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课外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这是每位家长都明白的道理,也是父母所梦寐以求的。这里提出一些做法,与各位家长共同探讨,互相交流。

1、故事。据专家论证,小学阶段的孩子,听觉的接受能力比视觉强,很多东西自己读不太懂,但听别人讲就能理解。因此,小学阶段多给孩子读故事对孩子大有裨益。孩子读幼儿园时,幼儿园的《家园通讯》上有一篇文章提议家长每晚睡前给孩子读一个故事。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开始尝试着这样做。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收效还真不小。给孩子朗读故事不仅使孩子受到有声语言的熏陶、故事情节的感染,而且能给孩子传递家长的关爱,增进感情、交流思想,进而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有时候故事较长,一个晚上讲不完,只好讲到半路停下来,这时候最让孩子揪心了,他多么希望能听下去,知道故事的结局。在他尚未识字的时候,他就只好等到第二天晚上再听,这倒也锻炼了他的忍耐力。但在他识字以后,他可没那么耐心了,于是早在妈妈续读故事之前,就把故事偷偷读完。殊不知,那正是妈妈不把故事讲完的用意激发他自己阅读的欲望。

2、图书。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会有一股购书的欲望,而且往往喜欢自己选购。作为家长,我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大胆让孩子自己选购,因为孩子对自己选购的书总是乐意翻着看,甚至爱不释手。这是激发孩子阅读的有效方法。当然,在让孩子自由选购图书的时候,父母也要帮他筛选,毕竟,孩子还不是真正懂得如何正确选择书籍。比如,有些书很贵,但内容却很贫乏,像《奥特曼》,就不值得买。这时候父母的口气可以坚决一点,让孩子懂得没有价值的东西就应该舍弃。如是孩子还恋恋不舍,就给他一点时间在书店翻看完那本书。这样既尊重了孩子的愿望,又保护了他的阅读欲。


3、陪读。对于孩子喜欢的书,家长可以放开让他自己去读;但对于一些他不太感兴趣而又有用的书,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去读呢?我的做法是一一陪读。比如,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 是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好读物,但孩子的阅读兴趣可能不太大。于是,我紧跟教材的内容,每周陪孩子阅读一定的篇数,帮助孩子理解阅读材料,并要求孩子回答课后的问题,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另外,家里还备有 《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既可供查找,也可以闲时陪孩子阅读,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增长孩子的见识,助长孩子的求知欲,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需要父母长期不懈的努力。当然,我们也深信,只要父母用心地、耐心地进行尝试,有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 杨文

  • 作者: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农村版(合肥)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