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长发及腰,来娶我好吗?
礼教扼杀心灵
在封建礼教压抑的古中国社会,少男少女之间,再怀春、再多情也无可奈何,纲常伦理束缚了少男少女的精神,让他们恪守本不必要的卑劣原则。女子空守闺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抱着列女传等教化书籍空乏心灵。什么沾衣裸袖,便为失节,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礼法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方囚牢而已。在古代,曾有一个妇女自幼受礼教教化,夫死,她带着丈夫的棺椁回乡的路上。一个客店老板拒绝让她进入客店,拉住了她的胳膊。她由于是认为胳膊已被玷污,随即将它砍掉了。
封建礼教:古代怀春女子靠什么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压抑的社会,女人被视为男人的私有财产,必须依附男人而存在,主观意愿,心灵自由根本想都不要想,自她们出生,命运已给他们安排好了囚牢,她们只有规规矩矩的份儿。炎热的夏季,再美再诱人的身姿都只有裹夹在层层衣服之下。所能传情达意的只有清澈的双眸,以及飘散的长发。所以头发、眼神成了爱最原始的根源。
封建礼教:古代怀春女子靠什么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头发定情
青春期的女子内心悸动,想要与自己的心爱的男子长相厮守,就只有用些心计,在古代,女子表达爱意那要遇到很大的困难,再加上男子们的高傲,不玩点手段引诱一下行吗?一缕头发,余香袅袅,无限情丝,无限柔情都在这细长柔软的头发中,拿到一缕美美的头发,嗅着其中的香,丝丝缠绕指尖,情郎怎会不陷入无尽的思念及深情向往之中?
封建礼教:古代怀春女子靠什么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通常所说的“结发夫妻”,并非要把双方的头发栓在一起;而是指“原配”。但是,多少痴情女子,把头发当作了身体的一部分,若以秀发相赠,那就是认定一生的人了。男人自然清楚女子头发的“潜台词”,有心人总是格外珍视。汉代有一种风俗:如果妻子不幸早亡,丈夫会把婚礼时的梳子一掰两半,自己留一半,棺材里葬一半,表示永远不忘“结发之妻”。西汉名臣苏武出使匈奴时,和妻子道别:“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移。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大约20年后,蓬头垢面的苏武回到长安,妻子已是满头华发。
封建礼教:古代怀春女子靠什么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古代有对订了亲但还未完婚的情人,男子要去四川做官,因为种种阻隔,女子只能等他回来完婚。临行前男子痛苦地说:巴蜀险恶,我若不归,嫁予他人。女子挽起头发,发誓:你若不归,头发永不打开。男子在川多年,觉得归而无望,就另娶了别人。几十年后,他返回故乡,那个未嫁的女子,依旧再痴痴地等待。二人相见,男子取下了女子的头巾轻轻一动,头发扬扬散开,可惜已然悲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