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明显走弱,持续数月的升值行情暂告一段落,相对于3月初的最高位,美元即期汇率下跌约600基点,1年远期汇率下跌约800基点。对进口企业而言,美元大幅走弱理应是购汇好时机,但由于美元在6.20附近遇到较强的下行阻力,呈现横盘震荡行情,此时是否应抓住机会签署远期购汇合约,令不少企业犹豫不决。
如果签远期购汇合约,万一人民币继续升值,企业将遭受重估损失。现在人民币距离去年10月贬值行情启动时的价位6.11仍有不小距离,从技术图形看,人民币的确有继续升值的空间,从国际收支看,我国大规模的经常项目顺差也的确对人民币升值有支撑作用,因此签约是有风险的。
但如果现在不签远期购汇合约,万一人民币很快再次贬值,企业就错过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而且人民币再次贬值的风险也不小,毕竟国际市场美元强势的大格局并未根本动摇,国内资本外流压力并未消失,银行结售汇逆差的格局也没有变。
面对两难局面,如果企业在患得患失之中选择等待,不对未来的美元支付需求进行任何套期保值,那么无疑是将命运交给了苍天。企业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远期购汇合约给企业带来的潜在亏损风险,即在签署远期购汇合约的同时买入美元看跌期权。
企业向银行买入美元看跌期权,意味着企业在到期日有权利按照合约规定的汇率将美元卖给银行,如果到期日即期汇率高于期权执行价格,企业不执行期权,企业的损失就是期权费;如果到期日即期汇率低于期权执行价格,则企业有权执行期权,企业的收益就是期权执行价与即期汇率的差额。
假设签约日即期汇率是6.20,1个月远期汇率是6.23,执行价格为6.23的1个月期限美元看跌期权的期权费是100个基点,也就是说买入名义金额1亿美元的看跌期权,企业需要支付给银行100万人民币期权费。通常,看跌期权合约的期限越短,执行价格越低,期权费用也越低。
如果到期日即期汇率在6.23至6.24之间,如6.2350,则企业的远期购汇合约按照6.23执行,企业盈利50基点(6.2350-6.23),此时看跌期权不会行权,扣除企业支付的100点期权费,企业亏损50点。当即期汇率为6.24时,企业签署的远期合约盈利100点(6.24-6.23),完全抵消期权费的支出,企业达到盈亏平衡点。
如果到期日即期汇率高于6.24,如6.25,则企业的远期购汇合约按照6.23执行,企业盈利200基点(6.25-6.23),看跌期权不会行权,扣除企业签约时支付的100点期权费,企业盈利100点。
如果到期日即期汇率低于6.23,如6.10,则企业的远期购汇合约按照6.23执行,企业亏损1300点(6.10-6.23),但此时企业买入的看跌期权盈利1300点(6.23-6.10),二者抵消,所以企业总亏损就是期权费200点。
总体来看,与单纯签署远期购汇合约相比,企业增加购买一个看跌期权后,万一美元大幅贬值,企业的潜在亏损将不再是不可预测的。换句话说,通过购买一个看跌期权,企业不必再去担忧签约时机是否正确。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旦美元大幅度升值,“远期购汇合约”+“买入美元看跌期权”的组合与单纯的“远期购汇合约”相比,会令企业的潜在收益缩水,缩水的幅度就是期权费。但相对于其优点,可谓瑕不掩瑜。
简单讲,“远期购汇合约”+“买入美元看跌期权”组合的特点就是:以有限的成本(期权费),锁死最大亏损的同时,保住无限盈利的可能。在汇率走势非常不明朗、市场随时都可能转向的情况下,这种组合对于很快就有付汇需求的进口企业尤为适用,因为期限越短,期权费用相对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