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 传统媒体如何突围

■在“互联网+”时代,在内容生产变革和产业融合的摸索过程中,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一个颠覆的时代,媒体的概念正在重构,媒体的赢利模式也亟待转变。未来,媒体的赢利模式将从以广告为主的模式,到以产业为主的方式发展转变。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核心就是大数据后台的构建和共享。
  面对来自互联网的冲击,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报业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新媒体 “夹击”之下,传统媒体如何“突围”,这是难点,也是焦点。一年来,全国各级各类新闻单位,在深入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大胆探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昨天上午,在首届中国传媒融合发展年会的分论坛上,就创新与融合发展、新媒体与技术应用、传媒经营与融合发展这三个话题,国内主流地方报业“大佬”给出了各自的探索和思考。他们认为,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当中,关键是把互联网基因注入媒体,通过革新思维模式,创新各种生产机制,以求得媒体自身的突围。
  突围之
  1
  数字化转型实现多元传播
  当广告渐行渐远,传统媒体还有没有新的活法?华声在线副总编辑彭文杰认为:“在一个颠覆的时代,媒体的概念正在重构,媒体的赢利模式也亟待转变。未来,媒体集团的赢利模式将从以广告为主的模式,到以产业为主的方式发展转变。”转变的路径很多,为用户建立生活服务平台,通过提供相关内容服务,集结用户,把读者转变成用户,把用户转变成粉丝,把粉丝变成消费者和推广者,由此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发展,在“互联网+”的今天,“新媒体+”或许是更直接的路径。彭文杰建议,要遵循新媒体去中心化的基本特质,对现有组织结构进行解构与重建,进行业务主体的垂直化、区域化独立运营,形成众多的独立运营主体,实现按照用户、产品、服务的核心理念,重新梳理自身业务流程和突破重点,进而实现一条垂直行业媒体为主体的发展之路。
  2014年11月,厦门日报社融媒体中控平台启用。这是个中央厨房式的“超级编辑部”,是融合纸媒和新媒体平台的“编辑墙”。厦门日报副总编辑林水圳表示:“这个平台实现了信息源融合,指挥系统融合,发布终端融合,实现了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摸索出一些赚钱的门道,除了我们内容生产一定要定制式生产之外,还要摸准受众用户的脉搏,来为他们定制商业用品。我们的新媒体给用户的内容产品就是他所需要的。”
  广西钦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冯广圣认为,传统媒体要有信度、深度、高度,新媒体要有宽度、速度、互动度。传统媒体转型的方向就是全媒体,就是全介质传播,全方位运营。以内容生产为核心,我们进行数字化转型,不是谁取代谁,是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转移到互联网市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大数据的应用,在传媒融合中地位凸显。“今日头条没有编辑,它所有的内容都是通过大数据运算以后进行推荐,它可以说是一个推荐引擎。”今日头条的媒体合作与发展总经理安娜一语惊人。她介绍,根据用户行为分析背后的很多动作,主要是根据三个特征来进行计算的,比较基础的两个是人的特征和环境特征,第三个特征是文章特征,比较简单的是标题党,通过标题的关键字来进行分析。今日头条是将全文都打碎,关键字再做分析,匹配度非常高。
  突围之
  2
  把互联网基因注入媒体
  “互联网+”时代,在内容生产变革和产业融合的摸索过程中,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动力源泉,内容生产、技术应用、信息服务、渠道平台、用户体验与行业优势下的价值变现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全媒体时代,传媒经营和融合发展这个问题就有了更丰富的外延和一些微妙的变化。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管委会委员、羊城晚报社委汪令来在论坛上表示,羊城晚报最近刚刚又迈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步伐。9月8日上午,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创业孵化器——羊城同创汇正式开园,并迎来首批创业团队入孵腾讯众创空间。羊城同创汇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手腾讯公司、同创资产共同打造。他认为,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媒体融合大潮拍岸。在羊城同创汇正式开园后,这里将成为集社群、平台、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互联网孵化器,也将成为羊晚集团全面拥抱互联网,推动媒体融合,加快转型发展的新起点和新平台。
  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入口在哪里?中国报业文化产业联盟秘书长、盐阜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周劲分享了三线城市党报的转型路径。他说,近年来,盐阜大众报业集团依托报纸主业,跳出版面做广告,跳出报纸做活动,跳出媒体做产业。通过“传媒+演艺+公益”模式把报业和演艺两个行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叠加,创造出“1+1+1>3”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媒体运营有哪些方向?哪些玩法?北京拼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吕鹏良带来了一款拼图游戏。他说,一般用户似乎很难立刻将 “拼乐”与广告联系起来,事实上这正是拼乐模式的开拓创新,以游戏嫁接广告,以“玩”的姿态拥抱移动互联网。作为主办方,青岛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掌控传媒也为与会嘉宾带来了新媒体运营的一种新玩法,充分利用众筹模式的兼容性,将全民营销、新媒体事件传播、电商团购等方式充分融合,以“媒体”的方式互动受众,集中发力。
  突围之
  3
  技术转型共享大数据后台
  建设媒体云共享大数据后台。国际互联网与新媒体著名专家、加州大学终身教授祝效国认为,传统媒体要转型,实际上首先可能就在于升级和完善内容采编平台。如今的平台是IT平台,是云数据的平台。这个平台是新媒体生存和发展的载体,跟传统媒体相比,这让新媒体有技术上的优势,它具备交互信息、大数据集成等特点,有很多事情过去线下不能做,现在线上可以做,因为有了数据,任何互动都可以记录下来。所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核心就是大数据后台的构建和共享。
  在信息传播方面,祝效国认为传统媒体具有精、全、准等优势,这是新媒体所欠缺的。想要实现完美融合,两者必须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作为传统媒体,需要向新媒体学习,让生产内容信息更加快速、海量以及专业。在美国这两年已经不再刻意区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了,一个现象是诸多新媒体在收购传统的报业集团,而传统媒体则几乎都在做新媒体,融合到一个新的阶段,成为现在的联合体。对媒体转型融合的建议,祝效国认为,传统媒体一定要解决好内容、渠道和技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注重信息传播的速度,同时也要保证准确性。
  “目前各级日报、都市报、行业报基本都有自己的数字报系统,但根据我们专业公司做的调研,国内现在做数字报这块基本上都没有收入。”陕西锦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辉在演讲开场时的一番话,吸引了在场传统媒体代表们的一致关注。马辉表示,现在美国等诸多西方国家,他们的主流传统媒体数字报系统已经实现收费模式。而在国内以他们公司开发的数字报系统为例,在与多家媒体合作实行订阅卡管理,以及数字报包厢等服务后也初步实现了收费模式,并获得稳定的用户群。事实证明,完善的收费发行系统和充足的增值服务,是可以让数字报系统成为一个盈利平台的。马辉认为,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多途径地盈利,利用技术手段和升级服务从现有的资源中挖掘新的盈利点,这不失为一个可行办法。
  全媒体记者胡相洋 陈珂刘兰星 王晓先

  • 作者:青岛早报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