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调查报告最新出炉,在报告中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中肺炎一直居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第1位,有资料称亚洲国家每天约有800至900名儿童死于肺炎,与发达国家相比高出几十倍。
因为婴幼儿本身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所以容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冬春季节,春季风阳扰动,天气寒冷多变,也容易引发一些疾病,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儿童。稍不小心就会被疾病缠身。“最近这段时间,来门诊看病的小孩子是与日俱增。”广州军区总医院儿科主任许蔓春指出:“特别是一些春季常见病,患儿的数量不断增加,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冬天里,身体渐渐对寒冷习惯,春天天气转暖,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其次由于春天万物生长,细菌,病毒也随之活跃起来,特别是春天温度变化很快,四处飞扬的花粉也是春季致病的诱因之一,最后由于许多春季到了开学的时候,儿童接触的人群开始陡增,病原很容易相互传播。”
呼吸道疾病成儿童春季首发疾病
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尤其是季节交替的时候。春季属于不按牌理出牌的古怪脾气,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春季人们外出较多,人口密集,病菌容易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适应能力较差,极易发生感冒,加上小儿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容易被病毒感染,一旦上呼吸道感染,较易发展加重成支气管炎甚至肺炎。
“对于幼儿来说,就算是普通的感冒也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许蔓春主任提醒,“如果发现孩子发烧、咳嗽、鼻塞、流鼻涕、高热惊厥、恶心、呕吐、腹痛等任一症状时,要及时求医。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可能有人对呼吸道疾病了解的不多,其实呼吸道感染分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两种。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喉以上的部位,包括鼻、咽、喉等,包括的疾病有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感冒的症状包括流鼻涕、鼻子痒、打喷嚏、鼻子干、轻微咳嗽、发烧、头疼等。咽炎的症状包括嗓子干痒、干咳没有痰等。扁桃体炎的症状主要是咽喉肿痛、吞咽东西后疼得更厉害而且伴有发烧。喉炎的主要症状是咽喉肿痛伴有咳嗽,通常还伴有发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指的是喉以下的部位,包括气管、支气管、肺,常见的疾病有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具体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咳嗽、多痰、喘、出气困难等。”
家长勿擅自给孩子喂药
孩子一旦生病,有的家长便自作主张给孩子吃药,这种方法可取吗?
“儿童须慎重使用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奎诺酮类三大类药品,以免因用药不当导致儿童脏器损伤,影响发育,甚至致死。”许蔓春主任指出,如果患单纯感冒时,可自服一些对症的药物,如具有清热解毒和退热作用的感冒药、咳嗽药水等,同时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注意休息。2至3天后,如果症状不好转或期间症状加重,要及时就诊。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发作时,应先尝试用一些上次发作时有疗效的药物。若症状无缓解或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就医。老人、小孩、有较严重慢性基础疾病者,以及症状较重者,要及时看医生,切忌在家自服抗生素,盲目滥用抗生素既容易诱导细菌耐药。”
饮食、运动、情绪、卫生四管齐下
预防春季呼吸道疾病,特别是那些宝宝家长进门后抱孩子前要洗手,以避免将携带的病菌传染给宝宝。春季给宝宝穿衣,要记住“下厚上薄”。因为宝宝一旦肚子着凉,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宝宝的腿脚对外界寒冷最为敏感。双脚受寒后,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但如果头部捂得过热,容易头晕头昏、烦躁不安。所以,在室内、风和日丽的天气,要保持头凉,才能使孩子神清气爽。因此,宝宝肚子、背部和腿脚要穿厚一些,头部和心胸口要相对穿薄一些。提高自身抵抗力才是关键。
概括而言,预防可从饮食、运动、情绪、卫生四方面着手。饮食上,要注意吃得好并不代表营养足,不要挑食偏食、暴饮暴食,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充足的水分可让鼻黏膜保持湿润,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呼吸系统抗病力也是很有益的。毕业班的孩子不要因为学业重而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很大影响,所以要学会自我减压。至于卫生,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室内卫生,如保持通风、勤晒衣被等;二是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呼吸道疾病以空气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因此要特别注意手的卫生。
“春捂秋冻是人们在预防疾病的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性。”。除了“春捂秋冻”的说法,民间还流传“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的俗语,都是劝人们初春季节,适当捂捂更健康。
许蔓春主任说:“很多的患儿是因为冷热不当导致的感冒、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的毛病,所以春天家长更应注意,适当给孩子捂着点儿。”但对于喜欢到处活动的孩子,要适当减一些衣服,以防玩得大汗淋漓后被风吹,反而会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