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 孙正聿教授 大会报告
孙正聿教授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了大会报告。
第一个问题是怎样从哲学本身思考价值问题。价值观研究不是一种孤立的、所谓的价值观或价值论研究,它同我们本身对哲学的理解密切联系。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一种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或者说是一种人类自我意识的理论形态。那么,这个哲学理念就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据、标准与尺度。如果我们能承认这样的命题的话,那么就可以从我们当前价值观研究中引申出一些思考。其一是在哲学上存在论、真理论和价值论不能相互割裂,任何哲学理论都是以某种价值诉求为其出发点的,从而实现它对存在和真理的反思。其二是作为一个任何社会的价值观,不能被简单地割裂为主观的观念或客观的观念。任何一种社会的价值观都表现为社会价值理想、社会价值规范和社会的价值导向,与个人的这种价值期待、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其中,社会的价值理想、社会价值规范和社会的价值导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三是价值问题作为一种哲学层面的理念的问题,即个体理性与普遍理性的辩证思考。第四价值观应有作为自己的核心范畴,这个核心范畴应该是标准和选择。哲学层面的价值观,它永远是给人类的行为和选择提供标准。这种价值观通常是对不同标准的选择。如果我们说农业文明或自然文明是一种没有选择的标准,生命不堪忍受之痛的本质主义自虐的话,那么在工业文明以来,在市场经济的过程当中,它就是一种没有选择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焦虑。这就是当代价值观所面临的根本问题。
第二问题是怎么样从人类文明思考核心价值观。人类文明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其不同的困境,都有哲学对它自己时代所把握、所实现的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所以才能形成符合自己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曾经从人类存在的三种历史形态出发对哲学的任务做出了这样的概括,即整个传统社会需要的是确立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近代哲学是要揭露和消解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而整个现代哲学是要揭露和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对于马克思来说,他的价值论非常清楚,那就是作为传统社会的价值论是确立神圣形象,而近代哲学作为宗教批判也好,政治批判也好,都是消解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这是真正的价值观历史变迁,一种哲学理念上的变迁。马克思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批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参照系。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邓小平曾概述,和平与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在哲学层面上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应有的价值理念作为一个概括。
第三是从实践观点去思考价值观冲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不仅仅是阐释的问题,它应当首先应该回应它所面对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有:其一是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即如何从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看价值观。其二是如何从中国社会发生了的深刻变化看核心价值观。其三是在世界价值观冲突的背景下,我们怎样处理好作为一种国家利益支持所代表的价值观与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价值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