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遇到或听到过银行存款变保单的烦心事,摊上这种事儿,往往一肚子气,银行和保险公司互相推诿不认账,当事人还得承受退保的损失。要说缺德,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人都一个德性,尤其是储户是农民兄弟或者是老头老太时,更是骗你没商量。
存款5万变3.5万
1
2010年11月3日,高老太去龚家湾一银行存款,工作人员告诉她,存款可额外赠一份保险,并且收益较高,每年还有分红。高芳觉得不错,当即开户存钱。回家后,她将这消息告诉了四个姐姐,“后来我们姐妹五个都在同一个银行网点存款,现在已经存了5年。”如果不是今年4月急着用钱,高老太也不会知道,保险并不是赠送的,而当初的存款本身就是一份保险。
“去银行取款时,银行说是一份保险,只能到保险公司去办理。”高老太才知道自己被忽悠了,但急着用钱,只好退保,“五年存了5万元,退保后只领取3.5万元左右。”她说自己损失了1.5万元左右,只能自认倒霉。让她为难的是,其他四个姐姐也办了存款业务。
为什么存款5万元,退保退3.4万元?李国栋解释,保险公司在投保人投保期间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现在按合同约定,保障费用是缴费的3倍,也就是15万元保障费用。所以现在她们退保,只能退现金价值3.4万元左右。
如何提前预防?
虽说近年来监管机构发了几次文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但侵犯客户权益的事情仍不少见。要防止自己掉到坑里,不能指望出了事银行会发善心,只能自己多加提防,防止被忽悠。
那么如何防止被忽悠呢?
首先从工作人员进行介绍时所使用的一些“特别”词汇上去判断。当有工作人员介绍说“高于银行同期利息”时,一定要问清楚是储蓄还是保险,以防误买保险。此外,若听到例如“健康保障”、“零存整取”、“定投功能”之类的词汇时,更要提高警惕。
其次,认真阅读合同,看清楚合同最后的落款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这是判断储户办理的是银行业务还是保险业务最直接的依据。
另外,辨别销售人员资质。主动询问保险销售者是否是银行人员,是否持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警惕其他非银行工作人员的误导宣传。
已经被忽悠,咋整?
如果完成上述行为没几天发现不对劲,可以尽早联系保险公司退保。投保人在购买保险之后有15天的犹豫期,犹豫期内可免费退保,超过15天犹豫期,投保人要求退保则需要承担退保违约金。
如果储户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误导办了保险业务,一定要保留相关证据,到消费者协会或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当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也是可行的。受骗的投保人可以将相关资料提供给消费者协会、保监会有关部门,争取全额退还保费,只不过这样做可能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
但有很多人是过了几年才发觉不妥,以前的情景也回忆不起来,银行和保险公司一定会推脱。到这个时候,有些人就选择向银行施压,多找些有类似遭遇的人到银行维权。如果闹大了,或许会减少些损失。(综合南国城报、西部商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