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企业方面对融资工具了解甚少或利用不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目前融资工具品种尚少,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更少,但在银行贷款和上市以外,还是有一些成长中的新型工具可以利用。
银行贷款融资
从银行借款是企业最常用的融资渠道,但银行有自己的风险控制原则,这是由银行的业务性质决定的。对银行来讲,一般不愿冒太大的风险,因为借款对企业获得的利润没有要求权,所以对风险大的企业或项目不愿借款,哪怕是有很高的预期利润。相反,实力雄厚、收益或现金流稳定的企业是银行欢迎的贷款对象。因为这些特点,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银行借款跟其他融资方式相比,主要不足在于:一是条件要求高,限制性条款多,手续复杂;二是借款期限相对较短,长期贷款较少;三是借款额度相对也小,通过银行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金是比较难的,特别是在起步和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通过信用担保的方式获取银行贷款是一种可行手段。信用担保是一种介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服务。由于担保的介入,分散和化解了银行贷款的风险,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得到保证,企业的贷款渠道也变得通畅起来。
大多数信用担保机构都实行会员制管理的形式,属于公共服务性、行业自律性、自身非盈利性组织。会员企业向银行借款时,可以由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予以担保。另外,中小企业还可以向专门开展中介服务的担保公司寻求担保服务。在国家政策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植下,信用担保贷款将会成为中小企业另一条有效的融资之路。
股权融资股票上市
股权融资和股票上市对于投资者来说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投入—退出机制。股权融资股票上市有不少选择,可以在主板上市也可以在中小企业板块,境外上市的选择也有很多,当前已经有不少企业进行了比较成功的尝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通过股权融资获取风险投资已经有了不少的成功案例,在企业创业之初,或者在产品研发阶段和市场进入前期急需资金之际,这是一条比较好的渠道。
发行股票是一种资本金融资,投资者对企业利润有要求权,但是所投资金不能收回,投资者所冒风险较大,因此要求的预期收益也比银行高,从这个角度而言,股票融资的资金成本比银行借款高。具体而言,发行股票的优点是:所筹资金无到期日,没有还本压力;一次筹资金额大;用款限制相对较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带来良好声誉;有利于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对于那些潜力巨大,但风险也很大的科技型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融资,是加快企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但股票上市也有不利之处:首先是上市的条件要求更高,上市门槛较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满足上市条件;第二是上市时间跨度长,竞争激烈,无法满足企业紧迫的融资需求;三是企业要负担较高的信息公开成本,各种信息公开的要求可能会暴露商业秘密;四是企业上市融资必须以出让部分股权作为代价,分散企业控制权,并出让较高的利润收益。从这个角度讲,企业上市成本是比较高的。希望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融资的企业必须满足上市条件,而选择不同的上市地点,需要满足的条件也有差异,但一般而言,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成功融资的关键。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方式。出租人根据承租人选定的租赁设备和供应厂商,以对承租人提供资金融通为目的而购买该设备,承租人通过与出租人签订金融租赁合同,以支付租金为代价,而获得该设备的长期使用权。
对承租人而言,采用金融租赁方式,通过融物的方式实现融资目的,从而缓解了固定投资的资金压力。另外,通过售后回租方式也同样可以使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得以解决。
所谓售后回租,就是企业将现有固定资产出售给租赁公司,同时租赁公司以回租形式继续将资产交给企业使用,这样企业既获得了资金,又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融资租赁通过融资与融物的结合,兼具金融与贸易的双重职能,对提高企业的筹资融资效益,推动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融资租赁有直接购买租赁、售出后回租以及杠杆租赁。此外,还有租赁与补偿贸易相结合、租赁与加工装配相结合、租赁与包销相结合等多种租赁形式。
融资租赁业务为企业技术改造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采取融资融物相结合的新形式,提高了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引进速度,还可以节约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很多投资风险小、现金流稳定、投资回报好的项目最适合通过租赁公司筹措资金,开展项目融资租赁,即租金的偿还是根据项目的收益或现金流的百分比提取,达到双方约定的租金总额或出租方的收益率为止。这样一来,出租人实际上承担了一定程度的项目风险,是一种使承租人、出租人、设备出卖人和出资人(银行、机构投资、信托投资等)多赢的投融资模式。
典当融资
典当是以实物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对于急需流动资金的企业来说,典当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手段。
与银行贷款相比,除贷款利息外,典当贷款还需要缴纳较高的综合费用,包括保管费、保险费、典当交易的成本支出等,因此典当贷款成本较高,此外典当贷款的规模也相对较小,但典当贷款又具有银行贷款无法相比的优势。首先,它方便快捷,能够迅速及时地解决当户的资金需求;其次,经营产品灵活机动;第三,期限短,周转快;第四,由于它是实物质押、抵押,因此不涉及信用问题。这几点都十分适合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
“古典”的新融资
“商人总是有办法的。”阻碍了民企红筹之路的“10号文”出台后,一位民营企业家如是说。艰难的融资环境迫使民企CFO们练就了一身本领,一些有“旁门左道”意味的融资方式难逃他们的眼睛。古老的“典当”或许也值得一试?
印象中,当铺和典当的场景似乎仅存在于电影中或者鲁迅小说里的陈年旧事。
然而中小企业急需周转资金,却苦于银行贷款的高门槛和民间融资的高风险之时,也会有些许羡慕过去的百姓仅凭几件首饰便解燃眉之急的便利。2005年我国首个《典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标志着我国对典当行业管理的“解冻”。2006年下半年商务部公布了一组数据:我国典当行业企业共2052家、行业注册资本总额170多亿元、2006年典当总额预计达800亿元。巨大的数据似乎暗示着典当正带着浓厚融资色彩“卷土重来”。
事实上,典当行在国外被认为是“第二银行”,是一种周转资金应急、消费、投资的现代生活融资新渠道。“通过典当融资既不需要信用调查,也无需担保,值钱的东西送过去,很快就能拿到现金。”
北京金福典当行总经理刘锋钰介绍,“例如企业流动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可以先将房产、机械设备等作为抵押,等资金周转顺畅,再把抵押物品赎回即可。”
他透露,金福典当行2006年为中小企业融资100多笔,发放当金将近1亿元。
相比之下,银行放贷偏重大额长期资金,而且从申请到批复花费时间长,往往与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偏移;此外银行贷款人的信用、贷款用途等也有很多限制,中小企业也很难在银行获得资金。
“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可以流通的物品。”在谈到可用于典当的物品时,刘锋钰对《首席财务官》记者如此表示。据了解《办法》已将原先对典当行的种种限制予以放宽。如今典当行的经营范围包括动产质押典当业务、财产权利质押典当业务、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限额内绝当物品的变卖。可以用于典当的包括如机动车、生产设备、原材料、产成品、高档电器、黄铂金钻饰品、金银、纪念币等动产;如办公用房、住宅、厂房、地产、土地使用权等不动产,以及如沪深股票、银行票据、基金、国库券、企业债券等财产权利。典当行业还可根据自身条件开展鉴定评估和咨询服务。但是典当行不能开展非绝当物品的销售以及旧物收购、寄售;动产抵押业务;集资、吸收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存款;发放信用贷款等业务。
《办法》还适当调整了服务费率,降低了客户典当成本。原先的“质押典当业务”被分拆成“动产质押典当业务”(黄金、汽车等)和“财产权利质押典当业务”(股票),并依此对典当费率进行分类:房地产月综合费率上限从30‰降到27‰。一幢当金10万元的房产当户原本每月需缴纳约3000元综合管理费,现在为2700元。但业界提醒,对于长期大额借款,典当利息和费用仍较高,并不划算。据估计,目前典当的一般月融资成本在3.12%左右,典当成本也会随时间的加长而上升。客户在没有详尽还款计划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因此只有在急需短期资金,又有资金保障的前提下,典当融资才较为安全。
即便开始了“古典”的新融资浪潮的苗头,但目前国内典当业的发展仍远未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来自北京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仅北京市的100万家个体私营企业中,就有近六成有融资需求。而北京60多家典当行,服务对象主要是居民个人的占总数的七成以上。但同时,典当行自身角色也正在慢慢的演变。竞争优势的弱化使拓展发展空间成为典当行业内普遍的共识。除了力求进行创新业务来增收外,典当行的主要服务对象也逐渐从以居民为主向以公司为主转变。
中小企业与典当行的结合,是一种双赢的金融模式创新。中小企业可以获得一个成本低、效率高的融资渠道,而典当业也可以得到一个优质的业务来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典当业也终将脱去蒙尘已久的剥削外衣,在融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