英语的辨音能力。辨音能力指的是听到一个单词能反应出它的意思,让它成为你的积极的听觉词汇。
  解决辨音能力最有效的两个方法:一是听写,二是精听。
  1. 听写
  听写指的是将一篇听力录音中的原文全部听抄下来。对于准备托福考试的考生而言,最好的听写材料就是老托的段子。听写能最有效地检验和提高一个人的辨音能力,听写之后对照正确文本,反复再听,直到可以全部听清楚为止,这是听力提高最有效的方法。
  2. 精听
  精听指的是一边看着正确的文本一边听录音,听的时候要划出自己不熟悉的单词,在第一遍录音结束后查单词,然后再反复听,直到可以脱稿听为止。精听最适合的材料是SSS(Scientific American’s Sixty-second Science),因为它非常短,只有一分钟,但信息量很大,更重要的是,它是托福听力出题的重要来源。
  二、反应速度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听到一个单词之后的反应速度是0.03秒,我们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所以我们对单词的反应速度可能不能完全达到这个指标,但是尽可能地去接近它,无疑是取得托福听力高分必须做到功课。因为你在听托福听力的时候,ETS不可能等你听明白了前面的单词,然后再放后面的录音,而事实上,托福听力的语速也只是美国大学教授上课的一半语速,所以,不仅为了取得托福高分,更重要的是为了到美国能跟上美国的课堂,我们花大力气将反应速度练上去是完全必要的。
  而练习反应速度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叫做“变速练习”。变速练习指的是利用变速软件加快语速,来增加我们对材料反应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但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变速练习只适合于对你常速已经可以听懂的材料进行,因为如果对你不熟悉或者本来就听不懂的材料进行变速,那么结果必然是更加听不懂,这样的意义是不大的。明白了这一点,那么你就知道了其实变速练习的材料是十分广泛的,既可以是你已经听写过的老托段子,也可以是SSS的材料,更可以是你已经做过的托福听力题。
  三、听力笔记
  新托福针对老托的最明显的改革之一,就是允许考生在一边听听力的时候一边记笔记,这不仅是因为新托的听力变长了,需要利用笔记来弥补脑记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这符合美国大学课堂对学生课堂上课的真实需求。托福听力,尤其是讲座,考到的题目都是重点的信息,包括主要话题、重要细节和文章结构等。如果能在听听力的过程中,记下这些重要的内容,那么对于做题是帮助极大的。
  当然,要强调的是,较强的笔记能力是需要建立在前两项能力较强的基础上。如果你听一篇材料,还是需要经常去反应很多单词的意思,或者你的反应速度很慢,那么你是不可能心有余力去记笔记的。
  而针对托福听力的笔记,最主要需要记下来的信息包括两点:一是YES OR NO(√×),二是对应(术语和定义的对应,数字、时间、人名、颜色、方位和对象的对应,以及人名、地名,和建筑名称和它们的特征的对应)。另外,笔记也有一个基本的格式,最关键是要记出“主”、“问”、“例”。只有这样去记,才能保证你的笔记层次清晰、逻辑清晰、信息有效,也才能真正在考试的有限时间内迅速做题。

  • 作者:新东方网整理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