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塑造自己的品牌,职场人士同样需要塑造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的职业经理之路只能是越走越窄。如何自我塑造品牌,是职场人士必修有一门基础课程。
张总15年前以是某公司的副总经理,负责公司产品的运营工作,时值年薪人民币超过80万,可是今天的张总年薪不仅没有再超过80万过,甚至于年薪以降至50万仍难求一份安稳的工作。当年的下属以多数现在以在多家企业任职中高层,也有多位年薪超过了当年的张总。多位下属也为张总的处境分忧,努力地帮着他推荐工作。
从现状看来,张总的能力与人品肯定都不错,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下属会为他推荐工作,也不会有那么多为会感感激于他。但问题是张总现在职场之路却并不如意,问题出在哪儿?
人生路其实就那么几步,关键一步走错则前功尽弃。笔者与张总的多位下属共事过,从同事的口中对张总的为人处事、专业能力十分的敬佩,在其下属的引荐下有幸与之相见并认识。见面时,能感受到其职场的优雅与成功者辉煌,在交流中偶尔也能感受到当下的不如意,但总体来说成功者的风范仍然清晰可见。
张总的职业路为什么会走到如今的困境呢?从张总的职业履历看来,清华名校毕后先在安徽某国企任职10年,第一批响应改革开放丢下铁饭碗下海的国企骨干,在沿海城市打拼也可以说是一路小有成就。2000年时,即做到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笔者后来的同事那时才出来工作其手下任业务专员,在其手下工作3年有余,收益良多也算得上是职场人生路的第一位导师。
2005年张总被珠海某大型企业挖去任其子公司总经理,不仅收益上在管理权限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附后的几年里也可能说一路高歌,在2008年金融风暴中企业走向了下坡路,张总的职业辉煌也停留在这个时期了。就在这个时候,张总良好的学历背景、大公司操盘的实际经验,另一家刚起步的同行公司力邀张总加盟,平台虽然再小,但权力却越来越大。
一心想打个翻身战的张总,好像一下子回到20年前刚毕业一样,干劲十足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终究没有达成自己的心愿。随着又一次的失败,张总头上的光环渐渐地退去,他找工作的竞争力越来越小,平台也越来越小,直接现的他,仍没找到一个能发挥自己能量的舞台。
身处高层的职场人士如何避免张总这样的局面呢?通过与张总多次的交流,用张总自己现在的总结两点如下:
一、切莫病急乱投医
张总的人生路转折点在2008年从珠海企业失败之后,因考虑到无工作的压力与习惯,自我考查明天那家新创业的公司发展的问题,但仍然义无所顾的加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改变,但很多时候先天的基因以决定,不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就可以改变的。
这一次的换工作,决定了他品牌人生路以走到终点开始下坡。如果坚守在原公司或离职后先等一等,待好机会出现进再蓄势待发,个人的品牌之路也许能延更长久。
二、下坡后的职场路,以小博大
从大企业、品牌公司过来这正是很多职业经理人的优势,通过大企业的成功经验引领中小企业快速成功,越过那些小坎。但最得要的是心态的调整,不要有失落与自傲的心态。张总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有一定的失落的心态,有种不甘落寞的情怀。总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提升达到理想的效果。职场很多时候不是能力可能解决的,而是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定。
在小职场上,张总更具备更多的耐心,启到一定的加速器作用而不是全面的拔苗助长破坏自然规律。小企业的精华突显出之后,同样会有博大的机会。
PS.我是《人力资源在左 员工在右》及《一个人力资源总监的管理笔记》的作者,同时也是三茅人力资源网的专栏作家。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三茅主页,可以加本人的QQ群:464568136,公众微信号:见主页,每天推送原创管理短文。(三茅人力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